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中感悟生命的美好——读后感《永不言弃》升格示范

2015-01-31罗小军

中学语文 2015年17期
关键词:史玉柱舒婷佳句

罗小军

在阅读中感悟生命的美好
——读后感《永不言弃》升格示范

罗小军

【失误原文】

永不言弃——读《这也是一切》有感

陈冰婷

我喜欢在闲暇时翻阅舒婷的诗集,诗集中有一篇《这也是一切》总让我百读不厌,爱不释手。“不是一切大树都被风暴折断”之类的佳句,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永不言弃!

这让我想起了千年之前的汉代,司马迁用他手中的笔书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纵使身心饱受摧残,司马迁也不轻易向命运低头,他忍辱负重,将痛苦化成力量,才使得这纵横古今的《史记》问世。(表面上看是由诗歌想起了司马迁,但至于是从作品的哪些诗句引发的这种思考,却没有写出来。)

读着诗句,我想起了白手起家创立巨人集团的史玉柱。他从一个穷小子跻身全国第八的亿万富翁之列。但因决策失误,他的巨人大厦轰然倒塌,他负债累累,一下子成为全国最穷的人。史玉柱不甘心让自己心血溶成的巨人公司去申请破产,于是带领几十名员工移师上海,重头再来。四年后,脑白金上市了,并创下销售奇迹。史玉柱还清当年的债务后又成为身家过亿的名企业家,蜕变后的巨人大厦重新竖立在人们面前。(离开了原作,自然就称不上读后感了。另外,这里只是素材的简单呈现,没有将素材与作品结合起来进行解读与感悟。)

黝黑的肤色从小给奥巴马留下不可抹灭的阴影。种族歧视让他得不到他人的认可,中学时他曾一度颓废过。在经历过痛苦的挣扎后,他决定面对现实,重新振作。为了实现儿时当总统的梦想,奥巴马从底层的社区服务做起,凭借着勤奋和真诚,他在议员中脱颖而出,最终冲破美国的政治种族限制,当上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当他获选时,他的努力和付出都有了回报。(最后一句虽然写出了自己的感悟,可大家或许会发现,这种感悟是来自于这则素材,而不是诗人的《这也是一切》。)

每当生活向我亮出黄牌时,我总能听见一个坚定的声音:“一切现在孕育着未来,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希望,而且为它斗争,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诗歌里的这些佳句在这里虽有展现,但由于前面缺少照应,也就显得不太自然。)

轻轻合上书扉,被我折起的这一页似有余温。在这饱含艰辛的求学岁月里,我相信“不是一切呼吁都没有回响;不是一切失去都无法补偿;不是一切深渊都是灭亡……”我将勇敢地担起生活这个苦难与幸福的统一体赐予我的考验,向成功迈进!

【失误问诊】

表面上看,这篇文章语言通畅、材料丰富,很有议论文的特点。尤其是首尾的自然照应与流露出的理性思考,不失为精彩之笔。但作为一篇读后感,存在不少明显的硬伤。

这种失误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不见“阅读”的收获。作为读后感,“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让所读之内容打动了自己,才会触发你的写作兴趣,引发你的思想感悟。纵观全文,除了首尾两处点到原文里的内容之外,主体部分几乎都脱离了舒婷的《这也是一切》。读者无法从你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诗歌的魅力,自然也就无法认同你的想法。二是不见“感悟”的理性。写作读后感,最容易出现两种问题,有的满足于讲述原文,忽视了感悟的表达;有的满足于表达感悟,忽视了对原文的解读。本文偏向于后一种失误。还值得一说的是,引入的几则素材,看似是在阅读过程中引发的思考,其实缺少理性的解读。

升格时,不妨从两方面努力。一是引入诗歌的精彩佳句。如讲解司马迁这一事例之时,可以从原作中的 “不是一切大树都被风暴折断”引出;讲到史玉柱的故事时,可以从 “不是一切深渊都是灭亡”来引出;讲到奥巴马的经历时,则可以结合“不是一切后果都是眼泪血印,而不展现欢容”来阐释。唯有将读与感自然交融,读后感的独特亮点才会得到呈现。二是挖掘自我的深刻感悟。要知道,不管是原作中的佳句,还是引入的素材,都只是写作的基础,关键是我们要学会透过这些内容,表达自己的感悟。如通过 “不是一切大树都被风暴折断”这样的佳句,引出司马迁的曲折人生,感悟出“风暴,不仅没有折断他的生命,更让他拥有了坚强的灵魂”“你若足够地坚强,便可凤凰涅槃,亦能化茧成蝶”这样的哲理,我们的文章就会真正闪现阅读的美好与智慧的光彩。

【升格佳作】

永不言弃——读《这也是一切》有感

徐家杰

舒婷的诗,一直是我的最爱。那首《这也是一切》更是让我百读不厌,心绪万千。每每诵读,心头总会悄然涌起一股力量。它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永不言弃!

“不是一切大树都被风暴折断。”读到这句诗的时候,我想起了司马迁。千年之前,他所遭受的苦难,可不是常人所能体会与理解的。可纵使身心饱受摧残,他也从来没有轻易地向命运低头。在世人的讥讽之中,他忍辱负重,紧握笔杆,成就了那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风暴,不仅没有折断他的生命,更让他拥有了坚强的灵魂。(从原作中的佳句引出,在理性感悟中收束,这就有了读后感的特点。)

“不是一切深渊都是灭亡。”读到这句诗的时候,我不由想起了史玉柱,想起了他白手起家创立的巨人集团。谁也不会想到,一个研究生毕业的穷小子,在不到两年时间里竟然跻身亿万富翁之列。我们更不会想到,当“巨人大厦”因负债累累而轰然倒塌时,他竟然没有倒下。他带领几十名员工,依靠“脑白金”重新崛起,并创下了销售奇迹。史玉柱不仅还清了债务,还再次站到了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的前沿。由此我们或许会明白,并非所有的深渊都是灭亡,你若足够地坚强,便可凤凰涅磐,亦能化茧成蝶。

(“你若足够地坚强,便可凤凰涅槃,亦能化茧成蝶”这一感悟,将作家诗歌的魅力展示得美不胜收。)

诗歌还说:“不是一切后果都是眼泪血印,而不展现欢容。”读到此处,我的心不由一颤,想起了肤色黝黑的奥巴马。在那样的国度里,种族歧视曾让他一度颓废。可经历过一番痛苦的挣扎之后,世人开始看到了他脸上的笑容。为了实现当总统的梦想,他从底层的社区服务做起,凭借着勤奋和真诚,在议员中脱颖而出,最终冲破美国的政治种族限制,当上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他让人们懂得,努力和付出,终将获得回报。(用类似的结构来呈现,文章结构有了别致的美感。这种结构上的亮点,让这篇读后感平添了亮点。)

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舒婷用短短几十行的诗歌,给予了我心灵的震撼。每当生活向我亮出黄牌时,我总能听见一个坚定的声音:“一切现在孕育着未来,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希望,而且为它斗争,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引用顾城的名句对舒婷的作品进行解读,巧妙而又精彩,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轻轻合上她的诗集,被我折起的这一页似有余温。在这饱含艰辛的求学岁月里,我相信“不是一切呼吁都没有回响;不是一切失去都无法补偿;不是一切深渊都是灭亡;不是一切灭亡都覆盖在弱者头上……”

【简评】

这篇升格之后的读后感,让人耳目一新。这种新颖之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精美的行文结构。文章以诗歌中的精彩句子为思绪的触发点,引出一个个让人震撼的故事,切入角度极为巧妙。主体部分的三个段落,以类似的形式引出,脉络清晰,行文别致,让文章在结构上有一种独特的美感。二是深刻的哲理感悟。行文过程中,作者紧紧扣住诗人作品中的精彩佳句,逐一展开,每个部分由理入事、由事及理的解读,不仅符合读后感的写作要求,还将自己的丰厚积累与对诗歌的独特感悟展示得入木三分。像“你若足够地坚强,便可凤凰涅槃,亦能化茧成蝶”之类的解读,让文章流淌出了理性的清泉。

【升格启示】

有时你读完了一本厚厚的作品,却没有一点收获;有时你只细心地品味着一句话,却被深深地震撼住了,作者就是这样一位善于读书的人。一首简短的诗让作者再一次回味的时候,感悟到了不少人生的哲理。看来,写读后感与写其他文章一样,先要在构思上下功夫,力争用新颖的角度、内容巧妙地抒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感悟;另外,在语言上也要精益求精,或自然引用原文,或巧妙引入名言警语;或用比喻增添亮色,或用排比增添气势。这样的读后感,读者才会爱不释手。

湖南省益阳市桃花仑西路746号市委二院78信箱]

猜你喜欢

史玉柱舒婷佳句
舒婷《致橡树》(节选)
好词佳句大翻身
《梁东兄置助听器得佳句,余和之》
舒婷的鼓浪屿
拜谒杜甫草堂
诗人舒婷的爱情故事
诗,我喜欢舒婷
佳句碎碎念
史玉柱:只用部下 从不在外面选
史玉柱:只用部下 从不在外面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