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栓塞呼吸内科临床治疗方案探究

2015-01-26于新淼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17期
关键词:肺栓塞抗凝溶栓

【摘要】目的 对肺栓塞呼吸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案进行探究。方法 全部患者予以心电图检查,并结合溶栓治疗和抗凝治疗,监测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及氧分压,比较治疗前后的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相比,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治疗后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有所改善,经溶栓与抗凝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1%。结论 加强对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检查,采取抗凝与溶栓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治疗,疗效安全可靠。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7.066

作者单位:153026 黑龙江省伊春市金山屯林业局职工医院

Clinical Treatment Plan of Pulmonary Embolism in Respiratory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YU Xinmiao Worker Hospital of Jinshantun Forestry in Yichun City,Yichun 15302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treatment plan of pulmonary embolism respiratory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disease. Methods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ECG,combined with thrombolytic therapy and anticoagulant therapy,the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 and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of the patients were monitored,and th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was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their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the after treatment patients ECG examination results showed improved,after thrombolytic and anticoagulant therapy.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1.1%. 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the ECG examination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embolism,were treated by combination of anticoagulant and thrombolytic therapy on the patient's condition,safe and reliable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 Pulmonary embolism,Respiratory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Electrocardiogram,Anticoagulation,Thrombolysis

肺栓塞即肺梗死,体循环静脉系统及心脏产生血栓,对肺动脉及其分支造成阻塞,引起肺组织血流中断,导致肺组织坏死,病理发生改变 [1]。肺栓塞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被误诊为其它疾病,一旦延误了治疗时机,就会影响患者病情的治愈及健康的恢复。目前,临床上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仍然存在较大问题,为进一步促使肺栓塞诊治水平的提升。我院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案对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45例肺栓塞患者进行了诊断和治疗,获得满意结果。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肺栓塞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男25例,女20例;年龄34~80岁,平均年龄(55.2±11.3)岁。其中呼吸困难35例、心悸28例、胸痛胸闷22例、咳嗽10例;干湿性啰音15例、现肺部呼吸音减弱7例、发绀2例,全部患者经造影或CT确诊为肺栓塞。

1.2 治疗方案

全部患者均使用光电ECG 92C型3导和FX 4010型12导同步心电图检查仪进行心电图检查。溶栓治疗:全部患者予以尿激酶溶栓治疗,采用12 h方案,首次溶栓剂量4 400 U/kg,静脉输注10 min;之后微量泵持续泵入,维持原有剂量,持续时间共为12 h。抗凝治疗:给予患者华法林和肝素治疗,首次静脉输注肝素80 U/kg,为量泵持续泵入时维持剂量为18 U/(kg•h),参照活化凝血酶指标对肝素使用剂量进行调整。肝素治疗第二天加用华法林进行治疗,每次口服3 mg,每日服用一次。

1.3 疗效判定

治疗过程中,密切观测患者的血液、呼吸及心理等情况,监测二氧化碳分压及氧分压,并对其疗效进行评定 [2]。治愈:患者临床血气指标正常,症状及体征均消失,呼吸无异常。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各项指标检查无异常,呼吸改善良好。无效:全部体征、症状及指标检查无改善,且有加重趋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均有改善,经溶栓与抗凝治疗后,病情治愈患者32例、好转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高达91.1%。临床二氧化碳分压及血氧分压监测结果显示,治疗后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改善,治疗前MBC评分为(3.8±0.6)分,治疗后MBC评分为(1.1±0.3)分。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呼吸内科肺栓塞疾病的发病率较高。相关研究指出美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中,肺栓塞的发病率位居第三,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 [3]。肺栓塞患者因疾病的发生会导致低氧血症、肺循环畸形障碍等,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导致其病死率较高,予以患者溶栓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4-5]。心电图检查是了解肺栓塞患者病情的重要手段,在心肺血管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6]。特别是部分基层医院缺少血管造影术检查及增强血管CT检查的情况下,通过心电图可有效诊断患者的疾病及其程度。在对肺栓塞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心电图的应用为其提供了重要的诊断和鉴别的线索,可早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一般来说,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改变呈多变性或一过性,当患者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急性右心衰等症状,但又无法明确病情的情况下,可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动态变化便于对疾病的诊断。肺栓塞疾病的治疗方案主要是抗凝与溶栓的结合,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对栓塞类型进行准确辨别,从而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7]。在抗凝治疗同步进行的同时,注意新血栓的形成与血栓扩展,加强抗凝治疗的充分性,以免血栓复发导致远期疗效受到影响。引起肺栓塞的病因很多,创伤骨折、长期卧床及心肺疾病均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8]。因此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有效诊断肺栓塞患者,并争取治疗时机对患者进行治疗,及时结合溶栓和抗凝进行治疗,从而恢复患者的健康。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较低,经溶栓与抗凝治疗,MBC评分降低,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早期经心电图诊断肺栓塞患者,结合溶栓治疗和抗凝治疗,可获得满意结果。

综上所述,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治疗肺栓塞的重要原则,加强对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合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肺栓塞抗凝溶栓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警惕隐形杀手“肺栓塞”
自拟豁痰祛瘀方联合大剂量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及对其TNF-α、D-D的影响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Mutually Beneficial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