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身心健康的大学生

2015-01-27易金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心理

易金玲 史 松

1.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妇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2.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功能检查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任务的中流砥柱,要实现这个中国梦,首先就需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这里所说的健康不单纯之强健的体魄,同事也包含了健康的心理状态[2]。近期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放弃学业更有甚者放弃生命的事件屡屡见于报端,从而使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被全社会日益重视起来,并得到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这里我们就怎样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大学生做一些探讨[3]。

1 树立全面的健康观

按照现代意义上的健康观来说,一个人的健康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生理健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身体健康,发育正常,没有疾病,有良好的体态,精力充沛,消除疲劳快,能够很好地进行日常的工作学习。②心理健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向上,心态平和,乐观自信,情绪稳定,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与同学、团队能够友好相处,有良好的合作性,对生活充满希望,拥有正确的判断能力。③社会适应良好:能与家庭及社会人群关系协调、融洽,能主动去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具备基本的社会生存能力,在社会活动中自我感觉和平、安宁。④道德行为健康:个人能够遵守社会公德,自觉履行道德义务,能够按照道德规范标准来约支配、支配自己的行为。认识到上述四点,就可以拥有一个正确全面的健康观[4]。

2 注意学习健康知识

一个人想要达到健康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需要一个学习、认识、实践的过程。首先在树立了正确的健康观之后,还要学习基本的健康知识,包括基本的人体生理常识,营养卫生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疾病预防知识、安全及自我防卫知识、心理卫生知识和环境卫生知识等日常学习生活中难免会遇见的问题[5]。学会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同学们用科学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同学们度过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一段时期。其次仅仅有了正确的健康观和基本的健康知识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自己的头脑里真正树立起健康的意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去执行,要用健康的行为方式来指导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同时改变自己以往形成的不良生活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说是真正拥有了健康,才能享受到健康生活所带来的丰富、精彩的人生。

3 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与人沟通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心里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其今后事业发展与人生幸福的基石。个人的心里健康很大程度上是个人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6]。大学生中每一个人都有着强烈的交往欲望,都希望生活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中,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然而大学生常因个性的差异及缺乏正确的交往方法等原因,在交往过程中碰到很多困难与疑惑,难免会遇见一些挫折,这些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严重的干扰了他们的学习生活,甚至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因此,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会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克服人际交往中遇见的障碍,正确把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对大学生来说是极其必要的[7]。

4 转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首先要转变的是高校心理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就是高校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认识及基本态度,因该具备导向性和前瞻性的特点,我们老师秉承何种心态的教育理念,直接决定其教育追求与成果,因此转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十分必要。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资讯却忽视健康教育,而仅有的心理咨询又多为障碍性资讯,发展性咨询则几乎无视,片面的认为只有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才有必要成为咨询的对象,其他诸如因学业、就业问题而面临困惑的大学生则与心理咨询无关。而现在面临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不断地在警示我们,诚然治疗性咨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性与发展性同样不容忽视。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将重心从治疗性向预防性转变,扩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接受面,终有一天实现大学生人人享有必要的心理健康辅导,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充分得以体现。

国家也早已认识到了该问题的重要性,教育部和卫计委曾经联合发文指出,高校应加强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应建设由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学院、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高校心理教育队伍,即可以实现自上而下的联系和互动,又能够实现学院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这样有助于及时发现心理健康异常的大学生,以便及时干预和治疗,同时鼓励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大学生勇于面对现实,主动寻求帮助,从而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感。作为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比如,通过校园广播普及心理健康的小常识,经常发放心理健康教育手册进行科学的、必要的引导,通过校园网络开设专栏和讨论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增强互动,全力营造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在大学生活动的任何区域,我们的心里健康教育都要涉足,力争扫除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盲区,使得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感受来自真心的关爱,并可获得有益的资讯与援助。

5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

根据有效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有61%的大学生承认自己经常会出现心理问题,而且偶尔或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比例也已经达到了25%,由此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弱势人群,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首先随着大学生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多,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明显增多,而且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复杂化;其次,目前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匮乏,力量薄弱,经过专职心理咨询培训的教师和取得心理咨询资格证的教师更是寥寥可数,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教学要求。最后,虽然目前我国高校都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心理咨询室,但是仍然还有很大一部分受到心理问题困扰的学生面对高校的心理咨询师仍然保持着一种观望和审视的态度,意识不到心理问题的严重性,还不能接受自己需要做心理咨询这一现实,并且对前去咨询的同学抱有一种心理警惕和心理排斥,使得部分高校的心理咨询室逐步陷入了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怪圈之中,难以发挥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的效能。而上述所有这一切问题,都需要寻找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

影响人健康的基本因素有三个,就是遗传、环境和行为[8]。一般来说遗传因素是每个人都无法选择的,也是难以改变的。就个人而言要彻底改变环境也是相当困难的。而行为因素在影响大学生健康中的作用则最为突出,人们可以通过对行为的选择积极的朝着自己的方向去努力。大学生在学习知识、接受教育过程中,正是通过知—信—行的高度统一,从而形成健康的意识和行为,避免和纠正有害的生活方式,因此我们说打开健康宝箱的金钥匙就掌握在大学生自己的手中。

[1]唐闻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个互补关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3):72-74.

[2]冯春,辛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PI三位模式的建构[J].黑龙江高校研究,2014(4):134-136.

[3]吕婧.从宏观到微观: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启示[J].教育导刊,2012(6):67-70.

[4]田晓红.分化与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4):82-84.

[5]虞强.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再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36):179-180.

[6]邱美玲,操海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再探[J].教育学术月刊,2011(12):80-82.

[7]徐畅,吕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V型模式:三心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1(8):19-20.

[8]周春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创新[J].江苏高校,2011(5):124-126.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