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拨开云雾讲《坛经》

2015-01-31唐明林

中学语文 2015年27期
关键词:慧能菩提树佛家

唐明林

一、《坛经》源流

《坛经》是“中国禅宗”唯一称得上经典的佛学著作,“中国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中国佛教”是印度佛教的重要分支。

佛教是古印度(今尼泊尔)王子释迦牟尼佛祖创立的,后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释迦牟尼本是王子,可以承袭尊位。但他有感于人的“生、老、病、死”无法解脱,便产生了“众生皆苦”的思想观念,于是决意修行以普度众生,试图解决这种人生苦况。

佛教一般讲九乘佛法,“禅宗”是佛教“教外别传”的第十乘佛法。达摩祖师将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思维习惯相结合,便产生了“中国禅宗”这一支脉。达摩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从此开宗立派,后传法于慧可。因而达摩也被誉为中国禅宗的“始祖”,少林寺于是成为“中国禅宗”发源地。传到六祖慧能时,中国禅宗达到了全盛时期,而六祖慧能当年的讲经稿就是今天的《坛经》。其文字简易、通俗易懂,妙理禅趣寓于其中。

二、慧能顿悟

六祖慧能的父亲早逝,与母亲靠卖柴为生。曾在卖柴时听人颂读经书,感触颇深。便询问缘由,得知此书是《金刚经》,乃黄梅五祖弘忍法师开坛讲佛之教材。于是慧能安顿其母,北上求见黄梅五祖。

可是在五祖寺一呆就是八个月,慧能却没有听过五祖的任何一次讲授,连五祖的禅房都没有去过。此时五祖年事已高,有意将衣钵传给有修为的弟子。于是让弟子们题写一首偈子,以阐发自己对佛法的理解。深受器重的弟子神秀于半夜掌灯,在墙壁上写下了这样一首偈子: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看罢此偈,慧能也作一首题于壁上: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看后,于深夜召见慧能,将衣钵传于慧能,为避免与神秀之间造成冲突,当晚,五祖便送慧能上船去了岭南。

三、禅趣佛义

1.一切皆空

慧能回到岭南,隐居修行十五年后,到印宗法师的讲坛听讲《涅槃经》。时风吹幡动,印宗法师之弟子便引发辩论。或认为风动,或认为幡动。慧能听了以后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各位的心在动。”言下之意是说如果各位仁兄心空无动,专心致志,听讲佛法,那么风吹幡动亦不足以引发辩论,甚至无从觉察,只有“心动意乱”者才会为外物所叨扰,以至于乱了心灵的阵脚。这就是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体现。

“空”是佛家的主体思想之一。斩断尘缘觉悟成空是佛家修行的至境。如《西游记》里“悟空”这个法号就集中体现了“空”的佛学主张。另外悟空拜师学艺的细节也是从“五祖授衣法于慧能”的典故中脱胎而来,同样可以看出作者对“佛空”思想的推崇。

2.渐顿菩提

菩提树是佛教宣扬的神树。据说释迦牟尼,修行多年,最终在菩提树下坐了七天七夜而顿悟成佛。因此后世修行者多想借菩提之灵气,助己成佛。即使在没有菩提树的地方,修行者也要在墙上画一棵菩提树作为神祈。

后来佛家又把菩提当作“大彻大悟”的化身,当作“智慧觉悟”的代表。佛家的“自性”和“见性”,是指人在不断的修炼过程中应认识本来心,见到本来性。这就是大彻大悟,这就是菩提,也就是“成佛”。佛家讲的成佛是觉悟后的智能和智慧,是摒弃了无明之火的觉醒者,悟道者。

佛家又认为“成佛”有两条基本的路径:渐悟和顿悟。“顿悟”是当头棒喝,见性成佛;“渐悟”是循序渐进,稳步提升。如北宗神秀就是渐悟成佛,而南宗慧能就是顿悟成佛。因为禀赋有利钝,所以见性有迟疾。但无论哪一种方式,只要真心向佛、一心向善,就终会有见性成佛的一天。

3.求福离苦

佛家认为“求福”和“离苦”是两种境界。当今很多人信佛是为求福的,这与佛家的初衷大相径庭。佛家修行的主要原因是离苦,终极目的也是离苦。因为佛家坚信“众生皆苦”,修行是为了普度众生脱离苦海,至于求福倒成了附属品。而“离苦”的不二法门就是“真心向善”。

佛家强调的“向善”并不是嘴上说说,相反佛家还有一句警语“嘴善心不善,哪怕木鱼敲得稀巴烂”。只有心口如一、真心向善,才能修成正果。另外,“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又是佛家“真心向善”的生动描述。

“离苦”贯穿在佛义的始终。也因此佛家对死亡的称呼非常温暖,叫“圆寂”,取圆满静寂意。同时又把修行悟道之人的死称为“涅槃”,这是一种烦恼永寂、众苦不现、永离生灭的境界。

猜你喜欢

慧能菩提树佛家
菩提树下
菩提树下
菩提
菩 提
禅争
慧能,不识字的禅宗六祖
白色在中华文化信仰中的象征意义
简述梁漱溟的佛家思想
“坠我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