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纯神经内镜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2015-01-29张茂彬李清熙王德臣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5期
关键词:开颅血肿出血量

张茂彬 李清熙 王德臣

(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辽宁 丹东 118002)

高血压脑出血作为神经外科常见病,是由脑内静脉、动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后引起的脑实质自发性脑血管疾病,病情危机且预后差,具有高病死率与致残率[1]。近年来,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由于其微创、止血更彻底、恢复更快的特点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比单纯内镜治疗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出血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82例,其中男45例,女37例,年龄54~76岁,平均年龄(63.2±3.6)岁。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经CT证实颅内出血,血肿量32~95 mL,排除多器官功能不全、全身疾病以及动静脉畸形与动脉瘤患者。出血部位:基底节区32例,额叶20例,额顶叶17例,小脑13例。将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颅手术,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神经内镜手术组:患者常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头皮标记出中线,外侧裂,中央沟及血肿腔的大体体表投影,并在体表标记出切口至血肿中心位置的方向。常规消毒铺单,头皮切口选择在冠状缝前2.5 cm,旁开3 cm处,取长约4 cm直切口,牵开器牵开暴露出颅骨,骨钻钻孔,咬骨ā扩大形成大小约2.0 cm骨窗,十字形剪开硬膜,并四周悬吊固定,尽量避开脑皮层血管,不能避免者给予双极电凝,后缓慢植入穿刺针,探查血肿腔并确定穿刺方向,用5 mL注射器制成自制透明镜鞘,并用一根24#导尿管作为针芯插入镜鞘内穿刺血肿腔,穿刺成功后将神经内镜及吸引器经透明镜鞘进入血肿腔内进行操作。大的血凝块用吸引器头将其粉碎后和小血块一起吸除。术中大的出血点给予单极电凝止血,小出血点通过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并用止血纱布来止血。血肿清除过程中不断的冲洗血肿腔,清洗出残留血块,并使视野清晰,方便术者操作。血肿清除完毕后,边撤除镜鞘边以内镜观察,有出血点给予电凝止血,直到镜鞘完全退出。术创无需放置引流管;并发脑室内血肿时,脑室内可放置脑室外引流管。术野给予反复冲洗确定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后,缝合硬膜,逐层关颅。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定患者临床疗效,其中Ⅰ级为日常生活完全恢复;Ⅱ级日常生活部分恢复、能独立生活;Ⅲ级为扶拐行走,生活需照料;Ⅳ级意识保留但卧床不起;Ⅴ级:植物状态,预后良好为Ⅰ~Ⅲ级,预后不佳为Ⅳ、Ⅴ级。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手术时间与出血量比较:观察组50例患者手术时间为(70.3±6.5)min,术中出血量(113.5±40.3)mL;对照组3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39.5±40.1)min,术中出血量(342.5±39.8)mL,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疗效比较: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76%,病死率为4.0%;对照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46.8%,病死率为2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结 论

传统开颅手术是在直视条件下清除血肿,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可通过多角度穿刺清除血肿,两种手术比较,有如下差异:①开颅手术需要较大的视野,因此手术伤口较脑室镜大,损伤脑血管的概率更高,神经内镜组经CT定位,创口面积较小,且能最大程度缩短手术时间;②开颅手术创面较大,会较大面积改变局部血运,且由于暴露面积大刺激导致脑血管痉挛发生,导致较大面积局部血运改变,且易诱发术后感染,炎性反应发展至深部组织,增加了水肿的严重性[3]。③神经内镜辅助创伤小,可多角度穿刺排出血肿,能够处理传统手术难处理的死角,无需作骨瓣,能够有效减少出血量,建立微创通道不需拉伸,能减少神经损伤,减少手术时间,从而减少手术出血量。临床研究表明,对于出血量较大患者应开颅血肿清除术,通过快速进入血肿腔操作,借助周围组织高强度压力将血肿自然娩出,止血彻底,安全性较好,而对于深部出血且身体条件差的患者,可选用神经内镜辅助清除,具有微创、出血少等优势。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患者的预后较好,病死率明显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1]周元明,张鉴文.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术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28(4):529-530.

[2]薛光锐,石瑛.内镜辅助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502.

[3]李刚,陈劲草,赵东刚,等.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附21例报告)[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4):209-211.

猜你喜欢

开颅血肿出血量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