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本替代人口红利

2015-01-30张茉楠

中国经济信息 2015年2期
关键词:铜陵市小微企业

张茉楠

中国传统国家盈利模式受到严重冲击,内生增长动力和比较优势面临拐点已是不争事实,我们需要提升人力资本贡献率来重塑增长动力。

一直以来,人口红利都被认为是造就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重要源泉。国际经验也表明,所有的先行国家和地区,都曾经在特定发展阶段或多或少地得益于 “人口红利”。1970年到1995年间,东亚诸国超常规高增长中,由劳动年龄人口高比重所做出的GDP贡献比例高达1/3至1/2。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也大致归于富有生产性的人口结构优势。据世行估计,人口红利的结构性优势对中国经济高增长的贡献度达到了30%以上。

然而,人口红利从来不是永久性的增长因素。未来十年中国的人口红利优势将会逐步衰减,劳动力供给增速下降、劳动力成本提升,整体经济进入了生产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的阶段,这也就预示着现代工业部门已经不能再用“不变工资制”来吸收“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正在供求不平衡推动下逐步回补,这样工业部门的利润有可能越变越薄,资本形成的增长将会有一定程度的放缓,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减少,中国GDP潜在增长率将出现趋势性下降,这是新常态下最重要的要素结构变化。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中国经济增长的挑战在于人力资本的积累。根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 《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14》提供的数据,GDP与人力资本总量的比率基本呈上升趋势,表明人力资本的平均生产效率在逐渐提高。特别是随着中国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经济重心将实现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一般制造业到高科技先进制造业的转换,整个社会对从事单纯物质产品生产的劳动者的需求量相对减少,而对人力资本、技术进步等知识资本的要求大大增强。用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来抵消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经济增速的下滑,并提高国民财富和经济增长质量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具体而言:一是通过教育深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持和延伸中国产业的竞争优势。当前,我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仅1万人左右。在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信息产业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很大。必须改变忽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专科教育,偏重高学历教育的失衡现状,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前提条件是要先实现劳动力结构的升级,包括进行大规模的农民工培训和素质提高工作,以及注重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以适合未来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即经济增长与就业匹配之外,还要实现劳动力升级与转型匹配。

二是健全良好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市场经济运作中的 “投资主体与收益主体的一致性和排他性规则”,构建人力资本投资与回报的合理机制。

三是通过社会、养老等保障制度安排创造新的储蓄源泉,以及通过劳动力市场制度安排,扩大人口老龄化时期的劳动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存量。新常态时期将会通过加速人力资本形成,彻底摆脱旧有模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束缚,真正告别追赶型增长过程中的数量扩张型高增长阶段,迈向质量提升型中高增长阶段。

2014年12月份地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徐州:新税收政策1月实施

近日,徐州地税局表示,自2015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对按月纳税的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含3万元),以及按季纳税的季度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9万元(含9万元)的小微企业,将免征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文化事业建设费。这是继2014年10月“月销售额(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免征收增值税、营业税”政策实施后,国家为支持和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出台的又一项税收优惠政策。据统计,徐州市超八成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将受益。

据了解,自2013年10月起实施月营业额3万元以下小微企业免征收营业税相关优惠政策以来,扶持政策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受益面明显扩大,负担明显下降。全市有近万户小微企业已累计减免营业税8900多万元,约占正常申报营业税纳税企业的总户数的40%左右。

铜陵:出台相关实施意见促进外贸发展

为积极应对外贸复杂形势,促进铜陵市外贸健康稳定发展,铜陵市政府办公室于2014年11月底印发《关于促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的实施意见》,结合本市实际,有针对性提出了解决当前外贸发展中的实际困难与问题的相关办法,着力为外贸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该实施意见提出,铜陵市将积极扩大进口,用好进口贴息政策,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稳定资源性产品进口,发挥“圈区管理”平台作用,扩大再生资源进口规模;合理增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必要的一般消费品进口,鼓励商业企业经营代理国外品牌。

此外,铜陵市还将优化对外贸易环境,优化通关便利服务。扩大无纸化通关,扩大“属地申报、属地放行”适用范围,深入推进关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合作,加快推动口岸查验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加强区域通关、转关协作;优化检验检疫流程,加快铜陵市出口货物在长三角区域直通放行进程,实行省内异地报检放行便利措施,实现省内一地出证全境放行。推进优质企业“直报通放”等便利化模式。

东莞:每年3000万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日前表示,东莞每年将拿出规模不少于3000万元的资金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

其中,申报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项目,需是中小微型工业企业,且上年度实际缴纳税金以及减免税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4%(实际缴纳税金以及减免税的核算范围在实施细则中规范)。该类项目最高补助额为100万元。

东莞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中小资金”),是指专门用于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的专项资金。每年资金规模不少于3000万元,在市经信局切块管理的“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中安排。

据悉,中小资金的扶持对象为在东莞市行政区域内依法设立的中小微工业企业(申报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项目除外)、服务东莞市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和服务机构、参展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的企业以及其他符合资助条件的企业。该资金将优先扶持符合东莞市产业发展导向的中小微企业。

《中国经济信息》综合报道endprint

猜你喜欢

铜陵市小微企业
企业
小微课大应用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铜陵市大通古镇防洪墙设计
小微企业借款人
铜陵市公务人员体育消费调查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大众阅览点对青年之影响——以安徽省铜陵市全民阅览点为例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