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场新闻的马拉松长跑
——《郑州日报》七年跟踪讲述陇海大院爱心故事

2015-01-30李春晓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7期
关键词:大院日报郑州

□李春晓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18)

一场新闻的马拉松长跑
——《郑州日报》七年跟踪讲述陇海大院爱心故事

□李春晓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18)

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的“201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来自河南郑州的陇海大院爱心群体荣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这是郑州报业集团旗下媒体《郑州日报》推出的第一个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自2008年开始,《郑州日报》便开始讲述陇海大院的爱心故事,一路报道持续走过七周年。

陇海大院一个充满爱的大院

“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39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来,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这是央视感动中国组委会写给陇海大院的颁奖词。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这是一个郑州的故事、河南的故事,更是一个中国的故事。

郑州陇海大院原本称作陇海院。陇海院是为了分段修筑陇海铁路而筹建的办公大院。院内环境优美,青砖铺设的一条条甬道通向一座座小楼,每幢楼房周围都种植有整齐的冬青和常青的松柏、翠竹。幢幢典雅的楼房全是西式的,木质结构和红砖、红瓦或红灰相间的砖瓦搭配,相得益彰。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大院,能走上感动中国的颁奖舞台,是缘于这里居住着一个名叫高新海的居民,他和他身边众多好战友、好邻居用39年的爱心和坚守谱写出丰富多彩的人生故事。

今年64岁的高新海经历了人生诸多磨难:1976年在沟赵农场插队时,突患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导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随后,命运的打击接踵而来:1983年,家里的顶梁柱二哥因病去世;1987年母亲患结肠癌;1997年,大哥患肺病;2005年,父亲患上老年痴呆;2008年,高新海的父母相继去世,留下高新海孤零零一人。

从高新海患病之时起,围绕高新海身边自发形成的爱心群体便开始了一场爱心接力:青年时期,他们陪伴患病的高新海上北京下武汉四处求医;中年时期,小伙伴因为上学、工作等原因搬出大院,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大院第二代居民和新搬进大院的邻居又自觉担负起照顾高新海的义务。如今步入暮年,这些当年的同学、战友、邻居大多退休在家,他们聚在高新海身边,继续他们年轻时做过的爱心故事,共度人生夕阳晚霞的美好时光。

从青年时期高新海患病开始,这些小伙伴们自己也没有想到,日历翻过了39本,一万四千二百多个日日夜夜,他们从少年到白头,相亲相助,不离不弃,紧紧握在一起的手,就再也没有分开。

深入采访跳出新闻传统窠臼

2008年,《郑州日报》记者在“走转改”活动中听到了二七区陇海大院的爱心故事,随后便将这个故事上报到报社,报社决定组成一个由文字、摄影、评论记者参加的报道团队,对陇海大院爱心群体的事迹进行发现发掘。

在一次次与高新海的深谈中,在一次次与陇海大院爱心邻居的聊天中,记者们越来越发现:高新海患病三十多年,邻里互助不离不弃,这不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生动实践吗?建于1913年的陇海院,百年历史展现了中原民众的生活模式,体现了中原文化的原生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这不正是我们要寻找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稀缺而又珍贵的最好载体吗?

一题破解,一片坦途。以传承优秀中华文明为主体的陇海大院系列报道,把陇海大院爱心故事带上一个全新的视角,带上一个更广阔的传播平台,也让我们的报道宏阔有力量。

讲好故事找准新闻曝光点

为了讲好这个故事,《郑州日报》报道组成员泡在了陇海大院。记者根据分工,认真梳理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年龄事件以及他们的关系,思考人物背后的精神世界。

三十多年照顾着高新海,都是柴米油盐的日常琐事,并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豪言壮举。怎样找到这个故事的新闻曝光点呢?这也是报道组每一位记者思考的问题。

时间到了2008年9月,中秋节快要到了,举办一场邻居赏月会让邻居情战友情充分畅叙不是很好吗?2008年9月14日,由《郑州日报》倡议,《郑州日报》与二七区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陇海大院老邻居中秋赏月会在大院广场举行。报道组的记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写就消息《陇海大院32年书写人间大爱》,刊登在第二天的《郑州日报》头版头题位置,并配发了《为陇海大院叫好》的评论,立时引起热议。

随后,陇海大院系列报道持续推出,《郑州日报》采用了消息、通讯、视觉新闻、特写等多种形式,多角度呈现这个好故事,不仅在《郑州日报》一版刊发长篇通讯《大爱无声》,首次刊登陇海大院爱心榜,并配发整版视觉新闻《被爱包围,他品尝快乐滋味》,用富有冲击力的摄影语言,提升新闻传播效果,全面立体地展现了故事主人公高新海的阳光乐观,和大院人之间的互爱互助。陇海大院老邻居一起过中秋的照片,画面感人堪称经典,成为陇海大院爱心群体的代言。

持续跟进多方形成传播力

“陇海大院的故事,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河南,认识了郑州”。2008年年底,恰逢全国省会城市宣传部长会议在郑州召开。《郑州日报》抓住这一时机,推介陇海大院故事,推介陇海大院系列报道。许多省会城市宣传部长在看到了刊登陇海大院的《郑州日报》,盛赞《郑州日报》的报道,盛赞陇海大院。长春、乌鲁木齐、深圳、芜湖等地的宣传部长认为,“从报道中看到了中原人民仁爱厚道的传统美德”“其价值超过许多‘感动中国’的个体事件,应该推向全国”。曾于20世纪90年代初任河南省委书记的侯宗宾在看到《郑州日报》的报道后称赞:“当好人,做好事,这就是精神文明、和谐社会。”

时光荏苒,2014年,陇海大院因为拆迁改造,老邻居也暂别大院,高新海搬到幸福路5号院居住,但《郑州日报》陇海大院的报道却从不间断。2014年7月1日,《郑州日报》推出创刊65周年百版纪念特刊《郑在巨变》,作为城市变迁和文化传承的一个侧面,陇海大院的爱心故事被收录其中。

《郑州日报》广泛而深刻的陇海大院系列报道,产生巨大影响力。2008年,陇海大院爱心群体荣膺“感动中原十大爱心群体”称号,2010年入选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2011年获评郑州市“首届慈孝集团”、2012年成为“感动郑州”爱心集体、2014年获得感动中原奖、登上中央电视台2014年度感动中国领奖台……

因为平凡,所以感动。因为坚持,所以感动。因为信念,所以感动。陇海大院用平凡的坚守和信仰的力量感动了中国,而《郑州日报》也用长达七年的新闻长跑,为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贡献着新闻的力量。■

猜你喜欢

大院日报郑州
热烈祝贺《平顶山日报》复刊40周年(1982-2022)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哥哥从郑州来
哥哥从郑州来
“幸福大院”可以有
四川蚕桑专家大院现状与对策
梦启郑州
中国大院故事多
灵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