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极与北极,并非仅是目的地

2015-01-28萧玮

户外探险 2014年9期
关键词:极地北极南极

发现自己,与时间有关

极地,是远离人类烟火的,尤其是南极。但假如人类没有在北极圈内面对寒冷长久生活的经验,注定无法征服南极的残酷,无法到达南极点,不正是雪橇犬帮助挪威人“赢”了英国人吗?这些有着北半球狼血统的“宠物”,已经伴随流淌着黄种人血液的因纽特人在北极生活了几千年。

冰河时期,一批批蒙古猎人借助封冻的白令海峡陆桥,徒步从亚洲跨越北冰洋,到达美洲大陆,其中也包括动物与植物的种子。而南极大陆的人类故事则迟到了太多太多,发现并踏足南极大陆得益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帆让风懂了方向,木船漂过狂涛巨浪的德雷克海峡,到达荒芜的南设得兰群岛,那正是南极大陆的前沿。这时字典才在Arctic(北极)这个词的前面加上前缀anti(希腊语相反的意思),组成Antarctic(南极),我们用“北极的反面”来表示南极这块全新的古老大陆。这一切,从发现航道,到本以为是无尽海洋另一边的岛屿,再到发现岛屿后面的大陆,直到最后五个挪威人走到这块雪白新大陆上,在标志着这星球的另一个端点插上旗子—整个进程,人类花了将近四百年。其实并不慢,比起最初蒙古猎人们耗时四千年多次迁徙才得以定居北极,实在是快太多。

除了木制帆船、雪橇和雪橇犬之外,北极众多物种的皮毛与脂肪也一直帮助原住民对抗着严寒。我们进化的大脑对自然的认知,解放的双手对自然的利用,足以弥补我们自身物种进化的缺陷,我们在大自然的提示中领教、获得、进步、发现、再进步。寒冷的北极同样怀揣慷慨。

当德雷克船长在一望无际的大洋上绝望地仰天长叹时,他是见不到任何飞行器的。16世纪的天空中,只有飞鸟与中国的风筝。20世纪初,莱特兄弟的木头飞机离地59秒飞过255米的头条新闻过去八年之后,阿蒙森坐着狗拉雪橇到了南极点—而就在同一年,原子核被发现了、超导现象也被发现了、孙中山当选了临时大总统。这之后的百年,这星球大变了模样。现在的我们,可以以小时为单位轻松掠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已知的角落。所有的地球表面,也已经全面暴露在我们挨个儿送上天的人造卫星阵列的俯视之下,人类终繁衍成为世界的“王者”。

探险家已成过去式,随古典音乐陈列,荣耀已由红牛极限运动者与电子音乐接手。发现已经是少数科学家的事,现今的科学成果多是以军备竞赛、国家安全与集团利益为原始驱动力,似乎我们已经认知了整个世界。那是否旅行就成为大众抗争的一种另类方式?抗争也可以没有对象,也许最后就是自己。

发现自己,与时间有关。极地,与时间有关。南极与北极,并非目的地,并非坐标点。时间在那里一帧一帧的被保存了下来,寒冷封存了时间的痕迹。黑夜与白昼从不轻易交替,一转换就是一年,从容得不可逆转。

也许我们只看到了森林与田野、近在咫尺的海岸线、温润的气候、肥沃的产出,却忽略了苔原与冰川,极端气候下的力量与美学,那些远在天边却对我们至关重要的存在。自然科学的好奇心与持续的数据观测已经提醒了我们太多,科技往往在这些时候除了警示之外都无能为力,最后危机感被耻笑,莫名的快乐占据了“王者”的心。

进了地理学家定义的66°34′的纬线圈,就被认为是到过极地了。我仅仅是到过而已,非常短暂的各一次,先南后北,想想加起来仅不到一个月的行程。但同一艘船,同一位船长,载着再次同行的五位极友,真是再好不过了,会恍然穿越时间,眼前的冰雪再也无分别,心却有戚戚。我觉得南北极就像冰雪奇缘的两姐妹,我带着南极强烈的永不褪去的初感动,再次拜访似曾相识却又截然不同的另一个冰雪世界。有和声构架的两条线总是好听过单一的旋律。

我坚定地认为:所有你曾到过的地方,无论初到喜欢与否,有感或无感,都是值得再去的,无论主动被动,一去再去,也许干脆甘愿留下,那时的你也会逐渐换了身份与眼光。

但我,是逃进大自然的。“在白夜里拥,逃向你土地,你迷人的骄傲,带着宽容一笑。”对方也许与你握手,也许沉默寡言,也许最终不欢而散。但大自然,她令我意外地宽容地接纳了我。我承认我错了,我并非多么幸运。其实她对每个拥抱她的人都一样的,只要你张开双臂。

这蓝色星球的两端

我对极地南北的认知,实际上只是来自南极半岛与斯瓦尔巴群岛的局部浏览,而已。

最南端的城市在阿根廷的乌斯怀亚,南纬54度。最北端的小镇是朗伊尔城,北纬78度。从纬度上就可以看出人类南北活动范围在地理难以逾越的差异。

南极从没人类定居的痕迹,只有“足迹”。虽然星星点点,但所有的故事都可以成为传奇。北极从未拒绝烟火,祖祖辈辈定居在那里的不同种族、国籍,不同信仰的人们,都被北极的疏远的寒冷与慷慨庇护。

南极的色调是所有的白加上所有的蓝涂抹的,深蓝的南大洋上漂着千万年前形成的冰,庞大庄严,几十万只企鹅代表着数量绝胜的公民团体。北极的颜色是棕褐与黄绿的融合,夹杂着年轻的蓝色,生机随处可见,那开满花朵的苔原,柔软得令我舍不得落脚,平静的峡湾里细小的冰块儿造型各异,更复杂的生物链,数不清的鸟类与猎食者在这里共续基因,还有人类久居的文明。

南极是大块头儿结结实实的,北极却是柔软细碎的。南极像校长,北极更像班主任。

南极广袤的大陆,并非无利可图,而是远离海盗们的版图,现在得益于有限期公约的保护,2041年以后呢?北极的海洋,长年都冻着,现在夏天也都化出航道了,俄罗斯钻井平台出产的第一桶石油已经被变成二氧化碳了。

海洋自伊始,从未被隔离。我多希望我是一头鲸鱼,畅游无阻,食物丰沛,要直到近百年才需担心那些隆隆作响的大小船只,和上面未知的分食者甚至猎杀者。

为什么北极燕鸥选在北极的夏天繁殖后,每年要去南极转一圈儿,三十多年的生命里乐此不疲?

身处南极的某某科考站与身处前苏联在北极斯瓦尔巴群岛废弃的煤矿小镇,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征服南极点的阿蒙森的铜像伫立在安静的北极峡湾旁,这是他住过的小镇。

在极地的荒野,会遇到你生命中的第一座冰山,第一只呆企鹅、第一头臭海象、第一头胖北极熊、第一只狡猾的北极狐、第一头敏感的驯鹿,第一只翻滚的大翅鲸……但一定不是你生命中最后一次。它们,都是这自由世界的主人。

企鹅呆头呆脑完全不知回避,作为顶级猎食者的北极熊却主动疏远,而驯鹿默认的安全距离令我非常惊讶。

每一次的冲锋舟巡游都犹如梦呓,能梦见什么,取决于你何时醒来。

再到你曾经去过的地方吧,发现不同,包括自己。极地,与时间有关。

生命中的相遇

打算拜访极地的朋友可能会纠结于先后顺序,其实不必,赶上哪个半球是夏天,找对了季节就可以动身了。其实极地旅游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艰辛,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其中,甚至比冬天的黑龙江都要暖和太多了,大可不必担心,从8?70岁的人都能享受其中。同行的经历丰富、知识渊博的探险队员会拓展你更多的眼光,我们船上的探险队员都是兼职并且轮换的,都有自己另外的事业,有的在热带雨林做NGO,还有研究极地课题的科学家,也有老师、户外教练,还有本是游客身份然后申请来当探险队员的。正是极地的壮美让他们一次又一次乐此不疲地随船“工作”,对于爱极地的人,难道不正是带薪度假吗?只要你心里有这个世界,哪怕是对一个角落的眷恋,人生又何止两极?!

去南极如果不是挑战极点的话,整个行程吃住都在舒适安全的邮轮上,尽可领略航海的魅力与文化,忘了自我暗示的晕船吧,在大风浪中航行是一生必不可少的体验,还有自驾帆船横跨德雷克海峡的呢。现在的邮轮更先进,更安全、对环境也更友好,规格与行程严格遵守《南极公约》,会将游客到访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南极之外若有时间安排阿根廷甚至巴西,再好不过,南美永远都会有意外的惊喜。

北冰洋环绕着众多岛屿与陆地,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冰岛、挪威、瑞典、荷兰都有领土在其中,要想领略更好极地风光,阿拉斯加、格陵兰、斯瓦尔巴群岛都是好去处,回程推荐转机绕道冰岛这个神奇的大火山岛屿,被称为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冰川、火山、地热、间歇泉、山脉、草原并存。与南美一样,冰岛的音乐独具特色,一方水土一方情怀。那就带着自己的胎记,在时间的河流里,寻找另一方水土的拥抱吧。

好吧,可能你忍受不了长途的飞机、颠簸的海况、每顿的西餐,这些你可以预料到的旅途中小不适,能阻碍你好奇的心吗?对于我,在极地巡游的船上最动听的广播就是:“先生们女士们,我是您的船长,此刻在船头两点钟方向我们发现了一只鲸鱼,请到甲板观看!”那些生命中的相遇在等着你!

萧玮

摇滚乐队“麦田守望者”主唱兼吉他手,绿色和平组织志愿者。2006年麦田守望者被绿色和平组织授予“森林守望者”称号。于2010年自导环保纪录片《大象进行时》,旨在讲述亚洲象的生存危机,呼吁人们关注环保,关注地球。

猜你喜欢

极地北极南极
极地恐龙生存赛
我去南极能住哪儿
来到南极要补课
北极有个“放屁湖”
南极大逃亡
北极兔乖乖,唱起歌来
难忘的南极之旅
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