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2015-01-26董秀华,唐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8期
关键词:吸烟史硬化性心脏病

【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将我院收治的5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病症类型和发病因素进行总结和归纳。结果 本组患者从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饮食习惯、糖尿病及高血压等是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原因;本组患者中,6例未出现临床症状,52例有临床症状,其中34例心绞痛、15例心肌梗死、3例缺血性心肌病变,且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发病率较高。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吸烟、饮食习惯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症具有密切联系,掌握相关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08.006

作者单位:154101 黑龙江省鹤岗市红十字医院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alysis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Related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DONG Xiuhua TANG Lu The Red Cross Hospital of Hegang City,Hegang 1541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related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of 58 patients symptoms with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in our hospital,type and pathogenic factors were summarized and concluded. Results In this group of patients from the single factoranalysis of gender,age,diet,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and the cause of heart disease induced by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this group of patients,6 cases with no clinical symptoms,52 cases had clinical symptoms,including 34 cases of angina pectoris,15 case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3 cases of ischemic cardiomyopathy,and hypertension,diabetes disease incidence rate is high. Conclusion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and smoking,eating habits and hypertension,diabetes and other chronic diseases have close contact,grasp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Risk factors,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称为冠心病(CAHD),就是由于机体脂质代谢异常,血液内的脂质逐步沉积在动脉内膜,随着时间发展形成如粥样的脂类白色块,而引起心脏病变。近年来,我国冠心病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该病变和其他部位动脉硬化有相同点,易发生误诊,延误患者的治疗。本文通过回顾分析5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3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5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通过心电图、B超等检查确诊,符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1]。其中,男33例,女25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54.6±2.1)岁。所有患者均无严重贫血、感染及意识障碍等。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通过心电图、心脏B超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均由心血管内科医生操作,除进行常规左右前斜投照外,再进行上头斜或足斜,从多体位观察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并详细记录详细冠状动脉的病变的性质。相关危险因素包括:(1)高血压标准,连续两次静息状态收缩压在18.7 kPa以上,或舒张压在12.0 kPa以上;(2)糖尿病诊断,空腹血糖水平在7 mmol/L以上,餐后2 h血糖在11.2 mmol/L以上;(3)吸烟,规律性吸烟史在2年以上,且每日在5支以上;(4)高脂血症,TC在5.2 mmol/L以上,TG在1.7 mmol/L以上。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年龄、吸烟史、体重及合并病症情况。

1.4 统计处理

采用Exce l对本组资料整理分类,再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经χ 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相关危险因素

本组患者从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吸烟、饮食习惯、糖尿病及高血压等在是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本组患者中,男性患者居多,且年龄均在55岁以上;本组患者中2年以上吸烟史的有43例(74.1%);合并糖尿病24例(41.4%),高血压20例(34.5%)、高血脂症14例(24.1%)。

2.2 本组患者临床特点

本组患者中,未出现临床症状6例(10.3%),有临床症状52例(89.7%),其中心绞痛34例(65.4%)、心肌梗死15例(28.8%)、3例缺血性心肌病变(5.8%),且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发病率较高。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内皮特殊性、慢性病变,是血循环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血管病变。该疾病的发病特点主要是受累动脉损伤从血管内膜开始,通常出现血管内皮的脂质沉积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等情况导致局部动脉血栓形成。同时,动脉血管内皮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伴有动脉血管中层的逐步蜕变和钙化,病变常累及各大中等肌性动脉,能够导致动脉血管逐渐硬化,血管壁弹性下降,舒张代偿功能下降,甚至引起血管局部狭窄或闭塞 [2-3]。本研究中,5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居多,且年龄均在55岁以上;2年以上吸烟史的有43例;合并糖尿病24例,高血压20例、高血脂症14例。同时,未出现临床症状6例(10.3%),有临床症状52例(89.7%),其中心绞痛34例、心肌梗死15例、3例缺血性心肌病变。可以看出,年龄、性别、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根据人群的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可及时的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高危人群,可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降低该疾病的发生和危害,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猜你喜欢

吸烟史硬化性心脏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术后心力衰竭1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如何筛选肺癌的高危人群?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胎球蛋白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非编码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