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学

2015-01-31基于EOSMODIS数据的NDVI与EVI比较研究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5年2期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空间格局

基于EOS/MODIS数据的NDVI与EVI比较研究

李红军,郑力,雷玉平,等

地理学

基于EOS/MODIS数据的NDVI与EVI比较研究

李红军,郑力,雷玉平,等

作为NOAA/AVHRR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延续和发展,EOS/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植被指数(EVI)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应用数理统计和地统计学方法对二者进行的对比研究表明:NDVI在植被生长旺盛期容易达到饱和,而EVI则能克服这一现象,比较真实地反映植被的生长变化过程;相同空间分辨率下,EVI取值范围、标准差与变异系数均高于NDVI,NDVI数据比较均一,其空间相关性高于EVI,EVI更能反映研究隧域内植被空间差异.

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植被指数(EVI);对比

来源出版物:地理科学进展,2007,26(1): 26-32入选年份:2012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用地增长的时空特征分析

李加林,许继琴,李伟芳,等

摘要:以LANDSAT MSS、TM、ETM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和GIS手段,提取了长江三角洲地区5个时相(1979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城市用地信息,分析了城市用地扩展速度、扩展强度、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征,进而探讨了长江三角洲1979年以来的城市空间生长过程.结果表明:①1979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用地增长呈明显的加快趋势-城市用地总体扩展强度也表现为不断提高.不同行政等级城市用地的扩展强度表现为直辖市>地级市>副省级市>县(县级市).②长江三角洲城市用地空间结构的分维和稳定性特征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城市用地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城市用地增长过程和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联系.③长江三角洲城市生长表现出“一核二带”、“二核三带”、“四核四带”和“五核五带”的空间轨迹.

关键词:城市用地;增长极核;增长极带;空间格局;长江三角洲

来源出版物:地理学报,2007,62(4): 437-447入选年份:2012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刘彦随

摘要: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深刻地改变着广大农村地区,促使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农业生产方式等发生巨大变化,乡村发展步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1978—2005年,沿海地区第一产业比重由23.3%降为7.9%,第三产业比重由19.8%升为40.5%,农业劳动力比重则由90.8%降为47.9%.模拟分析表明,沿海地区农业产值与农业就业份额仍将持续下降,2010年、2020年农业产值比重将降为8.0%和6.0%,农业劳动力比重将降为44.5%和32.2%.1990—2005年,沿海地区劳耕弹性系数为1.84,反映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远快于耕地面积的减少,农业劳动力效益在稳步提高.同期,乡村人口由3.06亿人降为2.19亿人,而农村人均居住用地规模却在增大,未能实现农村人口转移与农村居民点的减少相挂钩.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须遵循乡村转型发展规律,重在科学规划、分区推进,通过优化城乡用地、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特色经济,提升农村生产力,促进沿海城乡互动与协调发展.

关键词:乡村转型发展;农业结构;新农村建设;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来源出版物:地理学报,2007,62(6): 563-570入选年份:2012

东北样带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岳书平,张树文,闫业超

摘要:根据中国东北样带上不同的土地利用组合类型,分别选取抚松县、磐石市、公主岭市、通辽市及林西县作为典型区,运用GIS和遥感技术分析近30年来不同类型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该文选取基于货币量的价值量评价法,参考COSTANZA等人的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运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的平均值来分析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76—2000年间东北样带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很大,土地利用程度均呈加大趋势,耕地、林地和草地的ESV均有较大变动,不同类型区单位面积的ESV差别也很大,其基本分布规律为林区>农林交错区>牧区>农牧交错区>农区.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ESV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指数是缺乏弹性的,研究结果是可信的.

关键词:LUCC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指数;东北样带;中国

来源出版物:地理学报,2007,62(8): 879-886入选年份:2012

盐城开发空间区划及其思考

顾朝林,张晓明,刘晋媛,等

摘要: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这是新时期传统区划理论和方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一次重要创新.作者认为:主体功能区划主要在于解决区域问题,用科学发展观协调区域发展.因此,功能区区划的理论和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文章通过盐城沿海开发空间区划实例进行功能区区划的理论和方法探索.首先,综合经济区划.运用传统的综合经济区划理论与方法进行经济区划分,大致确定不同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布局方向;其次,控制开发区划.综合考虑上述综合经济区的功能,景观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土地利用现状、辐射沙洲分布、近海海域污染、海港分布、水源保护地以及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区等,确定相关的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第三,开发潜力区划.以乡镇为基本单元,运用多因子分析方法,按照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强度、未来发展潜力3个主因子进行开发潜力区划;最后,在上述三个区划的基础上,进行主体功能区划.文章也认为:主体功能区实质是一种区域发展政策区,其区划也只是一种纯粹的区域划分,是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三规”分立走向“三规”合一的空间平台.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区划;盐城

来源出版物:地理学报,2007,62(8): 787-798入选年份:2012

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史同广,郑国强,王智勇,等

摘要:长期以来,土地适宜性评价一直在土地规划利用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近十几年,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持续深入开展,城市用地、旅游用地、土地整理复垦以及其他用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日渐增多;基于此,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理论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景观生态学被引入土地适宜性评价,可持续利用观深入人心;土地适宜性评价在方法上也有新的发展,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使得土地适宜性评价更为灵活、科学.

关键词:土地;土宜性评价;进展;中国

来源出版物:地理科学进展,2007,26(2): 106-115入选年份:2012

河北省农用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异分析

崔丽,许月卿

摘要:我国人多地少,农用地集约利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该文以河北省县(市)为评价单元,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利用效率和持续状况四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指数法计算1985—2005年河北省各县(市)的农用地集约度,并进行农用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变异分析,以期为河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和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依据.结果表明:土地投入强度对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较大,各县(市)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农用地的投入强度和持续状况都表现出提高的趋势,而农用地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率则有所下降.

关键词:集约利用;农用地;县市;河北省

来源出版物:地理科学进展,2007,26(2): 116-125入选年份:2012

产业地理集中、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测量与辨识

贺灿飞,潘峰华

摘要:该文综述了产业地理集中、产业地理集聚以及产业集群的测量与辨识方法.传统的测量产业地理集中方法包括集中系数、变差系数、赫芬代尔系数、赫希曼-赫芬代尔系数、信息熵、锡尔系数以及基尼系数等,这些系数测量产业总体地理集中程度,没有考虑企业规模分布对产业地理集中的影响.基于企业区位选择模型,经济学家发展了测量产业地理集聚的指数,控制产业内企业规模分布对产业地理集中的影响.无论地理集中指数还是地理集聚系数都以行政单元为基础,仅描述单一空间尺度上的产业区位模式.RIPLEY的K函数通过计算某个企业一定距离内的邻居企业个数来测量产业的地理集聚程度,可同时反映产业在不同空间尺度的集聚程度.相互联系的一群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构成了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辨识不仅要测量产业间联系,也要考虑产业地理临近性.区位商和标准化区位商法、空间相关与产业联系法、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以及基于投入产出关系的图谱分析方法等可以用来作为辨识区域产业集群手段.

关键词:产业地理集中;产业集聚;产业集群

来源出版物:地理科学进展,2007,26(2): 1-13入选年份:2012

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原产草量遥感监测模型

杨秀春,徐斌,朱晓华,等

摘要:及时准确地了解草原产草量的时空配置状况,对于科学合理地利用、管理草地,保证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利用2005年的MODIS数据和同期野外实测的668个样方产草量数据,分析了5种植被指数和草地生物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1)分区模型优于不分区模型,在分区基础上建模更能反映产草量的实际情况;(2)通过线性、非线性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对比,得出BP神经网络模型在拟合精度上优于线性和非线性模型,是最适宜监测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原产草量的模型;(3)5种植被指数中,NDVI和SAVI与草地生物量之间的拟合精度最高,是研究区最适宜使用的植被指数.

关键词:北方农牧交错带;产草量;MODIS;遥感;监测

来源出版物:地理研究,2007,26(2): 213-221入选年份:2012

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分析——以沈阳市为例

杜国明,张树文,张有全

摘要:为探测经典城市人口密度模型在微观层面上的适用性,该文通过计算基于格网的沈阳市人口景观密度,利用地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来分析其空间自相关性和变异性.研究发现:在10种不同采样粒度上人口密度半变异函数都符合球状模型,表征着城市人口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和变异性;但由于粒度不同,人口密度的空间自相关尺度不同,块金值不同,基台值不同,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值差异较大,证明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具有较强的尺度依赖性;对于700 M粒度而言,通过计算不同方向的半变异函数曲线可以发现,沈阳市人口密度呈现典型的带状异向性,反映出人口分布在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因此,研究城市人口分布时,可以城市人口分布的自相关性和变异性分析为基础,并须充分注意适宜尺度的选择和结构特征的识别.

关键词:空间自相关;城市人口分布;人口密度模型;空间变异性;地统计学

来源出版物:地理研究,2007,26(2): 383-390入选年份:2012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徐新良,曹明奎,李克让

摘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利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六次森林清查资料,结合森林生物量实测数据,采用分树种、分龄组的生物量-蓄积拟合关系,估算了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我国六次森林资源清查中森林的植被总碳储量分别为3.8488PGC、3.6960PGC、3.759PGC、4.1138PGC、4.6563PGC和5.5064PGC,虽然存在一定的波动现象,但总体增长趋势明显,尤其是80年代以来,植被碳储量净增加1.8104PGC,平均每年以0.0823PGC的速率增加,这表明80年代以来我国森林植被一直起着明显的CO2汇的作用.从碳密度的变化看,70年代以来我国森林植被平均碳密度增长了3.001MGH-1,其中幼龄林与中龄林碳密度分别增长5.2871MGHA-1和0.6022 MGHA-1,而成熟林碳密度却降低了0.7581MGHA-1,可见中国森林植被的碳汇功能主要来自于人工林的贡献,而且随着幼龄林、中龄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的增长,中国森林植被的碳汇功能将进一步增强.我国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空间差异显著,森林植被碳库主要集中于东北和西南地区,平均碳密度以西南、东北以及西北地区为大,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的这种空间分布规律与人类活动对森林的干扰强度密切相关.

关键词: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碳密度

来源出版物:地理科学进展,2007,26(6): 1-10入选年份:2012

可达性度量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评述

陈洁,陆锋,程昌秀

摘要:可达性一直是地理学、土木建筑工程设计、交通运输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已有的各种可达性度量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交通网络与城镇发展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的区域经济效应评价、选址分析、园林景观规划、社会文化等多个研究领域.随着应用需求的持续加大和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可达性度量方法也在快速发展,其度量体系正在形成.该文首先从两个层面对可达性的涵义进行全面阐述;在此基础上,从网络特性的角度对拓扑法、距离法、累积机会法、等值线法、重力模型法、平衡系数法、时空法、效用法等目前常用的可达性度量方法进行系统分类,并且从可达性影响因素入手对各种度量方法进行综合比较与评述;然后,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对各种度量方法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详细论述与剖析;最后,对可达性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深入讨论与展望.

关键词:可达性;度量;进展;评价

来源出版物:地理科学进展,2007,26(5): 100-110入选年份:2012

游客感知视角下的旅游地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

史春云,张捷,尤海梅

摘要:以世界遗产地九寨沟和庐山为例,基于游客感知视角,经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复核效度检验、因素恒等性检验发现,游客感知理论模型具有跨样本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均值模型研究发现,除了服务感知结构变量,游客对九寨沟的资源和社区态度感知都显著优于庐山,总体满意度与忠诚度也好于庐山,因此九寨沟具有更突出的旅游竞争力.本研究拓展了旅游地竞争力定量评价研究方法,创新地将结构方程均值模型成功应用于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建立社区态度结构变量,定量测度了社区利益主体与游客之间存在的交互作用,显示旅游地建设不能忽视社区各利益主体对游客和旅游业发展的态度.

关键词:旅游地竞争力;游客感知视角;结构方程模型;均值模型;九寨沟;庐山

来源出版物:地理研究,2008,27(3): 703-714入选年份:2012

空心村土地整治潜力调查与评价技术方法——以山东省禹城市为例

朱晓华,陈秧分,刘彦随,等

摘要:新时期中国农村土地整治,已由单纯的学术性研究逐渐上升为拉动内需、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开展空心村用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评价是实行空心村整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以山东省禹城市徐集等13个典型村为例,综合集成地理学、信息科学、土地科学等多学科的优势与技术手段,深入开展了典型空心村选取、村庄尺度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构建、宅基地利用属性调查表设计、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辨率0.25 m)使用与解译、空心村整治潜力类型及其测算方法等研究,逐层递进地构建了空心村用地潜力调查与评价的成套技术方法.实现了对传统土地利用研究的有益创新,有据可依,步骤清晰,成果明确,简单易行,空心村用地潜力调查与评价结果符合山东省禹城市的实际状况,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研究成果可为开展我国空心村土地综合整治潜力的调查与评价提供技术方法支持.

关键词:农村空心化;农村土地整治潜力;土地利用调查与评价;技术方法;山东禹城市

来源出版物:地理学报,2010,65(6): 736-744入选年份:2014

区域尺度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和增汇潜力概念框架及其定量认证科学基础

于贵瑞,王秋凤,刘迎春,等

摘要: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增汇潜力及其定量认证研究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急迫需求,更是地球系统碳循环科学研究的核心任务,也是陆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科学基础.在过去20多年的碳管理实践中发展了许多增汇技术,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关于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和增汇潜力的科学概念、以及碳汇计量和认证的方法.但不同行业、不同学科在各自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中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甚至是十分混乱的.本文从陆地生态系统固碳的基本概念出发,系统性地阐述了生态系统固碳量、固碳速率、固碳潜力等相关概念;并根据增汇技术实现的难易程度分析了现实固碳潜力、社会经济固碳潜力、技术固碳潜力和理论固碳潜力、以及《京都议定书》认可的固碳潜力等相关概念;最后阐述了碳汇定量认证、分析和评价的时间连续清查法、空间代替时间参照系法、限制因子分析法等碳汇定量认证方法的科学基础、局限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对区域尺度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和增汇潜力的概念框架及其定量认证科学基础开展系统性的探讨,期望能够引起中国学术界和相关行业部门的重视,推动碳汇相关概念使用的科学化和碳汇定量认证标准化,为中国固碳速率、增汇潜力的计量、报告、认证和核查方法论和技术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关键词:区域尺度;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增汇潜力;定量认证方法

来源出版物:地理科学进展,2011,30(7): 771-787入选年份:2012

中国县域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

刘彦随,杨忍

摘要:本文综合运用样带、地统计、地理探测器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1990年以来中国县域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表明:①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动态的差异特征显著,北方边境县域高城镇化和东部沿海县域高城镇化形成的“人字形”空间形态逐渐凸显;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的两湖地区、成渝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县域城镇化水平提升较快,西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保持较低的城镇化水平;②2000年以来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及其变化速度的区域差异逐渐缩小,陇海兰新线、长江沿线、北方边境、106国道、东部沿海样带县域城镇化差异明显;县域经济发展阶段、固定资产投资、离中心城市距离、二三产业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口密度是影响县域城镇化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同时粮食生产主导定位、非农业人口统计口径、城镇设置标准等因素也影响县域城镇化水平及发展过程.未来城镇化发展应遵循地域差异,凸显主导功能,推进优化与重点发展区的集约型城镇化、耕地与粮食主产区的分流型城镇化、生态与水源保护区的迁移型城镇化,以及园区与城镇近郊区的融入型城镇化,实现城乡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促进城镇化进程中人-地-业耦合与协调发展.

关键词:县域城镇化;乡村发展;区域差异;样带;形成机理;中国

来源出版物:地理学报,2012,67(8): 1011-1020入选年份:2012

基于农户-生态经济模型的耕地石漠化人文成因研究——以重庆市南川区为例

苗建青,谢世友,袁道先,等

摘要:石漠化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三大生态灾害之一,对其成功治理有赖于人文成因的解明.西南地区石漠化的人类活动驱动力就是作用于自家承包地之上的农户经济行为.以重庆市南川地区为例采用实地测量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采集了自然-人文组合式样品,建立了一个农户-生态经济模型.结果表明人地矛盾并没有想象的那样明显地推动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而是农户对土地的依赖要比对土地的负荷产生的环境影响更大;在土地格局已经固定了的情况下贫困农户更加依赖土地,更会采用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因而其承包地的石漠化率反而偏低,颠覆了前人认为的贫穷是导致石漠化发生原因的观点;石漠化形成的表层原因是外出务工的离心力造成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度的降低,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土地产权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土地对农户吸引力的减弱.

关键词:石漠化率;农户经济行为;农户-生态经济模型;STIRPAT模型;土地依赖

来源出版物:地理研究,2012,31(6): 967-979入选年份:2012

基于自主体的全球碳交易模拟

朱潜挺,吴静,王铮

摘要:碳交易是未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基于Agent建模技术,开发了一个包含中国、美国、日本、欧盟、前苏联地区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全球碳交易模拟系统,并且根据人均累积排放权均等和减排目标控制原则,设置了丁标准情景和2℃目标情景,对全球碳交易行为展开了模拟研究.研究发现:(1)随着碳排放权的逐年减少,未来碳交易价格将呈上升趋势;(2)碳交易将有助于资金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3)由于碳交易允许配额缺口区域向配额盈余区域购买碳排放权,未来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仍将高于发展中国家;(4)虽然碳交易能提高全球累计拉姆齐效用,但无论从中国在未来碳市场中的收支情况,还是全球福利水平的改善程度来看,2℃目标情景均将优于丁标准情景.

关键词:碳交易;Agent建模;配额交易机制;减排方案

来源出版物:地理研究,2012,31(9): 1547-1558入选年份:2012

中国历史时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重建方法

朱枫

摘要:目的:长时间序列的历史时期土地利用数据对研究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及其产生的气候和生态效应至关重要.相关学者就定量重建中国历史土地利用信息进行了探索,但重建结果通常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统计性数据,缺乏地理空间属性信息,从而限制了其在气候和生态模型中的应用.本文在整理总结具有明确空间属性信息的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的基础上,从方法的角度对中国历史土地利用空间化方法进行了系统比较和评价,以期寻求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法重建具有空间属性的中国历史土地利用数据,为更好地模拟土地利用变化的气候和生态效应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比较和综合分析不同空间差值方法的优劣性,这主要包括从空间数据的属性、空间分辨率、插值方法、驱动因素和数据的连续性.

结果:(1)从时间特性上看,历史数据集可分为连续数据集和历史断面数据集.从重建结果的空间表现形式来看,数据集可分为比例型(Fractional)和绝对型(Boolean);基于重建历史数据为模型服务以及大尺度范围的重建空间分辨率较粗的考虑,在重建中国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时,应当首先采用比例型.(2)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的重建可以分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重建和空间格局的重建.首先,要保证以行政单元为单位的历史土地利用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准确性,然后才能保证重建结果的真实性,而且行政单元应该越细致越好.这些统计信息是重建真实历史土地利用格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输入.(3)历史人口资料在历史土地利用重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作为数量重建的代用资料还是空间格局重建的指示因子.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历史人口和土地利用尤其是农业用地面积间的相关性并不是持续不变的,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进步、土地利用强度的增强以及可用土地的开垦饱和,这种相关性的强度必然会减弱,因此要谨慎使用人口数据在历史重建中的指示作用.(4)空间分配基于历史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和现代格局具有相似性的假设,不同方法按照相似性的处理方式可分为“完全依赖”、“部分依赖”和“动态依赖”.相比而言,动态依赖的方法是比较精致的算法,它考虑了人口数据和耕地相关性随时间递减的作用.在具有悠久农业耕作历史的区域采用完全依赖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对于最近一两百年土地利用发生重大变化的区域应考虑驱动因素的分析,避免简单的“以古类今”的假设造成的明显偏差.

结论:为寻求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法建立具有空间属性的中国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数据集的重建过程,从方法的角度,着眼于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的时空特性、重建流程、数量重建和空间分配的基本假设和相关方法,对历史土地利用数据进行了综述.提高重建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首先,要获得准确可靠的包括土地利用和人口的统计数据资料;其次,要了解研究区域的历史过程和影响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重大历史事件,加强对影响空间格局的驱动因子的定量化分析,采用合理的分配算法;最后,要保证当代底图的精度.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加强林地空间化数据的重建以服务历史时期的陆地碳循环研究;建议以典型年份控制的方法处理难以量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历史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建议进行分区重建,加强区域集成研究.

来源出版物: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2): 1563-1573入选年份:2012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特征-基于过程模型和遥感模型的评估结果

高艳妮

摘要:目的:净初级生产力(NPP)是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基础,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点区域,估算其陆地生态系统NPP有利于理解区域和全球尺度的碳循环,并且对中国有关环境问题的外交谈判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系统分析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特征,旨在为中国的碳循环研究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方法:目前,估算区域和全球尺度净初级生产力主要借助于模型手段来实现,其中,过程模型和遥感模型是最重要的两种模型形式.本文通过文献搜集的手段获得不同学者利用过程模型和遥感模型估算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时间变化特征,主要植被类型的单位面积NPP和NPP总量,以及在未来气候情景下的变化趋势.结果:综合分析各研究者的估算结果表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NPP平均为(2.828±0.827)Pg C·a-1.在1982—1998年NPP总体上呈现在波动中逐年上升的趋势,平均每年增加0.027 Pg C,年增长率为1.07%.不同研究者对中国区域主要植被类型单位面积NPP的估算结果差异较大.取各研究结果的平均值可以得到,常绿阔叶林为745.118 g C·m-2·a-1,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其次为混交林,数值为542.160 g C·m-2·a-1.落叶针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的数值变化在415.615~513.671 g C·m-2·a-1之间.农作物的数值为458.25 g C·m-2·a-1,低于阔叶林,但高于针叶林.灌丛、草地和荒漠分别为365.085、217.899和16.518 g C·m-2·a-1.利用1:100万中国植被图的面积数据计算各主要植被类型的NPP总量.其中农作物和草地位居前两位,分别为0.962和0.606 Pg C·a-1.如果将各森林类型的NPP总量汇总,其数值为0.779 Pg C·a-1.灌丛和荒漠则分别为0.319和0.021 Pg C·a-1.以上各植被类型的NPP总量为2.687 Pg C·a-1,占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总NPP的95.01%.在不同的未来气候情景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NPP的变化特征存在差异.在A1B和B1情景下,2000—205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NPP可能呈现在波动中升高的趋势,其中A1B情景的升高幅度可能要大于B1情景.但是在B2情景下,不同研究者预测的变化趋势则完全相悖.在A1B、B1、A2和B2四个情景下,均预测到中国森林NPP在2050年将显著高于目前的研究结果,说明中国森林NPP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结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在过去的30年呈现在波动中逐渐上升的趋势,在A1B和B1的情景下,未来40年仍将继续保持这一变化特征.农田,森林和草地三大主要植被类型的NPP占全国总量的82.99%.就单位面积的NPP而言,常绿阔叶林要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但是其面积仅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说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NPP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其他:尽管过程模型和遥感模型已广泛用于区域和全球尺度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估算,但是在模型的进一步应用中,还应关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进一步增加对生态系统过程机理的理解;二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三是对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不确定性分析.

来源出版物: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 109-117入选年份:2012

中国工业燃烧能源导致碳排放的因素分解

刘红光,刘卫东

摘要:在碳排放的分解方面,方法日渐成熟,包括LASPEYRES指数法、简单平均分解法(SAD)、自适应权重分解法(AWD)等.许多学者也做过大量实证研究,但基本都用到碳排放强度或者能源消费强度这一因子并且认为其占有绝对地位,缺乏进一步的分解.该文通过对碳排放计算公式的深人分解,将工业燃烧能源导致的碳排放量分解为6个因素.即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结构、技术因素、中间投入量、产业结构以及工业总量.并借助LMDI分解方法.分析了我国1992—2005年工业燃烧能源导致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能源利用效率低以及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导致我国碳排放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技术(中间投入比重)、行业产值结构、能源结构等因素的变化对碳减排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加快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发电,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转变能源消费结构,可以有效减少工业碳排放量.

关键词:碳排放;能源;因素分解;中国

来源出版物:地理科学进展,2009,28(2): 285-292入选年份:2013

城市用地扩张及驱动力研究进展

刘涛,曹广忠

摘要:城市土地利用是地理学、土地科学和城市规划等多学科研究的核心领域.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城市用地扩张成为近年来该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从全国、区域和个案城市3个尺度总结了中国城市用地扩张的特征和空间模式;从LUCC、区域统计和案例剖析3个视角对城市用地扩张及驱动力的既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和归纳.研究发现.学科的交叉性决定了关于城市用地扩张问题的研究在视角、尺度、方法、数据等方面有明显不同,相关研究的差异和纷争较大;实证研究方法逐渐多元化,但模型建设有待加强,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从现有研究进展来看,应加强学科内和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强化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城市用地扩张;空间模式;驱动力;研究进展

来源出版物:地理科学进展,2010,29(8): 927-934入选年份:2013

1997—2007年中国城市用地扩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利,雷军,李雪梅,等

摘要:本文选取中国222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为样本,以市辖区建成区面积表征城市用地规模,利用位序-规模法则和分形理论分析1997—2007年中国城市用地扩张整体趋势,并通过计算城市用地扩张幅度指数(UEI),分析中国不同用地规模、不同区域和不同省份之间的城市用地扩张差异.结果表明:①中国城市用地规模总量不断增加,城市之间的用地规模差距在拉大,整体均衡度在下降;②城市用地规模越大,扩张的速度越快,整体扩张速度呈现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的态势;③从区域层面看,东部城市的整体扩张速度最快,西部次之,中部最慢,城市用地扩张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性;④从省域层面看,城市用地扩张速度较快的主要为直辖市和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东部沿海省份的城市.最后,本文从自然条件、行政区划调整、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等方面探讨了各影响因素对城市用地扩张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城市用地扩张;位序-规模法则;分形理论;影响因素;中国

来源出版物:地理科学进展,2011,30(5): 607-614入选年份:2013

东北地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与空间极化研究

孙平军,修春亮,丁四保,等

摘要:基于对空间极化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首先从要素流的视角构建区域发展衡量指标--城镇集聚能力,并从整体上评价1995—2008年东北三省区域发展演变格局;其次利用差异指数和极化指数,从不同集聚层次对东北三省区域发展非均衡性和极化程度进行测度.研究发现:①从区域发展衡量指标的动态演变格局来看:1995—2008年间东北三省区域发展是一个波浪起伏的过程,整体水平稍有下降;集聚能力得分排序及其演变趋势表明,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和资源城市主宰着东北三省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变;四中心城市呈现出由北往南递增的发展趋势,且由四城市形成的经济区实体功能开始显化,并沿哈大铁路形成一条不连续的“极化轴”,区域发展中心逐步南移;区域发展的地域差异性非常明显.②从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和极化指数来看:整体上呈增长趋势,其中市区极化程度明显高于县(县级市),且发展演进方向互异;空间分布上非均衡性指数表现出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而崔-王指数为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城市类型(资源城市与非资源城市)表现出异向发展趋势,其中资源城市呈绝对的下降趋势,且资源城市的极化程度明显低于非资源城市.

关键词:中国东北;城镇集聚能力;区域空间极化

来源出版物:地理科学进展,2011,30(6): 715-723入选年份:2013

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进展

王军邦

摘要:目的:青藏高原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是中国和亚洲最重要河流的上游关键源区,也是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是三江全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功能源区,其典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能力备受世界科学界瞩目和关注.由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主导下,三江源区的草地已呈现全面退化的趋势,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加剧这一过程.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探讨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退化对碳通量的影响过程及其主要控制因素,评估气温升高后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减排和增汇潜力,从而为科学认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在全球变化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促进对整个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乃至世界上高海拔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的理解和认识,为定量确定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碳的排放对区域甚至全球水平碳排放的贡献提供知识基础.这对评估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区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定量评价未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碳源/汇格局的可能变化有重要的意义.

方法:通过文献综述,从国内外青藏高原草地碳收支研究现状出发,总结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最后分析并指出了草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未来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结果:青海三江源地区土壤是一巨大碳库,其单位面积土壤碳含量远远高于全国水平,气温的不断升高使得高原冻土具有很大的碳、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潜力.青藏高原温度总体近几十年来呈升高趋势,较全球温度变化趋势升温幅度较大.在气候变暖条件下,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表现为一个弱的 C源,同时 C循环的速率加快.应用土壤调查数据和遥感植被指数的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至2004年,青藏高原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贮存在该研究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草地植被可能发挥着C汇的功能,但整个草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相对稳定;三江源区高寒草甸湿地植被地上生物量和饲草生物量随草地退化均表现出强烈下降趋势,高寒湿地土壤的表土有机碳含量出现极大的变异性,随退化程度的加剧而呈显著下降;放牧活动明显影响了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含量,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固定的影响具有不同的表现.

结论:观测数据的不确定性、模型方法的不确定以及对生态系统过程和机理认识的模糊性使得草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分析模型的不确定性来源及传播对于青藏高原碳平衡动态评价非常重要和迫切.同时,生态学的多尺度特性及尺度转换是生态学理论和实践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在基于不同尺度的遥感-过程耦合模型中,模型的尺度特征是什么,如何影响模拟结果,是亟待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模型验证时,地面循环采样是较好地面取样方法,能够的较好地解决尺度匹配问题,能够更客观地评价模型性能;青藏生态系统所呈现的植被格局和生产力状况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综合控制的结果,但目前该方面的综合分析研究相对较为薄弱.定量评价未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碳源/汇格局的可能变化是一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来源出版物: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 123-128入选年份:2013

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软层次模型

薛晔

摘要:目的:在复杂的灾害风险系统中,风险并非简单相加,但目前的研究成果基本是单一灾种简单相加得到的综合风险,缺乏可靠性.因此,此研究基于灾害风险系统理论,引入模糊信息粒化方法和模糊转化函数,利用模糊近似推理理论和方法,构建一个经三层逐级放大的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软层次模型.

方法:(1)针对灾害风险系统中的属性因素,利用“if-then”系统得到其模糊语言变量值将其量化;(2)针对灾害风险评估中原始数据本身的模糊不确定性问题,将能够容忍不精确、不确定以及部分真实信息,不需要任何额外的假设和参数的统计分布,不需提供问题所需处理的数据之外的任何信息,操作比较简单而且透明的模糊信息粒引入;(3)为了对不同灾种得到的不同量纲的量进行综合分析,采用模糊转化函数将其转化为模糊量;(4)基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载体脆弱性、灾害损失可能性的灾害风险系统评估上,模糊近似推理构建一个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软层次模型;(5)案例分析.数据范围为:1989—2008年震级为5.0及5.0以上、烈度为VI度及VI度以上的里氏震级、烈度、受影响的面积、受影响的人口数、直接经济损失、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无家可归人数九个基本参数地震灾害目录,降雨量、暴雨历时、受影响的面积、受影响的人口数、直接经济损失、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无家可归人数九个基本参数洪水灾害目录,GDP、耕地面积、总面积、总人口、人口密度等相关基础地理数据,计算得到丽江地区(市)的地震-洪水灾害综合风险.

结果:(1)构建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概念模型-过度模型-实用模型的多灾种综合风险软层次评估模型,简单表示如下.(2)丽江地区(市)的地震-洪水灾害综合风险的涵义:①丽江地区(市)未来十年面临震级为6 M和降雨量为50 mm的地震-洪水综合风险为0.095左右,最小风险为0.04,最大风险为0.17;②地震-洪水灾害综合风险随着截集水平的变化而变化.(3)案例比较分析.基于同样的数据用HMU-CHRR模型计算得到丽江地区(市)的地震-洪水灾害人员伤亡风险,与软层次模型在截集水平的结果一致,结果表明:①HMU-CHRR模型的可靠性比较低,大概在0.625左右;②HMU-CHRR模型的结果提供人员死亡或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而软层次模型的结果不仅包括综合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还包括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可能性;③HMU-CHRR模型用灾害发生的频率来反映综合风险评估中的随机不确定性,而软层次模型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灾害规模的指数函数等来反映随机不确定性,用模糊信息粒和模糊语言变量反映模糊不确定性;④HMU-CHRR模型给出地震-洪水灾害风险的是一个数值,而软层次模型还给出随着可信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地震-洪水灾害风险变化范围.

结论:(1)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软层次模型将灾害三要素(时、空、强)和一要素(经济或人口)的研究推向了定量的五要素(时、空、强、经济、人口)实用化的研究.但是,这些子模型的建立比较简化,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2)模糊信息粒粒化方法将数据的模糊不确定性和一些主观信息包含在所建的模型中,通过传递性使得评估结果是风险的一个变化范围,这更加接近实际;(3)模糊转化函数可以使该研究所建模型中出现不同的灾种选择相应参数的情况,例如:地震灾害的灾害规模参数选择峰值加速度,而洪水灾害选择降雨强度等等.但是,各种灾害参数的选择还有待于各个研究领域的学者加以验证.

来源出版物:地理科学进展,2012,31(3): 353-360入选年份:2013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胡巍巍,王根绪,邓伟

摘要:景观格局的形成反映了不同的景观生态过程,与此同时景观格局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景观的演变过程.空间格局、生态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该文对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研究方法、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分析了目前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相互关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未来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景观格局;生态过程;尺度

来源出版物:地理科学进展,2008,27(1): 18-24入选年份:2013

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

刘彦随,刘玉,翟荣新

摘要:农村空心化是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特殊形态.研究农村空心化是乡村地理学的天然职能,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地理学研究农村空心化问题,主要着眼于乡村地域系统综合性、动态性和区域性视角,侧重梳理并规范农村空心化现象描述与空间模式构建、形成机理与动力机制、空心化效应与响应机制、整治潜力类型与优化调控等农村空心化命题研究;提炼并发展空心村演进的生命周期、代际演替空间型式、农村空心化动力学机制和农村空心化调控“三整合”等基础理论:结合农村聚落空间格局和聚落演进的影响要素分析,提出我国农村空心化调控的重点与研究主题:基于山东禹城市典型案例分析,探讨了禹城市空心化村庄整治的基本准则、发展理念与规划方案.通过实施空心村整治示范工程,重点研究空心化村庄整治引领新农村建设、耕地红线保障和城乡土地统筹配置“三位一体”目标的机制、政策与模式.

关键词:农村空心化;空心村;乡村地理学;新农村建设;禹城市

来源出版物:地理学报,2009,64(10): 1193-1202入选年份:2013

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

刘纪远,张增祥,徐新良,等

摘要: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以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动态为核心的人类一环境耦合系统研究逐渐成为土地变化科学(LCS)研究的新动向.基于覆盖中国21世纪初5年间隔的遥感卫星数据获取的1 km网格土地利用变化空间信息.依据近5年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分异的显著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经济发展与国家宏观政策因素综合考虑.设计针对21世纪初5年新的中国土地利用动态区划图,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因素.总体上,21世纪初5年中国处于土地利用快速变化期,黄淮海平原、东南沿海地区与四川盆地城乡建设用地显著扩张,占用大规模优质农田,导致南方水田面积明显减少;西北绿洲农业发展与东北地区开垦导致北方旱地面积略有增加;受西部开发“生态退耕”政策的影响中西部地区林地面积显著增加,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成效明显,对区域土地覆盖状况的改善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一时段国土开发与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包括“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国家重大政策,加之快速的经济发展是该阶段土地利用变化格局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驱动力;21世纪初;中国

来源出版物:地理学报,2009,64(12): 1411-1420入选年份:2013

基于经济模拟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高峰预测

朱永彬,王铮,庞丽,等

摘要:能源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而且碳排放在大气中的积累会使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因此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基于EKC曲线的经济计量学方法一般是对经济与排放历史数据的相关关系研究,不能很好地反映二者之间的动力学机制.为此该文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MOON-SONN基础上进行改进,首先从理论上得到了最优经济增长率与能源强度之间存在倒U曲线关系的必要条件,即能源的产出弹性小于0.5;接着将投入产出分析得到的反映技术进步下的能源强度代入模型,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路径进行了预测,同时得到了最优增长路径下的能源消费走势,进而通过对能源消费结构和不同能源品种的碳排放系数的预测和估计,以及对分品种能源碳排放的汇总计算得到了中国未来能源消费所产生的总的碳排放走势.结果显示,在当前技术进步速率下,我国分别在2043年和2040年达到能源消费高峰和碳排放高峰.此外,该文对能源强度不同下降速率对能源消费高峰的影响进行模拟发现,当降速为4.5%~5%时,能源高峰将出现在2040年前,此时的人均GDP为10万元左右,与OECD国家的高峰时收入一致;而且分3种情景模拟了可再生能源替代政策对碳排放高峰的影响,发现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可以明显降低碳排放量,但对高峰年份到来的时间影响甚微.

关键词:内生经济增长;EKC曲线;能源消费;碳排放;中国

来源出版物:地理学报,2009,64(8): 935-944入选年份:2013

近30年来青海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的时空特征

刘纪远,徐新良,邵全琴

摘要: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MSS图像、90年代初期TM图像和2004年TM/ETM图像支持下,通过三期遥感影像的直接对比分析,获得了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空间数据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70年代以来青海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的主要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是一个在空间格局上影响范围大,在时间过程上持续时间长的连续变化过程.研究发现,三江源草地退化的格局在70年代中后期已基本形成,70年代中后期至今,草地的退化过程一直在继续发生,总体上不存在90年代至今的草地退化急剧加强现象.草地退化的过程在不同区域和地带有明显不同的表现,如在湿润半湿润地带的草甸类草地上,发生着草地破碎化先导,随后发生覆盖度持续降低.最后形成黑土滩的退化过程;在干旱、半干旱地带的草原类草地上,发生着覆盖度持续降低.最后形成沙地和荒漠化草地的退化过程.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草地退化可以分为7个区,各区草地退化在类型、程度、范围与时间过程方面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三江源;青海;草地退化;遥感;空间格局;时间过程

来源出版物:地理学报,2008,63(4): 364-376入选年份:2013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

陈明星,陆大道,张华

摘要:从城市化内涵的人口、经济、社会、土地四个方面,构建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对1981—2006年的中国城市化进行综合测度,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化综合水平持续提高,以经济增长和地域景观的快速演进为主要特征,其次是人口城市化,最后是社会城市化中的医疗水平,其中各子系统有不同的演变特点.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城市化动力因子呈现多元化特征,市场力是最主要的驱动力,后而依次是内源力、行政力和外向力.从城市化发展阶段上看,市场力、外向力和行政力对城中化综合水平的影响呈上升趋势,而内源力呈明显下降趋势.该文认为,中国城市化主要是内生过程,应强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综合测度;动力因子;熵值法;中国

来源出版物:地理学报,2009,64(4): 387-398入选年份:2013

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欧向军,甄峰,秦永东,等

摘要:根据城市化的内涵,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和地域景观城市化等4个方面,构建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1991—2005年江苏省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江苏省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主要表现为经济城市化和地域景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而人口城市化对区域城市化的总体贡献不断减弱;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元线型回归模型对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市场力、内源力、外向力和行政力依次是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其中,市场力和行政力是促进江苏省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理想动力.

关键词:城市化水平;熵值法;动力;回归分析;江苏省

来源出版物:地理研究,2008,27(5): 993-1002入选年份:2013

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

顾朝林,庞海峰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陆城市体系空间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主要从人流、物流、技术流、信息流、金融流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也有运用图论原理进行RD链分析.近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之间的联系变得异常复杂、数据不易得到.该文试图运用重力模型方法对中国城市间的空间联系强度进行定量计算,据此刻画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联系状态和结节区结构.从研究结果看,所得结论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关键词: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空间结构;重力模型

来源出版物:地理研究,2008,27(1): 1-12入选年份:2013

省际边缘区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仇方道,佟连军,朱传耿,等

摘要:省际边缘区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差异研究关注的新领域.论文采用全局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1996—2005年淮海经济区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趋势及驱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①淮海经济区发展水平相似的县域在空间上两极分化并集聚的态势与经济差异的演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空间极化成为该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趋势;②HH型县域显著向鲁南集中,LL型县域显著向皖北、豫东集中,表明东西差异成为淮海经济区经济差异的主要表征;③包括投资能力、增长速度、产业结构等在内的经济动力机制、空间作用机制、边缘区发展政策、省际边界阻隔机制等是淮海经济区经济差异变动的主要驱动机制.

关键词:省际边缘区域;区域经济差异;空间自相关;驱动机制;淮海经济区

来源出版物:地理研究,2009,28(2): 451-463入选年份:2013

区域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评估方法及其不确定性

于贵瑞,王秋凤,朱先进

摘要:定量评估区域和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可以为科学预测气候变化、服务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区域碳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是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重要科技问题.虽然区域碳收支的定量评估和认证还很难用当前的各种直接观测和评估方法来精确实现,但是,近年来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为此,本文综述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观测技术体系,重点分析区域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评估方法及其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认为,为了定量认证中国区域的陆地生态系统、主要行业以及与碳汇相关项目的碳汇功能及其时空格局,急需采用“多尺度观测、多方法印证、多过程融合、跨尺度认知和跨尺度模拟”的研究思路,构建基于野外台站的碳循环及其通量的观测和实验研究网络、发展地面站点-陆地样带-生态网络与卫星和航空观测结合的多尺度观测系统,发展观测数据-生态过程模型-卫星遥感模型-GIS空间分析系统.同时,本文指出: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间的祸合机制及其对碳源汇时空格局影响研究必将成为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区域碳收支评估和定量认证科学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和新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区域碳收支;碳汇评估与管理;碳汇计量和定量认证

来源出版物:地理科学进展,2011,30(1): 103-113入选年份:2013

脆弱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

李鹤,张平宇,程叶青

摘要:脆弱性研究是全球变化及可持续性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重要的分析工具.随着脆弱性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脆弱性的概念和评价方法的研究日益深入.对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出现的脆弱性概念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深入讨论了不同学者就脆弱性概念初步达成的共识及存在的分歧,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脆弱性概念的内涵.依据脆弱性评价的思路,将国内外脆弱性研究中出现脆弱性评价方法分为五大类,分析了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脆弱性评价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结合脆弱性研究的发展趋势.指出面向多重扰动的脆弱性评价、耦合系统的脆弱性评价、复杂系统的不确定问题、脆弱性评价的尺度问题等是目前脆弱性评价研究中亟待开展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脆弱性;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来源出版物:地理科学进展,2008,27(2): 18-25入选年份:2013

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进展

吴业,杨桂山,万荣荣

摘要: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耕地流失严重的问题已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深入研究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该文在简要回顾国内外在经济发展对耕地面积减少的影响、经济发展对耕地质量变化的影响、耕地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以及耕地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目前研究的实际情况以及中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分析了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诸如数据的科学准确性、研究的时空尺度问题、指标体系的统一性以及模型化等,研究认为今后应深入耕地非农化内在机制的研究、加强研究方法的突破与创新、加大对耕地社会、生态价值的研究以及开展应用研究.

关键词:耕地变化;社会经济发展;耕地非农化;驱动力

来源出版物:地理科学进展,2008,27(1): 90-98入选年份:2013

小城镇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

邵晓梅,王静

摘要:以浙江省慈溪市小城镇开发区,工业区块土地利用的自身特点和现状数据为基础.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选择评价模型并确定指标的权重,根据评价标准计算出慈溪市小城镇开发区、工业区块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结果表明,慈溪市小城镇开发区、工业区块仅1处属于Ⅱ级土地利用较集约,其余均属于Ⅲ级土地利用基本集约和Ⅳ级土地利用不集约;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级别开发区土地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和持续状况差异显著,不同产业类型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差异较显著.由此可见,政策因素对小城镇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起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开发区;小城镇

来源出版物:地理科学进展,2008,27(1): 75-81入选年份:2013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方法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势

王静,邵晓梅

摘要:目前有关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成果较多,但理论基础薄弱、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尺度和方法单一、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环境效应问题重视不够、节地技术研制力度不足、土地集约利用标准研制进展相对缓慢,该文在对上述相关技术方法研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未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应加强以下4个方面:①土地集约利用基础理论研究.梳理相关技术标准、模式以及政策法规,构建土地集约利用基础理论与支撑理论体系.②土地集约利用调查与评价研究.应着重土地集约利用调查、监测技术方法及调查精度研究,加强基于政府、开发商、研究者、农民(居民)等多视角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重视不同土地集约利用模式下的环境变化过程与模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过程与生态风险机制等研究.③土地集约利用潜力与节地控制技术开发.包括主要行业建设用地节地控制方法、土地利用规划的节地控制方法、土地集约利用的节地工程化技术等.④退化废弃地恢复与再利用技术开发.包括退化废弃地信息挖掘与评价、退化废弃地生态恢复与再利用、污染土地风险评估与生物修复、采矿塌陷区土地复垦等技术综合应用示范.⑤土地集约利用技术标准和规范研制.包括土地集约利用调查及评价技术规范、重点产业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村庄整理与农地整理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节约型社会的土地规划用地标准、城镇污染土地再生利用标准、采矿塌陷区土地复垦标准等.研究结果和结论将对促进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关键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方法;研究趋势

来源出版物:地理科学进展,2008,27(3): 68-74入选年份:2013

人文-经济地理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学科价值与学术创新

樊杰,周侃,孙威,等

摘要:人文-经济地理学对自然圈层和人文圈层的相互作用、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在地球表层分布及演变规律的前瞻性研究成果,在支撑国家科学决策、促进国土有序开发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为人文-经济地理学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地理学重视机理和过程研究而可能导致学科微观分化和人文化倾向的偏差,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对综合学科支撑体系建设的要求,阐释了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的综合价值,并对因素与机制、界面及过程、功能与结构、尺度及转换等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基本范畴进行了再认识.本文还重点讨论了基于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和生产-分配-消费立体系统的空间均衡模型,阐述了面向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探讨了地域功能成因理论与识别技术,以及将面状的功能地域纳入空间结构理论框架的学术创新要点.最后,结合近年来人文-经济地理学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与区域发展基础理论与方法方面的主要进展,针对学科相互替代所带来的挑战,提出坚持思想性和学术性并举、计算机方法与实验方法兼备、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并重、交叉研究创新与经典路径依赖相融的学科发展路径.

关键词:人文-经济地理学;生态文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创新;中国

来源出版物:地理科学进展,2013,32(2): 147-160入选年份:2013

1951—2010年中国气温变化分区及其区域特征

韩翠华,郝志新,郑景云

摘要:以中国623个测站1951—2010年逐日气温观测资料为基础数据,通过正交旋转因子分析对1951—1980、1961—1990、1971—2000、1981—2010年4个时间段的年、冬、夏半年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区,并探讨分区结果的季节和年代际差异.结果表明:依据年、夏半年气温变化特征,可将全国划分成8个不同的区域,且研究时段内年、夏半年气温变化的空间结构比较稳定;而依据冬半年气温变化特征,可将全国划分为7个变化区,且冬半年气温每30年分区结果存在着明显变化.另外,通过对区域平均气温距平序列的变化趋势分析可以得出:1951—2010年间,中国各区域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升温趋势最快的是东北区(0.30℃/10a),最慢的是华南区(0.13℃/10a);各区域升温过程不同步,东北区与滇藏高原区显著增暖趋势在1961—1990年开始出现,而其他区域则发生在1971—2000年及1981—2010年.

关键词:气温变化;正交旋转因子分析;分区;中国

来源出版物:地理科学进展,2013,32(6): 887-896入选年份:2013

猜你喜欢

长江三角洲空间格局
欧盟旅游一体化对区域会展业一体化发展启示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进展与展望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贸易转型及发展思路
“新苏南模式”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云南省烤烟产量空间格局及其原因分析
长江三角洲体育旅游资源概况与开发研究
长江经济带城市物流发展的空间模式研究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