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汇聚“青乐汇”“七彩工程”促共建

2015-01-29团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委

中国共青团 2015年3期
关键词:区域化七彩辖区

文/ 团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委

青年汇聚“青乐汇”“七彩工程”促共建

文/ 团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委

一、以“5421模式”为基础,构建区域化团建组织网络

第一、成立区域青年工作共建委员会,采取轮值主席制,由辖区内实力较强的团组织负责人担任轮值主席,每轮任期1-2个月。工作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是团员(志愿者队伍、社团组织成员)提出意见建议及活动想法,由共建委员会成员单位讨论并形成统一意见,再由当月轮值主席主持开展相关活动,并把活动情况报街道团工委,最后把活动效果反馈给团员(志愿者队伍、社团组织成员)。

第二、依托党建带团建,构建“5421”团组织网格化管理共建模式。“5”是以街道区域共建委员会为主体,街道团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团支部为支撑,以楼栋(行业)为单元,以团员为基础,成立五级组织体系;“4”是街道作为一级网格,社区作为二级网格,楼栋(行业)作为三级网格、团员作为四级网格;“2”是健全团组织为团员青年服务、团组织为群众服务两项服务机制;“1”是在社区建立一支以团员为主的民情信息员队伍。

第三、共建工作强化“多元参与”的思路。横向上吸纳工会、妇联、教育、卫生、司法、文化等与相关部门参与,纵向上积极联络辖区内省、市机关、学校、企业、青年社会组织加入,建立团组织服务群众管理网格,形成街道区域团建“立体交叉”模式。

二、以“青乐汇”为依托,区域化团建活动载体建设突出特色

青乐汇是一个整合了多部门资源,致力于服务辖区青少年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也为各共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供了场所,使活动由“青乐汇”一个点,辐射到整个街道辖区。

比如,我们组织志愿者建立青少年假期照料托管“快乐营”,以公益支教的方式,免费教授孩子们绘画、剪纸、国学等知识;为城市闲散青少年和问题青少年开设“七彩阳光心理辅导站”,与青少年交朋友,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共建单位在社区开展敬老爱老助老“爱心扶拉圈”, 参与“田园互助园”志愿服务活动,捐赠书籍打造小型图书室,开展“文化沙龙”等等。

三、以“七彩工程”为核心,设计丰富多彩的区域化团建工作项目

我们借助“七彩云南”的品牌倾力打造区域化团建“七彩工程”。即:

“红”色身影·三做活动入人心。共建委员各成员单位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做好事做善事做志愿者”活动。

共助“橙”长·结对帮扶助青年。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活动。开展“微心愿”、“大手拉小手”、“1+1”帮扶等活动。

辉“黄”向上·青春活力展风采。共同开展“凝聚青春正能量”运动会,并针对辖区居民需求开展食品安全教育、烹饪体验、青年交友等活动。

“绿”色环保·城乡清洁靓春城。结合城乡清洁工程,组建护林防火队伍以及保护母亲河巡河小卫士队伍,为昆明市的环境卫生和文明形象做出了努力。

“青”字工程·建功立业树榜样。共建委员会成员单位积极开展岗位建功工作,在青年中树立榜样,开展“岗位大练兵”、 “青年窗口示范岗”等活动。

蓝色和谐·惠民便民进社区。共建委员会依托社区“爱心食堂”,“爱心超市”等,积极开展敬老爱老助老活动,为辖区老人丰富晚年生活。

紫色温馨·爱青预青在行动。共建委员会整合社区资源并发动志愿者参与未成年人重点个案跟进社区帮教,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四、工作体会

首先,只有突出特色,才能以点带面。通过特色化的区域共建工作,使每个街道各有亮点,各具特色,更符合辖区青少年的实际,工作开展起来有的放矢。越来越多的公共单位在看到区域化团建的效果后,主动与街道团工委联系,成为共建委员会的一员,真正呈现出以点带面的效果。

其次,服务青年、服务党政才能获得认可。我们感觉最显著的变化在于,区域化团建工作有效解决了共青团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组织、引导和服务青少年方面成绩显著,为党政工作分忧解难,因而有效提升了党委政府对共青团的重视程度,也使我们在各项工作的协调上能得到更多的支持。

猜你喜欢

区域化七彩辖区
装备延寿整修区域化联合保障模式研究
井陉苍岩山派出所积极排查辖区流动人口
强化区域化管理 聚焦信息化建设
城燃企业区域化管理模式下技术创新体系搭建
“七彩”年
七彩屋
阿尔金山西部区域化探数据处理方法对比研究
七彩屋
当好辖区老年人的健康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