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与内皮细胞功能相关性的研究

2015-01-27刘跃辉张致丹杨天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22期
关键词:内皮素高血压

刘跃辉 张致丹 丁 华 杨天辉 郑 伟

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与内皮细胞功能相关性的研究

刘跃辉1张致丹2丁 华2杨天辉2郑 伟2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不同时期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方法80例初发高血压患者用ELISA法测定内皮素、一氧化氮、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结果软斑块及硬斑块组内皮素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01。结论 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ET升高,NO及CGRP降低,ET、NO、CGRP参与了动脉硬化的形成。

【关键词】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皮素

Objective Endothelin(ET),nitric oxide(NO)and 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changes in hypertension patients at different

periods of carotid plaques were investigated. Methods Changes of endothelin and nitric oxide and 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 in 80 patients with incipient hypertension was determined using ELISA method. Results Endothelin level of soft plaque and hard plaqu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group,P<0.001. Conclusion It is conclude that ET level rose in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atherosclerosis plaque formation,while NO and CGRP decreased,ET,NO,CGRP was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 of atherosclerosis.

【Key words】Hypertension,Atherosclerotic plaque,Endothelin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1],研究发现内皮素(endothelin,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以及一氧化氮(NO)这些物质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了解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的发生情况[2],本研究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与内皮素、一氧化氮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相关性研究,旨在阐明内皮素一氧化氮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未采取药物治疗的患者80例,根据超声结果分为:(1)正常组2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6±6)岁;(2)颈动脉内膜病变组2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9±4)岁;(3)颈动脉硬斑块组2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8.0±4)岁;(4)颈动脉软斑块组2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2±6)岁。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具可比性。

1.2 颈动脉超声检测

1.2.1 检查方法 采用GEVividE9彩色多普勒声像仪,9MHz线阵式探头,患者取平卧头仰位,分别检测患者两侧颈动脉起始段2cm处,距离颈总动脉(CCA)分叉处1cm及分叉处(BIF)和颈外动脉(ECA),颈内动脉(ICA)起始处。检测内容主要包括有内膜厚度、斑块大小、形状和回声。

1.2.2 观测指标及诊断标准 颈动脉IMT及斑块的判断:IMT <1.0 mm为颈动脉超声阴性,其中1.0 mm≤IMT<1.5 mm 为IMT病变,内膜回声连续性中断,但未向管腔内突出的特征。将斑块定义为:从内膜与管腔界面到中膜与外膜界面之间,IMT>1.5 mm且凸向管腔的局部结构变化。又根据斑块质地与周围组织相比呈低回声并表面粗糙不平为软斑,强回声且表面光滑者为硬斑。

1.3 血管活性肽的测定

抽血5 ml,注入含7.5%EDTA二钠40μL和抑肽酶40 μL的试管中,混匀。立即放入4℃冰箱内3 000 rpm离心10 min,分离血清,置于-20℃冰箱内保存,一并待测。用ELISA法测定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一氧化氮水平。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连续性变量用(χ-±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分析,所有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的标准。

2 结果

2.1 正常组、内膜病变、软斑块组、硬斑块组之间内皮素水平比较结果

正常组(9.91±1.63)pg;内膜病变组(11.34±1.17)pg;软斑块组(13.25±1.02)pg;硬斑块组(12.58±1.03)pg。软斑块及硬斑块组内皮素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2 正常组、内膜病变、软斑块组、硬斑块组之间NO水平的比较结果

正常组(45.44±9.13)μmol/L;内膜病变组(36.66±10.76)μmol/L;软斑块组(28.66±7.96)μmol/L;硬斑块组(22.29±9.67)μmol/L。软斑块组、硬斑块组NO均高于正常组,P<0.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3 正常组、内膜病变组、软斑块组、硬斑块组CGRP(ng/L)比较结果

正常组(17.71±5.48)ng/L;内膜病变组(11.21±5.85)ng/L;软斑块组(8.29±3.14)ng/L;硬斑块组(5.31±2.15)ng/L。内膜病变组、软斑块组、硬斑块组各组CGRP均低于正常组,P<0.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内皮素是目前已知最强的长效内源性血管收缩调节因子,在内皮细胞增殖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可能参与了高血压发生和发展的过程[3]。通过研究发现ET在颈动脉斑块形成中起一定作用,可以作为评价颈动脉斑块的新指标。内皮细胞合成释放的一氧化氮(NO)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重要作用,它能平衡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的血管张力改变,稳定血压。但受一些因素的影响下NO合成与释放发生障碍,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能力减弱,至使血压升高。本研究表明一氧化氮能抑制动脉硬化形成,对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起保护作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目前己知最强的舒血管物质。本研究结果中动脉硬化硬斑块组CGRP最低,正常组最高,说明CGRP在动脉硬化时发生变化,动脉硬化时CGRP降低。

综上所述,本研究高血压颈动脉斑块患者血清ET、NO、CGRP处于失衡状态,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ET、NO、CGRP的检测,有助于了解血管内皮的状况,有助于疾病的预防及改善预后,研究患者ET、NO、CGRP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评估治疗效果提供了一个敏感有效的方法,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莉,许涛,宋月霞,等. 高血压患者血浆大内皮素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观察[J]. 河北医药,2012,34(15):2317-2318.

[2]章琦,胡立群,李红旗,等.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4,17 (1):54-56.

[3]张长群,许骥,张娈和,等.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脂联素、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水平的变化[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11):1078-1080.

【中图分类号】R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5)22-0087-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22.065

作者单位:1 157000 黑龙江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 157011 黑龙江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Correlation Between Carotid Plaque and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LIU Yuehui1ZHANG Zhidan2DING Hua2YANG Tianhui2ZHENG Wei21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Mudanjiang City,Mudanjiang 157000,China,2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Mudanjiang City,Mudanjiang 157011,China

【Abstract】

猜你喜欢

内皮素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说说高血压这件事儿
脑脊液内皮素检测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这些高血压的治疗误区你知道吗
内皮素-1对牙周膜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内皮素与氧化应激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