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德育教育

2015-01-29卢学兵河北省三河市第七中学065200

学周刊 2015年34期
关键词:道德素质行为习惯中学生

卢学兵(河北省三河市第七中学065200)

浅谈中学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德育教育

卢学兵(河北省三河市第七中学065200)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在中学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注重对他们的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道德素质,用他们感兴趣的方法进行教学,引导他们逐渐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自制力,使德育教育在教学中获得实效。

一、加强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引诱,使他们产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和认识。在学生出现不良的行为习惯时,如果教师不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他们会走向歪路。在中学进行德育教育,教师不仅要从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引导和分析,还要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们,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使他们在接触到社会中的现象和事物时,能够正确地进行分辨,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进行提高和学习。中学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既要提高教学能力,又要深入探究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学生存在的各种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树立道德意识,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作为自己行为处事的标准,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还要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良好的道德习惯。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其他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分析学生的行为,并对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引导,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道德情操的发展,并提高自己的自制力,用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一)注重思想品德课堂的德育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教师要突出思想品德教学的德育功能,在教学中利用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来引导学生,让他们认识到正确的行为,避免出现不良的道德行为。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提高道德认识,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并提高对事物的分辨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有效提高

(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德育教育的顺利进行

中学生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一方面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是学生缺乏对自己的有效管理,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使他们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良好的道德观念对自己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开班会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他们形成大公无私的思想,主动为班集体做出贡献,帮助在学习或生活上存在困难的同学。利用班会这个有效契机,教师要对一些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学生进行表扬,激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使班级中形成互帮互助的风气,促使学生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在班会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谈谈提高道德素质应该怎么做,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什么样的行为符合道德要求,什么样的行为属于不良行为。在明确了认识之后,教师让学生为自己制定一个计划,利用道德素质培养的计划来约束自己,使学生的道德素质能够获得有效提高,真正实现班会的德育作用。

除了在班会上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学校还要在全校范围内看着向优秀道德学生学习,在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下,其他学生也树立起了道德意识,并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有效实现德育教育的作用。

(三)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促进他们道德意识的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德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事例来让学生加强思想认识,使他们约束自己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地提高道德素质。

在让学生构建思想道德体系时,教师要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通过读报纸、看新闻来养成关心政治的好习惯,把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和祖国的繁荣紧密联系,并为做出更大的贡献努力奋斗,在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同时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影响时,教师还要利用优秀模范的宣传作用来强化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使他们向这些先进工作者和英雄人物学习,树立高尚的情操,使德育教育取得较高的效率。

(四)学校、社会、家庭合力,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在现实的德育过程中,中学生生活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其中,家庭是社会环境中最主要的一种社会基本群体,是组成社会的分子。古往今来,家庭不仅是其子女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家庭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在不断提高。

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相应家庭对子女的宠爱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深刻影响着未成年学生的道德的养成,由此可见,如何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在必行。

总之,在中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使他们在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观的指引下净化心灵,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在德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指导,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性,还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学生成为道德高尚、心灵美好的人才,使他们健康积极地发展。

(责编张亚欣)

猜你喜欢

道德素质行为习惯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浅谈中学生道德素质
《弟子规》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