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浓度的优维显对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成像的影响

2015-02-01肖国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受检者造影剂螺旋

肖国明

不同浓度的优维显对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成像的影响

肖国明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碘普罗胺注射液(优维显)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图像的影响, 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浓度造影。方法60例具有冠心病倾向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将患者分为两组, 各30例。随机选用不同浓度的优维显, 分别采用浓度为300 mg I/ml和370 mg I/ml, 使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方法进行重建, 对比分析增强效果, 并进行评分。结果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检查较顺利, 两组图像的增强效果平均分为(4.3±0.6)分和(4.1±0.9)分, 冠状动脉血管分段显影和图像增强效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优维显对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图像质量无影响, 浓度越小的优维显不良反应少, 安全有效。

碘普罗胺注射液;浓度;造影剂;CT;冠状动脉;效果

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CTA)是一种无创检查, 在冠心病的筛查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1-3]。它可以通过造影的增强及图像的重建清晰的显示出冠状动脉管腔情况。但有部分因素会影响其检查的效果而导致疾病的误诊, 其中包括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 外界因素主要为机器和造影剂[4]。本次研究选择了不同浓度的造影剂对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的影响进行观察, 综合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浓度为患者检查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可疑冠心病的病例, 男31例, 女29例, 平均年龄(57.3±8.6)岁, 60例患者肺活量尚可, 无药物过敏史、心律齐, 无心房颤动、心动过速, 无心脏搭桥手术和支架手术史。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受检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LightSpeed VCT, GE Medical System), 图像处理(Advantage Workstation4.2, GE Mediacl System), 后处理软件(Cardiac IQ, GE Medical System),心电监护仪(Cardiac Monitor 3150, IVY BioMedical System INC, USA), 优维显100 ml(拜耳公司, 国药准字H10970417/ H10970164), 生理盐水100 ml(太原双鹤药业, 国药准字H20054037)。

注意受检者的自身状况, 心率、血压等, 嘱咐患者平息情绪, 稳定心率, 最好控制在80次/min以下正常范围内, 血压最好维持在安全数值范围内, 150~120/70~95 mm Hg (1 mm Hg= 0.133 kPa)。如果上述指标过高, 可给予对症处理。

1.3 分组方法 按照先后就诊顺序分为两组, 每一种浓度应用30例, 随机选用不同浓度的优维显对受检者进行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1.4 扫描程序 患者仰卧位, 身体略偏心脏对侧倾斜3~5 cm,保障患者心脏处于扫描的中心位置, 按照机器提示的呼吸方法, 吸气-屏气-呼气-再吸气-屏气-呼气的模式, 双手举过头顶放置, 自气管隆突下1 cm到膈下2~3 cm作冠状动脉扫描, 层厚5 cm, 计算冠状动脉的管腔范围。

1.5 图像处理 利用软件进行图像数据后处理, 冠状动脉三维重建, 包括容积的重现技术(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

1.6 评价标准 分段评价(11段), 将冠状动脉图像重建后对比分析分为5级, 对应1~5分, Ⅰ级为血管充盈良好, 与周围界限清楚, 边缘光滑, 图像对比密度均匀, Ⅲ级为血管充盈尚可, 与周围界限欠清, 边缘模糊毛糙, Ⅴ级为血管壁凹凸不平, 边界模糊, 充盈欠佳, 密度不均匀。Ⅱ级介于Ⅰ级和Ⅲ级之间, Ⅳ介于Ⅲ级和Ⅴ级之间;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呼吸困难、休克等)。

1.7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受检者检查较顺利, 图像的对比增强效果第一组(300 mg I/ml)平均分为(4.3±0.6)分, 第二组(370 mg I/ml)平均分为(4.1±0.9)分,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组(300 mg I/ml)无不良反应发生, 第二组(370 mg I/ml)检查后期发生3例皮疹, 但无危急生命迹象。

3 讨论

对于冠状动脉血管CT造影选择合适的造影剂和合适的浓度会增强扫描效果。较高的增强效果会提高CT的分辨率,可以发现比较小的血管病变[5,6]。

优维显的主要成分为碘普罗胺, 分子式C18H24I3N3O8, 分子量为791.12, 主要用于血管造影、肾动脉造影、尿路造影、关节腔造影和CT的增强扫描对比等, 常用的剂量分型为300 mg I/ml和370 mg I/ml[7]。

本文通过回顾分析60例冠心病倾向者, 比较了两组受检者的成像效果, 两组图像效果均满足了临床的要求, 两组效果评分总体平均为4分左右, 符合了诊断要求。经科室成员(>3人)进行图像的效果评价和处理, 两组结果提示增强效果无明显区别, 第一组的平均得分较高, 可见CT增强扫描的效果并未随造影剂的浓度升高而使得显影更加清晰。对比了造影剂造成的不良反应指标分析, 第一组无不良反应, 而第二组出现了个别皮疹的病例, 可能与造影剂的渗透压高于人体正常的渗透压所致。

随着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生率的升高, 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应用越来越广泛, 造影剂优维显是我国目前较为常用的选择[8], 对于两种不同浓度的优维显在图像效果上无差别, 可选择相对不良反应少的浓度进行造影, 可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1] 王怡宁, 孔令燕, 张竹华, 等.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灌注异常的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31(2):160-165.

[2] 童嘉毅, 杨明, 马根山, 等.64层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同步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血管再狭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 12(44):8673-8676.

[3] 王锡明, 武乐斌, 李振家, 等.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 39(11):1201-1204.

[4] 王升平.不同浓度造影剂在64排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中的比较研究.第二军医大学, 2007.

[5] 赵春龙, 殷少龙, 冯庆韬.不同浓度及不同渗透压对比剂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图像影响的研究.河北医药,2009, 31(17):2258-2260.

[6] 曹占伟, 邵芳, 于维雅.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常规冠脉造影的对比研究.当代医学, 2009, 15(33):40-41.

[7] 禤翠玲, 劳永生, 许穗林.优维显在造影中的分析.医药产业资讯, 2006, 3(17):154.

[8] 孙丽萍.优维显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吉林医学, 2008,29(9):75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7.051

2014-10-30]

041000 山西省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猜你喜欢

受检者造影剂螺旋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探讨体检受检者采血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
旋风“螺旋丸”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卵巢甲状腺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