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

2015-01-29王建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南关学校734000

学周刊 2015年34期
关键词:本堂教学活动语言

王建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南关学校734000)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

王建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南关学校734000)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应该提倡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运用语言。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创设和优化英语教学环境,让学生通过互动交流语言,通过体验生成知识,将语言学习转变成一种创造和运用语言的体验过程。

教学设计教学目的和内容趣味性和多样性交际性高效性信息技术艺术性和有效性

如何实施英语教学,很多英语教师始终感到非常困惑。在一次学校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我产生了深刻的领悟。

下面以人教新目标七下Unit 6 I’m watching TV.Section A 1(1a-2c)的教学片断为例。

片段一:

通过观看和聆听很有节奏感的卡通MTV What’re you doing?拉开本节课的序幕。学生也跟着哼唱了起来,很快打破了沉闷紧张的气氛。这是课前的热身活动,又为接下来要讨论的What are you doing?作了铺垫。

片段二:

在引入新课时,教师进行了一个猜词游戏:

教师做了一个睡觉的动作:T:What am I doing?Ss:Sleeping.

教师又做了一个洗脸的动作:T:What am I doing?Ss:Washing face.

然后,教师说英语,学生做动作。在学生做动作的时候,教师指着其中一位同学问:“What is he/she doing?What are they doing?”Ss:”He/She is…They are…”

由于活动难易程度适中,学生一下子动了起来,显得非常兴奋,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课堂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在这个简单的游戏中,教师带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许多动词及动词短语。

片段三:

在练习环节中,教师又进行了这样一个活动: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些代表不同动作的图片,但图片的局部被遮掩,让学生猜:“What is he/she doing?What are they doing?”在教师进行示范以后,教师对学生说:“We did quite well.I know you are very clever.Do you want to be a little teacher?If you want to be a teacher,please come here.”由于教师做了很好的引导和铺垫,而且遮掩的部分有一种神秘感,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发言的积极性很高。而站在讲台上的“小老师”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找到了满满的自信,课堂达到了第二个高潮。

片段四:

在轮流回答问题的时候,一位男同学因为紧张而答不出问题,教师在停留了几秒钟之后,在那个男孩刚要准备发言的时候,教师却急急忙忙地让他坐下,而让下一位同学回答了那个问题,那位男同学只好很尴尬地坐了下来。

片段五:

在学生彻底学会了本节课的重点后,教师出示下一个任务: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了几幅不同的画面:在公园、学校、农场以及家里面不同人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幅进行想象,并描述图片中的动作。在经过了激烈的讨论之后,三个小组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又一次将教学推向了高潮。

不知不觉中,一节课就在教师循循善诱、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活动中结束了。教师从容不迫,学生则是兴趣盎然,听者更是乐而忘返。

对此教学,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一、课堂教学设计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紧密结合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教学活动的设计有计划,有目的,有一定的目标。活动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达到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程度。而本堂课所有教学活动的设计都紧紧地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而进行,而且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符合科学的认知规律。活动结束后,学生清楚地知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他们要掌握的重点。

二、课堂教学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

“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前苏联教育家科罗廖夫语)兴趣是教学的潜力所在,兴趣的培养与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是分不开的。在本节课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在课前热身活动中引入卡通MTV英文歌曲What are you doing?,在片段三中遮掩了局部内容,而且请同学当教师,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这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了全体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堂教学设计体现了英语交际性原则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课堂教学并非是“生搬硬套”,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创设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交际认识英语,学习英语,从而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的认知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教学双方都为对方提供信息,教学就是为了促进相互交流。在本堂课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一系列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积极投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教师巧妙安排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交际配合默契,共同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享受了与人交际的乐趣,从而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并且积极地学到了知识。

四、课堂教学设计体现了高效性原则

在本堂课中,教师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策略,都是非常高效的。首先,从教学目标来说,教师从导入,到活动,再到练习,都明确地体现出了本堂课的学习目标:练习现在进行时。其次,教学策略也非常有效。主要体现在: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接受。而且问题的设置难易程度适中,不但灵活,而且有挑战性,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最后,教师的语言干净利落,无论是下指令,还是解说、引导,教师的语言都非常精准,绝不拖泥带水,婆婆妈妈。更值得学习的是:教师的眼睛会说话,教师用眼神明确地传达了自己的意图,学生也心领神会,整堂课节奏紧凑,效果良好。

五、信息技术的运用恰到好处

在本节课中,教师克服了有些多媒体课中教师过分依赖课件,被课件所控制,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人灌变为机灌的不良现象,从引入到活动,适时适当地利用信息技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教师在准备过程中花了很大的工夫。

六、教师提问的艺术性和有效性有待提高

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应该启发和诱导,有时候学生是因为紧张,有时候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但不管什么原因,教师都应该耐心地帮助,帮助学生鼓足勇气,树立信心。教师不能因为要赶进度而失去了一次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信心会逐渐散失,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我们要认真研究,努力学习新课程理念,将课堂教学转变成一个动态过程,依据学生知识的实际需求,随时做出富有创意的调整,将学生的体验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并不断创造和加以运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在亲身体验中不断生成新的知识,在体验中去感悟和运用语言。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责编张亚欣)

猜你喜欢

本堂教学活动语言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走进崇本堂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务本堂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我对课堂练习的理解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