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布局,整体推动,扎实开展城市街道区域化团建工作

2015-01-29团安徽省委

中国共青团 2015年3期
关键词:安徽省委区域化团组织

文/ 团安徽省委

全面布局,整体推动,扎实开展城市街道区域化团建工作

文/ 团安徽省委

一、主要做法

2014年,按照团中央统一部署,团安徽省委按照“全面布局、整体推动”的思路,扎实推进城市区域化团建工作。党组明确要求,将街道区域化团建工作纳入全年重点工作,城市部每月行政例会汇报进展情况。书记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地市,并定期到所联系市调研,城市部人员具体进行点对点指导;确保每个街道有一名区团干联系人,每个区有一名团市委联系人。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选树典型抓示范、以会代训抓进度、检查督促抓落实、调研指导抓成效,合肥、淮北、蚌埠、铜陵4市119个街道(社区),全部完成区域化团建任务,城市基层团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二、基本经验

我们认为街道区域化团建工作要突出区域的“整体性”,团建的“鲜活性”。具体实施中,将街道区域化团建工作当作“一个立体的人”来看待,搭建好筋络,呵护好心脏,强壮其四肢,输送好营养,让这项工作“活起来”、“动起来”,长久开展下去。

一是搭建好筋络。我省探索出了“四联四化”的工作机制(即组织联建,实现共驻共建常态化;团员联管,实现组团服务网格化;工作联动,实现特色项目品牌化;资源联网,实现资源配置社会化)。我们觉得,“四联四化”对于街道实施区域化团建来说,就像人的筋络一般,涵盖了区域化团建的各个工作领域和工作内容。在实施工作过程中,我省坚持以“四联四化”为统筹,指导试点街道搭建好筋络,并将各项工作有机衔接起来,发挥整体联动作用。

二是呵护好心脏。将区域青年工作共建委员会视作街道区域化团建工作的心脏,健全共建委员会,加强街道(社区)团工委力量配备,确保联席会议正常化,确保轮值主席制上轨道,确保活动组织正常化。4个城市共成立共建委员会119个,开展各类活动2300余场,极大提升了街道、社区团组织活力。

三是强壮其四肢。将青年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视为街道区域化团建工作延伸出去的手臂,将青少年工作阵地、品牌工作视为双脚。工作中,手臂延伸出去才能吸引青年,双脚踩得踏实才能得青年信赖。

四是输送足营养。有营养,机体才有活力,整合资源恰似街道区域化团建工作的营养液。团省委要求各地在“青”字号集体评选中,优先向共建委员会成员单位倾斜;动员国企、青年文明号集体、机关事业单位与街道团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联合省人社厅下发通知,要求将街道(社区)社工纳入“青年岗位能手”评选;多方协调,帮助4个市的街道落实经费269.3万元。

三、成效与启示

一是解决了服务青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们在街道(社区)开辟“亲情家园”、“青亲之家”等工作阵地,梳理出贴近青年实际、社会功能持久、运行机制完善的服务项目,并上墙公示,实行首问责任制和按时办结制,方便了辖区青年,青年对团组织有了认同感和亲切感,团组织更有向心力。

给我们的启示是:推进区域化团建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整合资源,服务青年。只有高度关注青年,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切实为广大青年办好事实事,不断满足青年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才能收到实实在在效果。

二是实现了对其他青年组织的“再组织”。我们通过青年工作共建委员会,着力加大孵化、联系青年社会组织的力度,扩大团组织影响力。如合肥市蜀山区笔架山街道所孵化的青年社会组织,孕育出“含羞草”、“向日葵”等项目,整合了辖区内教育、司法、心理专家、团组织、志愿者等资源,探索出了服务青少年群体的新模式。

给我们的启示是:为增强基层团组织对城市青年的吸引力,需要创新共青团统筹、团属组织联动、青年社会组织合作的工作模式,主动搭建好党与青少年之间的桥梁,主动承接政府青少年事务,团结和服务更多的城市青年。

猜你喜欢

安徽省委区域化团组织
装备延寿整修区域化联合保障模式研究
强化区域化管理 聚焦信息化建设
城燃企业区域化管理模式下技术创新体系搭建
阿尔金山西部区域化探数据处理方法对比研究
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武警部队司令员王宁赴淮委调研淮河防汛工作
湘西北第一个团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
发挥群团组织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探析如何加强油田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
小小书画廊
发挥群团组织带头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吴洪芹接受境内外媒体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