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学习
——开启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钥匙

2015-01-31蒋峰

中小学电教 2015年4期
关键词:自学优化信息技术

☆蒋峰

(昆山市第一中学,江苏昆山 215300)

自主学习
——开启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钥匙

☆蒋峰

(昆山市第一中学,江苏昆山215300)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改的重点内容,为此,教师要注重理念更新,以实践为导向,开启全新的信息课堂教学模式。那么,如何“放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拟以自主学习的策略为重点内容,结合高中信息教材进行分析,让自主学习,成为助力信息技术教学效率提高的“金钥匙”。

自主学习;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提倡自主学习以来,教师积极融合这一理念,优化信息技术教学。但从目前来看,教师虽然“放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力度不够,并且缺乏“艺术”,主要表现在:不注重方法引导;自主学习模式单一;不注重及时调控、引导等。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何让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开启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钥匙?本文结合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案例,展开深入分析。

一、优化预习设计,催动自主学习

在开展自主学习时,很多教师混淆观念,简单认为自主学习就要给予学生完全自由,即自主与自由划等号。其实,自主并不等于自由,不是学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明确的指引,以提高自主学习实效。教师可以以目标为导向,设计预习任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在学习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中的“信息及其特征”这一内容时,教师在明确本课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优化预习设计,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信息的特征,并能举例说明。本节课理论性较强,如果以灌输式进行教学,那么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为了促进课堂讨论,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师先结合目标优化预习设计,催动学生自主学习。课前布置预习任务:

(1)你认为什么是信息?你能用具体的例子体现信息的概念吗?

(2)信息具有什么特征?请你列举出信息的特征,并举出例子说明(如你认为信息具有传递性、依附性,你需要利用例子证明这个特征)。

学生结合以上预习任务,进行自主学习,提前感知学习内容;同时,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为解决任务多方搜集资料,也为课堂讨论做准备。总之,首先目标要明确,再以任务牵引学生,促进学生自学。

二、问题情境导学,促进自学欲望

很多时候,自学不是完全自发的,它需要一个介质进行引导、促进。高中生独立、自学能力强,但也难免会有懒惰、自觉性不够的时候。因此,为了促进学生产生自学的欲望,教师要以问题情境做牵引。一般而言,问题情境要产生让学生“欲罢不能”的效果,又要有效促进学生自学,从而揭开心中疑团。特别是高中信息技术的导入环节,以“疑”促学是不错的教学手段。

例如:在学习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中的“信息的智能化加工”这一课时,教师以问题情境导学,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高中生对于新鲜的事物依然保持着高度敏感性,教师结合这一特点,先播放视频,创设情境。视频内容为卡斯帕罗夫和“更深的蓝”比赛的新闻报道片段,报道结束后,教师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人机大战”的历史,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出示问题:

(1)卡斯帕罗夫为什么会被“更深的蓝”打败?

(2)“更深的蓝”本身就具备这些功能吗?你认为是谁给它的?假如是人类赋予的,你认为人类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赋予“更深的蓝”这些功能?

这些问题将学生的学习激情完全调动起来。师引导:“请结合教材和你灵动的思维,探讨出答案吧。”话语一落,学生主动进行自学,课堂学习氛围非常浓厚。由此可见,越新的内容,越容易刺激学生大脑,也越容易促发学生自主学习。

三、丰富自学模式,开启课堂教学

从目前来看,教师虽然响应新课改要求,开展自主学习,但模式不够丰富,因而学生热情不高。为此,教师必须丰富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以多样化的自学模式,开启全新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1.设计问题,引导自主学习

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计问题作为牵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如果问题设计较多,并且学习过程较为复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模式展开自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放任自流”。这主要是因为自主学习不是完全的“放任不管”,而是需要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高效完成,促进知识获取与吸收。

例如:在学习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中的“信息的智能化加工”这一内容时,教师设计了活动和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自主学习,一起探讨交流。本次活动的设计是针对“机器翻译”这一知识点的。通过本次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到机器翻译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还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

活动:请学生利用机器翻译将古诗《咏鹅》翻译成英文;然后,将机器翻译的英文翻译成中文,并进行比较。

问题:

(1)请小组仔细对比翻译结果。请问:译文与原文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你能说说翻译软件的工作原理吗(从活动中总结出来)?

(3)你认为如何才能完善机器的翻译质量?

(4)通过这次翻译活动,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样看待人工智能?

在学生进行翻译活动时,教师随堂观察,并不时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在与小组学生交流时,当学生提出观点时,教师不能立即下定论,或是简单说出对或者错,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将自主学习进行到底。只有这样,信息课堂才会迸发出更多的个性观点。

2.拓展学习,提高自学能力

以知识点为主的自主学习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要求。因此,教师还需要设计拓展学习,以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的同时拓宽学生的信息视野。

例如:在学习高中《网络技术应用》中的“数据的传输过程”这一内容时,教师在学生学习了相关知识后,设计了拓展学习。本次拓展学习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研究结束后需要以报告的形式上交。教师挑选部分优秀作品进行集中呈现,当堂引导学生进行点评。

(1)你认为黑客和网络协议之间是什么关系?

(2)目前,网络游戏非常盛行。请你简单阐述网络游戏的运行原理。

(3)现在的协议有一定的漏洞。对此,你有何看法?有没有什么补充内容?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展开研究性学习。由于开展研究性学习工作量较大,因而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共同完成。在展开研究性学习时,学生共同研究;呈现结果时,形式更灵活。从素材的搜集,再到研究成果的“出炉”,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实际意义,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研究、自学等能力的提高。

四、及时展开评价,优化自学效果

评价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功能。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教师要及时展开评价,以优化学生的自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更为主动地投入自主学习。新课改下,教师应将评价关注点放在学习过程上,而不是仅以结果下定论,泯灭学生的自学激情。

例如:在对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中的“信息的智能化加工”这一课进行评价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自评,再到师评,以取得很好的效果。首先,学生自评。自主学习是学生个性学习行为,学生对于自己的情况比较了解。教师引导学生客观对待自己的自主学习情况,展开合理自评,如:自己是否投入自主学习?有没有积极参与讨论?通过自学,是否获取知识?在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如何对待?等方面展开自评。其次,教师评价。在学生展开自学时,教师要做好观察工作,为评价搜集有力的资料。如:学生的自学态度如何?学生是否学会自主学习?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怎么样等。教师不能“吝啬”自己的激励评价,挖掘学生珠闪光点,以此作为激励的出发点,促进学生更为有效地展开自学。

总之,有效的自主学习能够成为开启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金钥匙”。教师要在基于全方位解读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优化自主学习模式,构建全新的信息技术课堂。

[1]韦贵阳.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中小学电教(下),2012,(07).

[2]钟志贤,谢云.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4,(11).

[3]朱晓艳.让情感催生灵动自主的信息技术教学[J].文理导航(中旬),2012,(06).

[编辑:郑方林]

G434

A

1671-7503(2015)07-0044-02

猜你喜欢

自学优化信息技术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教学与自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