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技术标准创新路径

2015-01-27杜欢政王岩彭光晶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5年2期
关键词:技术标准利用资源

杜欢政,王岩,彭光晶

(1.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上海200092;2.长三角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浙江嘉兴314001;3.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天津300191)

浅谈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技术标准创新路径

杜欢政1,王岩2,彭光晶3

(1.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上海200092;2.长三角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浙江嘉兴314001;3.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天津300191)

产业技术标准化工作模式创新,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选择。对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特征和联盟组织制定技术标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简述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作思路,阐述了产业技术标准创新必须走软环境建设暨制度建设路径的理由。

循环经济;技术标准;问题;对策

在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作为国家和地方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尽管目前相关行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速度。

人们对创新概念的理解最早主要是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探讨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是现代创新理论的提出者约瑟夫·熊彼特。他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的独具特色的创新理论,为本文探索创新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模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工作思路。

1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范畴与属性

1.1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源循环利用是指以生产和生活消费中产生的已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各类废物为原料,经过回收、分类和加工处理等环节,按照“优值优用,高效利用”的原则,通过反复利用、多次利用、梯级利用等具体形式重新获得的各种再生资源。从事再生资源流通、加工利用、科技开发、信息服务和设备制造等经济活动的企业事业集合被称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资源循环利用暨资源再生行业,称其为一个产业,在我国是近几年才逐步达成共识的,与节能环保产业并列纳入国家和地方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凸显其重要性。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在创造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可产生显著的环境效益,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以固体废物处置服务的有价属性和再生资源的有价属性为价值基础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化发展,是缓解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是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控制其加工处理等各个环节污染源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符合尊重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1]。

1.2资源循环利用亟待技术创新

从物料的品质方面来讲,物资的使用过程是个品质降低的过程,是不可逆过程。物资的品质降低越严重,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水平就越难以提升,甚至会出现从技术和成本上来讲难以资源化循环利用等问题。例如,浮选尾矿中的有价金属的提取以及余料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技术选择极其关键又极为重要,就是一个典型的固体废物资源化困难的实例[2]。诸如此类的资源再生技术创新,需以技术标准体系建立为载体。

大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内的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能够真正工业化应用的实用技术少得可怜,很多技术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有的连中试都未进行,更谈不上工业化了。发达国家对此类技术都采取了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不进行技术输出,导致我国相关技术选择范围有限。因此,由产业联盟组织研究并提出适合中国固体废物再生特征的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创新模式,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发起成立的“资源循环利用与过程污染控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行业内具有主导地位的技术创新引领和技术要素扩散组织,在推动联盟内部技术装备革新发展的同时,借鉴熊彼特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新组合”创新理论,并将其引入到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通过虚拟企业(动态联盟)建立资讯关系网和内部组织网络[3],若能尽快修(制)订若干技术标准及规范,才能以技术标准为引擎拉动行业企业沿着规范化路径健康有序发展。产业联盟只有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业联合开展技术创新成果推广和成果应用示范,才能为国家资源环境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并夯实技术标准模式创新型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基础。

2 产业联盟组织制定技术标准

2.1制定标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主群体是固体废物回收、分选、加工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家庭作坊式的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导致二次资源利用效率低的现象普遍存在,对其过程污染控制的监督管理任重道远,亟待通过开展产业技术标准化体系建立试点工作创新管理模式。由于资源循环利用是跨行业的,如废塑胶与废金属复合、废塑料与废橡胶复合等,其技术标准制定非单一行业所能完成,因而需有跨行业的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组织统筹。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参差不齐,虽然已有一小部分工艺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前列,但大多数还处于企业生产的试验探索阶段,很难统一其产品技术标准,导致目前的企业标准多,而行业标准少,国家标准更少。总体看,存在技术标准行业分布不均和更新不及时等问题。而标准的制定又是个长期的过程,国家或行业标准修(制)订过程非常之长,从提出申请到最后送报和发布,有的时间长达5年以上,中间经历申报、预审、审定、报批等多个环节,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导致企业标准化工作难以长期有序开展。

我国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缺乏技术标准申报渠道的原因之一是,相关领域标准委员会目前组织制定的标准基本上分为产品标准和分析标准两大类,再生资源回收分选工艺和加工技术规范类的标准申报仍处于起步阶段,导致相关工艺规范、技术规范和环保要求类标准的申报立项难度较大。再有,某些关键技术标准修(制)订权已成为各类霸权企业垄断市场和抑制竞争对手发展的重要手段。例如,以前有单位起草了钕铁硼废料相关标准若干个,即使今后有单位提出的钕铁硼废料再利用有关的技术标准再有意义,内容上也不能重复,而且无法或很难再申请立项。

2.2产业技术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

所谓联盟标准,是指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的有关规定,对需要在联盟范围内统一的由联盟制定并发布的标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联盟标准应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为推荐性标准。自主创新是标准化工作的立足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新兴产业技术标准化,必须与科研工作密切结合,特别是要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工作紧密结合。

目前再生资源产业联盟组织制定标准的方式主要是依托正在组织实施的“废旧稀土及贵重金属产品再生利用技术及示范”、“典型废旧金属综合利用及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等国家科技计划,在此基础上组织项目承担单位根据再生资源行业特性重点,从产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入手,开展大量的企业标准或行业标准研究。

产业联盟修(制)订技术标准的主要任务还包括以产业技术创新链为轴心,联合相关部门和企业开展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工作,推进建立优化完善的中国特色的创新型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工作任务中要明确市场化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的重点和方向,要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典型特征和技术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的试点工作实际,加强有利于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实用型产业技术标准研制工作,加快建立完善产业技术标准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行业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

3 产业技术标准创新路径选择

3.1走技术创新型软环境建设路径

当前,世界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周期明显缩短。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为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纷纷推出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产业联盟在推进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过程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首先应该把优化软环境作为加快推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落到实处。

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而言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物质条件以外的诸如产业政策、企业文化、组织制度、技术规范、思想观念等多种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在现有的社会经济环境中,这些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又集中体现在激励制度创新的体制机制上。软环境就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相对于地理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等“硬件”而言的环境状况,包括体制机制、观念意识、文化氛围、政策法规及政府行政能力水平和态度等。硬环境和软环境,是依据传播活动参加者的感受所作出的分类。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加快推进阶段,提高技术创新标准规范设计能力,是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必须充分认识软环境暨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软环境建设内容大致分5个方面:安全文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与时俱进的政策环境;高效快捷的办事环境;激励创新的组织环境。制度建设的重要作用,就是要建立一种防止和纠正“管理规则扭曲和稀释”的运行机制,确保经营组织管理的各项新的政策与要求,能够真实、全面、准确、及时地融入到行业管理制度系统之中。

3.2走产业技术标准制度建设路径

所谓联盟组织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产业联盟的基本属性决定其制度建设存在多目标决策下的相互制约问题,促进和谐需要实现综合的协调性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涉及行业领域和边际产业同群体的利益,会对不同群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实现更加民主的制度建设,建立公共决策的运行机制。同时,制度建设要充分考虑不同时期产业发展的客观条件和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分时期、按步骤地不断创新产业技术标准规范模式。

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军事组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在现代社会生产活动中,组织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组编起来的社会团体,组织不仅是社会的细胞群组、社会的基本单元,而且可以说是社会的结构基础。

制度建设的根本性、长期性、保障性意义,决定了产业联盟制度建设必须与组织建设相互配合,协调发展。产业联盟组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技术标准规范理论联系产业发展实际,勇于探索总结,敢于实践创新。产业联盟制定技术标准需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循环,只有运用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才能推进产业技术标准化制度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创新发展。

4 结语

企业资源是产业联盟组织的特殊资产,也是产业技术标准创新的核心资源,是依靠组织制度建设协调管理相关企业经营行为的技巧和能力的总和,最终将决定创新型产业联盟的业务范围、扩张路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一个未来有着多种可能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阶段,活力型联盟组织在信息化时代,通过软环境暨制度建设适应产业发展环境的变化而征服未知、意外和挫折在所难免,只有通过组织制度建设,才能采取有效行动迎接挑战。

[1]朱坦.持续推进循环经济构建新型经济增长模式[J].环境保护,2010(23):38-41.

[2]夏志新,林晖,钟真宜,等.工业园区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研究[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3(2):10-15.

[3]王岩.中国特色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设模式初探[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8(2):15-20.

Introduction to path innovation of resources recycling industrial technique standards

DU Huanzheng1,WANG Yan2,PENG Guangjing3
(1.Circular Economy Institute,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2.Yangtze River Delta Institute of Circular Economy Technology,Jiaxing 314001,China; 3.Tianjin Recyclable Resources Institution,All China Federation of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Tianjin 300191,China)

The innovation of the work mod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standards,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promoting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e recycling resources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lliance organization facing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ical standards are combed and analysed,and the working thought of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developingare expounded. This paper also describe the reason of the innovation on industrial technical standards must take the path of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circular economy;technical standard;problem;countermeasures

F124.5

A

1674-0912(2015)02-0010-03

2015-01-24)

杜欢政(1962-),男,浙江东阳人,博士,同济大学教授,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战略理论创新可行性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技术标准利用资源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对特高坝抗震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探讨
资源回收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