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矮化中间砧寒富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5-01-25赵晓光

中国林副特产 2015年5期
关键词:病部树皮皮层

赵晓光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沈阳110101)

矮化中间砧寒富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与防治

赵晓光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沈阳110101)

矮化中间砧寒富苹果,虽具结果早、易丰产等特点,但在冻害和结实多情况下,树势极易衰弱,极易发生腐烂病,受害症状主要有溃疡性和枯枝型依侵染循环和发病条件进行科学管理,适量结果,改土施肥,保护叶片,铲除病菌,刮治病斑和桥接,保持树体健壮。

寒富苹果腐烂病;发病条件;防治

寒富苹果是沈阳农业大学培育出的具有果个大、品质好、耐贮藏、抗寒冷等特点的优良新品种。目前在辽宁等较寒冷地区栽植量近千万株,尤以GM-256为中间砧的苹果树,数量很多,虽然结果早、产量高。但因树势易弱,加之结实过多,大量发生腐烂病,导致病疤累累,以致植株死亡,给寒富苹果种植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辽宁沈阳、辽中、丹东等地的一些GM-256中间砧寒富苹果园,6~7年生始发病,8~10年生发病植株率达60%左右,单株树病疤数3个以上,病疤总面积达300~600cm2,15年生以上几乎失去经济栽培价值。因此,对腐烂病发生规律的了解和正确防治是当务之急。

1 症状与识别

1.1 枝干被害症状

1.1.1 溃疡型。是在冬春发病盛期和夏季在极度衰弱树上发生的典型症状。初期树干表皮为红褐色,略隆起,呈水渍状,组织松软,病皮易剥离,有酒糟气味,有时流出黄褐色液体。后期病部失水干缩,下陷,硬化,变为黑褐色,病部与健部之间裂开,以后病部表明产生许多小突起,顶部表皮露出褐色粒点,此即病菌子座,内有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雨后或潮湿时,从小黑点顶端涌出黄色细小卷丝状的孢子角,内含大量分生孢子,遇水稀释消散,溃疡形病斑在早春迅速扩展,短期内形成大型病斑,围绕枝干环切,使上部枝条枯死。

1.1.2 枝枯型。多发生在2~5年生枝条及果台上,在衰弱时发生更明显。病部红褐色,水渍状,不规则形,迅速延及整个枝条,终使枝条枯死。病斑上的叶片变黄。

1.2 果实被害症状

病斑红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有轮纹,边缘清晰,病组织腐烂,有酒糟气味。病斑在扩展时,中部常较快的形成黑色粒点,散生或集生,有时略呈轮纹状排列,潮湿时亦可涌出孢子角。病部表皮剥离。

2 病菌侵染循环和发病条件

2.1 侵染循环

腐烂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角等在病皮上越冬。每年3~10月在病树皮上不断有橘黄色孢子角出现,而以5~7月份最多,每次都在降水后出现。孢子主要靠雨水飞溅传播,腐烂病菌孢子发芽侵入后可潜伏在树皮表面坏死组织、叶痕、皮孔、果台、果柄等部位。腐烂病菌是一种弱性寄生菌,孢子发芽侵入时,先在死亡组织上定居,处于潜伏状,外观上往往看不出来,当树体或局部衰弱时,潜伏病菌便会带有毒素而侵入,杀死周围活细胞,接着菌丝向外扩展并不断纵深发展,使皮层组织腐烂。腐烂病菌的发病周期,始于每年夏季。树皮上从6月上中旬形成鳞片状自然落皮层,7月上中旬落皮层组织逐渐变色死亡,夏季是苹果树活跃生长期,不是病菌扩展致病的有利时机,但这种落皮层为腐烂病菌提供了良好条件,侵入树皮的病菌先在此扩展,致死落皮层发生病变,形成表面溃病毒斑。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苹果树渐入休眠期,生活力减弱,病菌活动加强,有些表皮溃疡上,病菌局部透过下部的周皮,侵入健康组织,形成数个坏死点。这些坏死点及潜伏下来的干病斑,届时向深处扩展为害。10月11月,内部发病数量激增,深冬季节病菌扩展缓慢,症状隐蔽式腐烂病的特征之一,在沈阳地区,外观症状出现的高峰期为3月初至4月中旬,此时病斑扩展快,危害激烈。5月发病基本结束,遗留下来的病斑活动极慢。晚秋,腐烂病斑又出现一个小高峰。

2.2 发病条件

2.2.1 树体负载。初植的幼树,一般不发病或极少发病,随着树龄增长,进入初果期开始发病,进入盛果期发病明显增多。大年树或超负荷结实的年份,往往发病加重,小年树结实不超载,发病率则降低。结实越多则营养消耗越多,积累也越少,越有利于腐烂病的发生。

2.2.2 冻害及日灼。凡冬春大冻害之年,就是腐烂病大发生或开始大发生之年。对于寒富苹果树,冬季若遇-28~-30℃以下的低温,树干、枝条表皮则易受冻,病菌则乘机而入,致使腐烂病害发生甚至流行,组织抵抗力减弱。山区、沙地果园,向阳面枝干容易发生日灼,表皮组织部分坏死,为腐烂病菌的侵入创造了适宜的条件。

2.2.3 营养条件。进入盛果期的寒富苹果树,大量结实及严重超载,需要很高的营养制造能力和积累水平,若土壤肥力不足,施肥时期种类数量和做法不当,必然导致树体衰弱和加重腐烂病的发生程度。

2.2.4 叶片受害。生长季叶片被食叶害虫或吸汁害虫危害或受早期落叶病危害造成叶片急剧减少或枯黄脱落,光合面积减少,制养、供养、积养能力下降,导致树势衰弱,为腐烂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3 科学防治

3.1 加强栽培管理

3.1.1 适量结果及树体指标。初果、盛果期树,应依树势、土壤肥力、施肥量,通过修剪和疏花疏果,确定正确结实量,不可超负荷结果。4~6年生树,控制亩产600~1000kg;7~15年生树,控制亩产2000~2500kg;大于15年生以上树,控制亩产1000~1500kg。可以参照如下的树体主要指标:一是没有明显大小年现象;二是外围新梢平均长度为25~30cm,粗度0.5~0.7cm;三是中短枝占总枝量80%左右;四是叶果比25~35∶1。

3.1.2 改土施肥。坡地、沙滩地,深翻改土,增施农家肥和压绿肥,切实提高土壤肥力。强调秋施农家禽、畜厩肥,株施量最低标准为“斤果斤肥”,亩施肥量为2000~2500kg,追肥强调N.P.K配合施用,避免单施纯氮化肥。9月叶面喷施尿素,混磷酸二氢钾1~2次,浓度为0.3%~0.5%。

3.1.3 保护叶片及正确选择园地。及时防控早期落叶病(如褐斑病)和食叶害虫(如毛虫类)、吸汁害虫(如蚜虫、红蜘蛛),保护叶片,保持和提高光合效能,保证树体强健。新建园避免在洼地植树,如用洼地应修高台田。大于20°的阴坡,尽量不选用。

3.2 铲除树体病菌

3.2.1 刮树皮。刮皮可清除多年积累的潜伏病菌及小病斑,可刺激树体的愈伤作用,增强生理代谢能力和抗病能力;可更新树皮,3~4年内不再形成落皮层,减少病菌的潜伏场所。5~7月,用刮皮刀将主干中心干主枝下半部、主干与主枝杈角及主枝与枝组枝角处的老树皮刮干净,露出新鲜组织而呈“绿一块、黄一块”,深度为0.5~1mm。刮皮对壮树效果好,而过弱树刮皮需慎重。

3.2.2 药剂铲除与防护。10月上中旬,向主干、主枝轴上,涂刷3~5波美度的硫合剂。3月下旬至4月初萌动前,向全树喷洒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100倍液。6~7月,主干、主枝下半部再次涂刷福美胂。以上药剂的涂刷和喷洒,对病菌具有良好的灭杀与防护效果。

3.3 病斑刮治及其他措施

3.3.1 刮治。3~4月份,病斑明细那具有较松软,是刮治适期。用利刀将病变组织彻底刮除,应达到以下标准:一要彻底,不但要刮除变色组织且要刮去0.5cm厚度的好组织;二要光平,既刮成梭形,不留死角,不拐急弯,不留毛茬;三是刮后表面涂刷50%腐烂敌或10度石硫合剂或40%福美胂50倍液或60%腐殖酸钠60倍液等。应每月涂1次,连续4~5次;还应常年坚持。

3.3.2 桥接复壮。宜用山定子1年生枝,硬枝两头接。2~3月份,剪取粗度为0.5~0.8cm的1年生枝条,用湿沙埋藏在-5~5℃场所。4月下旬到5月上旬,寒富苹果主干、主枝已离皮。在较大病疤的上、下各10cm处,切一T形切口,切透皮层,将大于病斑20cm长度的山丁子枝条,两端削成3cm长度削面,分别插入上、下切口,使削面与木质贴合,用小钉钉于接穗顶端1.5cm处至果树木质,外端树皮应较严密包合,接口处最好再用塑料布严密捆绑,每病疤按3~5cm穗距接穗2~5穗,全树病斑未绕干的伤疤均可桥接。也可用主干、中心干、主枝轴上发生的1~2年生砧木萌条进行一头接,既在病疤上端10cm处,切一T口,将萌条顶端削1个3cm左右长度的平直马耳形削面,插入T口内,钉钉,包扎。主干上病斑部位过低的,可距根颈20cm处,栽植山定子苗进行一头接。

3.3.3 烧毁病皮和越冬防寒。刮病斑刮下的树皮要烧毁,病死的树、枝、修剪下来的枝条,需尽快烧毁或远离果园堆放,寒冷地区最好在11月上中旬,对主干、中心干、主枝下半部,用旧布或草帘等物缠绑,以避免或减轻骨干枝发生冻害。

[1]于年文,赵德英,王爱德.辽宁省果树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果树,2015(1).

[2]龙兴桂.现代中国果树栽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3]顾广军.寒地苹果栽培现状与发展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技,2004(4):150-152.

[4]马骏.果树高产优质栽培技术300问[M].北京:农业读物出版社,1993.

2015-06-01

赵晓光 (1975-),女,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教学、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E-mail: 526175928@qq.com。

S436.611.1+1

B

DOI.:10.13268/j.cnki.fbsic.2015.05.027

猜你喜欢

病部树皮皮层
窗下的树皮小屋
苹果树干腐病
树皮的秘密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扣带皮层结构和灌注变化
急性皮层脑梗死的MRI表现及其对川芎嗪注射液用药指征的指导作用研究
基于复杂网络的磁刺激内关穴脑皮层功能连接分析
甜瓜软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几种土传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症状识别
电刺激大鼠皮层桶状区对胆碱乙酰移位酶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