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01-31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聂书云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金融保险三进产教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聂书云

一、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思路

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根据国家相关文件和政策精神,充分依托高职高专院校的各种资源优势,推进“四个一”建设理念,重构课程体系,开发优质核心课程,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科学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从根本上提高育人质量,增强学生岗位适应性、社会适应性。

二、人才培养目标

1.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及岗位为:保险行业及金融领域的业务工作岗位,包括: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公司的展业、查勘定损、核赔、风险管理咨询、职业培训、客户服务等相关业务。

2.产教融合确定职业岗位

高职高专院校应充分依托行业优势,考虑行业需求,与行业企业一起确定金融保险专业的培养目标。

3.人才市场调查论证充分

高职高专院校应通过派遣专业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实地调研、邀请保险公司领导来校进行座谈、回访等方式,了解金融保险市场人才需求的规模、类型及职业岗位群分布。

三、人才培养规格

1.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团队精神,还要具备诚信敬业的创新精神。学生要熟练掌握金融保险各方面的知识技能,成为能够在金融保险企业从事企业业务查勘和核保核赔等基础业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和职业岗位的同时还要建立该专业技能需求人才培养方案,达到与培养目标一致。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应考虑一下问题:

一是课程体系体科学,彰显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把知识、专业技能培养贯穿在课程体系中。二是课程结构合理,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使之符合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三是实施计划周密,要从各自院校的教学管理实际出发,将专业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融入具体的教学实践计划中。四是实践课程对接岗位,加大实践教学时数,加强实用性基础知识,努力达成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五是加大了“一站式”人才培养力度。通过与各省市地的金融保险企业签订“一站式”培养方案,促进教学改革及学生就业。

四、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符合当地金融保险企业需求,以培养专业教育理念和技能性人才为基础的培养模式。院校通过进一步与金融保险企业接触,探索和实践“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带动专业建设的各项改革。高职高专院校的金融保险专业应依托行业优势与多家行业企业合作,学校建立以行业为首的专家组,形成专项人才培养机制,学校与企业签订实训基地实习的协议,达成“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将学生培养成更符合公司需求的人才,实现学生实习工作在企业,毕业直接就业的目标。

五、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保险专业“产教融合,三进三出”人才培养模式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在物流管理专业省级示范建设过程中,对专业群具有重大影响,金融保险专业也大胆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实践中提出了“产教融合,三进三出”人才培养模式,通过3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见下图)。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保险专业“产教融合,三进三出”人才培养模式图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地方上的优势,利用和依托当地金融保险企业,通过走访调研,针对金融保险专业岗位能力要求,以学生的“三种能力”“四种素质”培养为重点,通过工学结合,促使学生从感悟到体验再到融合,渐进成长。同时,在教学过程和实践过程构建“院港融合,三进三出”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产教融合”就是中国西部现代物流学院与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管理委员会及驻港金融保险企业相结合,共建、共管金融保险专业。

“三进三出”内涵包括以下内容:一进企业,介入市场进行感悟学习,撰写调研报告;二进企业,进入市场进行体验见习,提升专业技能;三进企业,融入市场进行生产实习,服务地方经济。

猜你喜欢

金融保险三进产教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当前金融保险精算与风险控制策略的探讨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棋乐
藏垢纳污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跋山涉水 三进下党——习近平同志“九到寿宁三进下党”调研往事的回忆
浅议高校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框架构建
金融保险业“营改增”面临的难题与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