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东南地区农舍设计探究
——以湖北省芳世湾村农舍设计为例

2015-01-28武汉理工大学430070

大众文艺 2015年9期
关键词:农舍建筑农村

乔 洁 (武汉理工大学 430070)

鄂东南地区农舍设计探究
——以湖北省芳世湾村农舍设计为例

乔 洁 (武汉理工大学 430070)

近年来,农村成为了国家的重点建设对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政府已经意识到,农村的发展与能否建成更加和谐、更加稳定、更加安全的社会息息相关。

新型农村;农村住宅;当地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不同地域的乡村对农舍的要求都有不同的差异。因此,新农村的住宅设计都应具有独创性和创新性。任何族群处在不同时代的生活中,都必将留下其社会活动的烙印,任何一时代的文化遗存均能反应特定族群在其所生活的时代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建筑空间作为人类社会最大的文化遗存是不同时期生活理念及行为特征的最全面的载体。

独特的历史文脉造就不同的风俗习惯继而对当地的建筑风格产生独特的影响。为此,此次课题就以湖北省芳世湾村农舍设计为例,对鄂东南地区农舍设计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一、对鄂东南农舍设计的初步思考

鄂东南地区多以丘陵为地形,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及其浓郁地的域特色,使农舍在使用功能上具有多样性。所以,要做好农舍的设计,就必须深入地研究鄂东南地区村民对农舍的需求特点,并在设计中认真地加以体现。

二、以湖北省芳世湾村农舍设计为例

(一)项目概况

芳世湾村为与鄂东南地区。村庄坐落在陆水湖水库南岸,与崇阳县天城镇接壤,离市区中心28公里,东有村级公路直达,南与省道直通工程相连,版图面积16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253户,1112人,山场面积2万多亩,其中有林面积9700多亩,耕地面积540多亩,鱼塘面积150亩,有发展空间和前景。

当地植物以楠竹,银杏树,野生樟树,桂花树,樱花树,巴毛。山上有药草,有专人一年一次或几年一次来收购药草,如绣花针为主。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冬季盛行偏北风,偏冷;夏季盛行偏南风,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约17℃。境内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旁有陆水湖,降雨量1251~1608毫米,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

(二)当地建筑现状调查

1.老建筑:有三四百年历史,村民集体二居,约有上百户人家,内有天井,下雨天走完所有住户均淋不到雨。砖墙,灰色泥瓦。并有排水明沟。进门大厅,两边客房,中间天井,天井两边是厨房和取暖房(内设火炉:提能钩+铜壶,功能:取暖,烧水,以前还用于做饭),再上去正面墙上是摆放祖先牌位的地方,两边是卧房。但大都破损。如三组的汪家祠堂。

2.新建筑:均两层小楼,外加菜地,每户所占面积约300平,建筑形式,双面坡屋顶,砖墙。在楼房一侧搭建单面坡屋顶偏屋,其功能是厨房,取暖房(内设火炉:提能钩+铜壶,功能:取暖,烧水,以前还用于做饭),猪圈加厕所。

3.房与房之间交错复杂,不规律。

(三)当地民俗分析

1.民风淳朴,人与人相处和谐。

2.中青年男子大都出外打工,村内多是老人和孩子,大都一天两餐,早上10点左右起床,不吃早饭。

3.人均耕地3分左右,楠竹按人口摊,因30年不动地,每家人均很少,经济来源不足。

4.娱乐活动:打麻将、打上大人纸牌,围着火炉聊天。

5.大年初一早上5点,全村的村民都要到祖祠去祭拜,放鞭炮,把肉、水果祭拜后再端回家吃。如三组的汪家祖祠。

6.在三组西面山上有寺庙,在毛泽东破四旧时期,寺庙遭遇毁坏,现在的寺庙是由汪姓村民和来祭拜的人捐助而建。庙中供奉的有观世音菩萨、弥勒佛、太上老君、松子娘娘、土地公公,庙中无人居住,只有到初一十五才会有人放鞭炮来祭拜。

7.端午节时,每三年在陆水湖里举行赛龙舟活动,或时隔几年连续举行三年。

(四)农舍建筑设计分析

建筑结构设计和平面布置形式:综合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受力等多方面因素,结构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块结构相结合的形式。

功能分区:在建筑功能上,根据当地农民的需求,该组团分为两个户型。分别为联排别墅和单栋别墅。分别适于从事农业生产的传统农民和非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人员。根据这两种人对于农舍的不同需求。

联排户型房舍外设有猪舍,鸡舍和鱼池。其内部设有祭祀处。粮仓,农用小型机车库,客厅,厨房,堆柴处,卧室等。顶楼设有木制廊架,廊架下为晒谷场。楼顶同样粮食储备间,工具房,水房一应俱全。

单栋别墅外无动物舍,但考虑到居住者并非完全脱离农业生产,楼顶扔设晒谷场,可供晒谷和屋顶花园两用。小型农用机车库可放置汽车用,也不再设祭祀处。其他功能一如联排别墅。

(五)尊重风俗习惯的同时又要利于生产

该农舍群考虑了农村本地的风俗习惯,如烧香拜佛等,故在农舍内设置祭祀处,天井的设计也充分呼应当地的传统习俗。同时,晒谷场,猪舍鸡舍的设置也有益于当地的农业生产。建筑上的荆楚纹样也体现了当地浓郁的历史文化背景。

(六)适应我国建设集约社会的需要

农舍旁设置沼气池,天井的设计可以良好地采光和通风。这些设置建设维护费用低,完全适合在鄂东南地区推广应用。

三、后续思考

鄂东南农村地区自然环境优美,地域文化浓郁,这就形成了鄂东南农舍独特的生态建筑文化。农舍的设计,不仅要适宜当地的环境,风俗,更要与当地的生产生活相协调向集约节能的方向发展。

当今我国鄂东南农村发展日新月异,对农舍的要求也不再一成不变,新型农舍的建设与设计不仅适应了当今农村人民的需求,同时也呼应了我国集约型社会的建设。

[1]骆中钊.新农村建设规划与住宅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李必瑜.房屋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布赖恩·爱德华兹著.《可持续性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乔洁(1990),女,汉族,河南开封人,学生,设计学研究生,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新农村的建设无疑会加速农村的城市化推进。继而必将导致农村生产结构和当地农民生活习惯的改变。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同时,农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势必在先前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对当地住宅的要求也必将有所变化。因此,此论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以湖北省芳世湾村为例对鄂东南地区的农舍设计进行探究。

猜你喜欢

农舍建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周永凤
花在何处不清香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