APP下载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2015-02-01李颖李雅洁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浮肿利钠人脑

李颖 李雅洁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李颖 李雅洁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行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 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体重、血压、尿量、左室射血分数、肺部啰音等指标。结果显效24例, 有效15例, 总有效率92.85%, 治疗后患者双下肢浮肿明显减轻, 肺部啰音减少,症状减轻。血氧饱和度、尿量、射血分数等指标明显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 42例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可靠, 安全性高。

重组人脑利钠肽;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最后演变阶段, 临床常见, 现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而顽固性心力衰竭是心内科的危重疾病, 病死率高,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利尿剂和洋地黄等药物缓解症状, 近些年亦有正性肌力药物、扩血管药物应用于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重组人脑利钠肽是近些年新研制的一种内源性激素, 可产生利尿利钠、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抑制交感神经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 可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障碍[2]。本院2009年5月~2013年6月, 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42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5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42例, 其中男27例, 女15例, 年龄47~66岁,平均年龄(54.2±11.4)岁。致病原因:急性心肌梗死24例,风湿性心脏病14例, 肺源性心脏病3例, 限制性心脏病1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双下肢浮肿、少尿。纳入标准: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普钠、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以及多巴胺治疗效果不明显。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冻干粉剂(成都诺地康生物制药公司, 批号20100101,规格0.5 mg/支)。治疗初始时给予负荷剂量1.5~2.0 μg/kg, 之后维持剂量应用0.0075~0.01 μg/(kg·min)泵入, 维持3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体重、血压、尿量、左室射血分数、肺部啰音等。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心功能比治疗前提高了2级以上,或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有效:心功能比治疗前提高了1级,或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无效:心功能比治疗前有所提高, 但不足1级, 或症状、体征无显著改善;恶化:心功能较治疗前恶化或症状、体征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1~3 d后, 35例患者临床症状开始好转, 体征有所改善, 咳嗽减轻、浮肿开始消退、气促减轻。显效24例, 有效15例, 总有效率92.85%。治疗前患者双下肢浮肿严重,且存在大量啰音, 临床症状重, 治疗后双下肢浮肿明显减轻,肺部啰音减少, 症状减轻。治疗前血氧饱和度(84±5)%, 治疗后(98±3)%, 前后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尿量(1025±245)ml, 治疗后(1550±255)ml, 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射血分数(22±6)%, 治疗后(42±6)%, 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 42例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交感神经系统兴奋,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 导致其表现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症状加重、呼吸频率增加等一些列症状。临床上常规治疗药物多采用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和正性肌力药物等, 可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 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但对过度激活的神经内分泌系统无抑制作用, 甚至可进一步激活,因此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重构无益, 临床治疗效果不满意,远期死亡率和再次住院率没有下降。近些年随着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 表明影响心力衰竭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体液因素, 大量研究表明, 脑钠肽可减少肾素和醛固酮的分泌, 拮抗交感神经和垂体后叶素, 具有强劲的利尿排钠和扩血管的功能, 在心室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心房内广泛分布。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是通过重组DNA技术合成的生物制剂, 其含有两个半胱氨酸分子和17个氨基酸,和内源性多肽具有相同的作用, 现已开始应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研究表明, 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后可均衡扩张动静脉, 显著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肺动脉压和心房压,减轻患者心脏的前后负荷, 改善心衰的症状, 其不激活心力衰竭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 甚至可降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活性, 迅速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 缓解症状。刘哲等[3]的研究也表明, 相比于硝酸甘油, 重组脑那肽可以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增加肾小球滤过率, 抑制心室重缩和近曲小管对钠的重吸收, 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 增加射血分数, 可以更佳的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率, 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耗氧量,并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表现。本研究表明, 应用治疗1~3 d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开始好转, 体征有所改善, 咳嗽减轻、浮肿开始消退、气促减轻。显效24例, 有效15例, 总有效率92.85%。治疗前患者双下肢浮肿严重, 且存在大量啰音, 临床症状重, 治疗后双下肢浮肿明显减轻, 肺部啰音减少, 症状减轻。治疗后血氧饱和度、尿量、射血分数等指标明显改善, 在不良反应方面, 全部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总之, 表明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

[1] 蒋涛, 李德才, 刘思泰, 等.1998, 2001和2004年绵阳市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药物治疗动态分析.四川医学, 2006, 27(6): 598-600.

[2] 吴忠, 周菲, 卢思稼, 等.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衰31例临床观察.海南医学, 2010, 22(3):58-59.

[3] 刘哲, 王晶, 高峰.重组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1(1):21-2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7.131

2014-11-03]

116033 大连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浮肿利钠人脑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人脑拥有独特的纹路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孕妇下肢浮肿怎么办
大龄孕妈要提防孕期浮肿
让人脑洞大开的绘画方式
消除面部浮肿的足底按摩
让人脑洞大开的建筑
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A、B及C型利钠肽原与超声心动图和心功能对比分析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