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油价对地缘动荡反应冷漠

2015-01-26

中国石化 2015年12期
关键词:石油市场原油价格局势

□ 高 健

国际油价对地缘动荡反应冷漠

□ 高 健

前不久,巴黎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并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事后“伊斯兰国”(ISIS)宣布对此负责。随后,11月24日俄罗斯一架苏-24战机在土耳其与叙利亚边境被土耳其战机击落,俄土关系骤然升级,至今仍保持“冷战”状态。在全球经济表现持续低迷、ISIS在中东肆意蔓延之际,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急剧升温。而且,随着中东难民的迁移,恐怖袭击事件也将随之扩大影响范围。

通常情况下,地缘政治局势,尤其是中东局势的动荡,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国际原油价格形成有力支撑。不过,从巴黎暴恐事件和俄罗斯坠机事件的结果来看,原油市场对地缘动荡的反应愈发冷清,如今国际油价已经跌破每桶40美元大关。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全球石油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给过剩。

自2014年下半年国际油价暴跌以来,2015年整个原油市场表现持续低迷,油价长期呈现低位区间震荡态势。导致油价暴跌并长时间处于低位的原因有很多,诸如全球石油市场供给过剩,经济运行状况低迷,全球石油库存居于高位,美元持续走强以及期货市场资金的多次做空等等,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市场供过于求。 根据EIA公布的数据来看,自2014年开始,全球石油市场出现长期的供给过剩,而且过剩量较往年更多。2015年全球石油日均供应量9547万桶/天,同期全球石油日均消费9387万桶/天,过剩量为160万桶/天。其中,2015年全球石油供应量较2014年增长220万桶/天,而同期消费量只增长142万桶/天,供应增幅远超需求增幅。

导致目前全球石油市场供给严重过剩的主要原因,来自供给面增量的快速增长。在全球石油供给中,非OPEC(欧佩克)继续占据主导,但今年OPEC增量也迅速提升。自2014年11月OPEC会议宣布维持产量份额不变起,“维护市场份额”成为该组织一年来增产的主要推动力量。今年10月,OPEC原油日产量为3138.1万桶,虽然较9月大幅减缓,但较年初已实现近140万桶/天的增长。

12月4日,OPEC会议刚刚落下帷幕,会议宣称继续维持产量目标不变,但对伊朗原油重返市场持默许态度。而且,会议期间有消息称,欧佩克将产出配额由目前的3000万桶/天提升至3150万桶/天,提高的产量空间刚好可以满足伊朗增供的要求。虽然欧佩克官方最终并没有公布明确的产量目标数字,但投资者几乎一致认为,该组织还将继续增加原油产出。显然,全球石油市场供给过剩的局面料将进一步延续,对国际油价而言,也将是较长期的利空打压。

全球地缘局势动荡经常发生,尤其是今年下半年,地区局势格外动荡。在乌克兰问题仍没有妥善解决、伊朗核危机尚未完全解除的情况下,ISIS的恐怖活动已经开始大肆扩展。除伊拉克北部、叙利亚境内之外,已经开始向欧洲地区扩散,近期甚至宣称对美国和俄罗斯进行打击报复。

地缘局势动荡,对国际油价是个传统利好。因为中东局势的动荡,往往会令投资者对石油的正常产出形成担忧,进而会反应为原油价格的短期走高。不过,今年原油对地缘政治问题的反应格外疲软,而且是愈发冷静。巴黎暴恐和俄罗斯坠机事件一度引发原油上涨行情,但极其短暂,随后立即出现回调走势。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目前全球石油市场供给严重过剩,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人们对地缘局势不稳定对原油供给的担忧情绪。更何况,巴黎恐怖事件和俄罗斯坠机事件,并不是在原油主产区发生,因此也很难直接影响到原油的产出。

如今不仅是地缘局势的利好被弱化,甚至过去石油市场传统旺季对原油价格的支撑作用也已经“不复存在”。每年的7、8月是石油市场夏季消费高峰期,通常油价表现会相对坚挺,但今年7~8月原油价格则持续下滑。目前时至北半球冬季,石油市场也将进入冬季取暖油消费高峰期,此时,油价却跌破每桶40美元,创近7年新低。

石油市场供给严重过剩的基本面,使地缘局势动荡以及石油市场的消费旺季对原油价格的支撑作用被极大弱化。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除非石油供应过剩和全球经济低迷这两大宏观因素出现实质性的改观,否则,国际油价将长期保持低位。

(作者单位:卓创资讯)

猜你喜欢

石油市场原油价格局势
国际农产品价格呈普遍上涨态势 原油价格突破每桶90美元
联合国就乌克兰局势召开紧急会议
时间序列模型在美国WTI原油价格短期预测中的应用
纳卡战斗加剧局势彻底升级的威胁
2017年石油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分析和预测
股票市场与石油市场互动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