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渡过新生仔猪面临的三大转变

2015-01-24刘自逵郑书源

猪业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产道初乳母体

刘自逵,郑书源

(1.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2.湖南农业大学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湖南 浏阳 410329;3.湖南省企业技术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8)

安全渡过新生仔猪面临的三大转变

刘自逵1,2,3,郑书源1

(1.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2.湖南农业大学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湖南 浏阳 410329;3.湖南省企业技术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8)

新生仔猪出生时经历子宫温暖、舒适和无菌环境,经过狭窄的硬产道骨盆和紧迫、挤压的产道,再到产床上或地面上,那里温度偏低、空气污浊、刺鼻和充满各种有害细菌,因此,仔猪一出生就面临三大转变,即从温暖舒适的羊水环境向外界自然环境的转变,从母体供氧向仔猪自主呼吸过程的转变,从母体供应营养向自主消化过程的转变。

1  母体与胎儿的关系

胎儿位于子宫内,营寄生生活,其全部的营养物质和氧气由母体供给,其所产生的代谢产物也全部由母体带走。胎儿与母体形成胎盘,胎盘又分为母体胎盘(即子宫内膜)和胎儿胎盘(即尿囊绒毛膜)并形成胎盘屏障,因此,母体与胎儿之间的血管不直接相通。胎盘又借助脐带与胎儿直接相连,脐带中有二种血管即脐静脉和脐动脉,脐静脉是由胎盘毛细血管汇集而成,其血流方向是由母体流向胎儿,通过这个结构母体源源不断地将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胎儿,脐动脉是由胎儿的髂内动脉发出,经腹腔底壁出脐孔进入脐带,将胎儿体内的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带走。母猪分娩过程中保护脐带很重要,确保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给胎儿供应营养物质和氧气,防止由于脐带受到挤压而引起胎儿缺氧、低血糖和体温下降。

2  充分认识新生仔猪分娩前后面临的“三大转变”

有幸拜读了许振英教授的文章《初生仔猪五大应激》,许老总结得非常科学、形象和生动:仔猪初生的一霎那,即面临五大应激:水生到陆生、不呼吸到喘气、恒温到变温、无菌到有菌、血液供应养分到靠消化吸收。

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新生仔猪分娩前后的“三大转变”,与许老提出的“五大应激”有异曲同工之妙,即新生仔猪由羊水环境向自然环境转变、由母体供氧向胎儿自主呼吸的转变以及由母体供能向仔猪消化的转变。

2.1 由羊水环境向自然环境转变

仔猪在没有出生前是生活在母体子宫内相对独立的羊膜囊内,羊膜囊内充满了羊水,温暖、舒适、湿润,没有细菌,自由自在。仔猪出生时羊膜囊即破裂,羊水随即流出,仔猪面临产道的挤压,娩出后即面临复杂的自然环境,昼夜温差大、干燥、阴冷,充斥着病原微生物和异物,其生存环境对初生仔猪来说是相当恶劣,非常容易受凉、被细菌病毒感染而发生腹泻。

2.2 母体供氧向胎儿自主呼吸的转变

母体与胎儿之间借助胎盘进行物质交换,胎儿又借助脐带与胎盘直接相连。胎儿在子宫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全部由母亲供给,此时胎儿自身没有自主呼吸能力,胎肺也没有张开,没有呼吸动作,胸腔没有一张一缩,没有气体交换功能,其全部所需的氧气由母亲供给,其新陈代谢所产生的代谢产物CO2也全部由母亲带走。

母体供氧与母猪的呼吸状态、所处的环境温度、运动状态、空气的洁净度和氨气浓度等有密切关系。如果母猪的呼吸系统存在损伤、感染、水肿,母猪出现产前体温升高、便秘和厌食,所处的环境温度过高(超过32 ℃或低于10 ℃),母猪严重的运动不足或运动过度,环境湿度过大、空气中充满粉尘或氨气浓度过高等,都有可能对母猪的呼吸功能产生不利影响。母体的血氧浓度下降就会导致胎儿的供氧不足。胎儿娩出后要特别注意把鼻腔和气管之中的黏液或羊水弄出来,擦干净,确保呼吸道通畅、无黏液、羊水和异物等。

2.3 由母体供能向仔猪消化的转变

子宫内的胎儿所需的营养物质全部由母体供给,所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酸、尿素和肌酸酐等全部由母亲处理。此时胎儿没有自主消化能力,胎儿采食的羊水和胎便,对水分可以吸收,对胎便没有消化作用,但可以通过口腔、经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最后以肛门排出体外。

母体供能与母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食物残渣的排泄等密切相关。如果出现母猪的食欲下降,表现为厌食、便秘、胀气、呕吐和拉黑色粪便等,就说明母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产物的排泄等出现故障。食物的营养水平、饲料原料的粉碎细度、青贮饲料的含量、有无充足的饮水、环境温度变化、饲料的霉变程度、肠道的微生态平衡、有无长期添加脱霉剂或抗菌药物和母体自身的机能状态等,都对母体供能产生深远的影响。胎儿娩出后由采食无菌的羊水到有菌的奶水,有时胎儿受凉、胎儿自主呼吸没有顺利完成、初乳采食不足,母猪有乳腺炎、乳房水肿、奶水不足或奶水有毒等,将会对胎儿产生严重的影响,轻微的造成腹泻,严重的造成死亡。

母体轻微的供能和供氧不足一般不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不会干扰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发育,因为母体有优先保证胎儿生长发育的机制,优先分配营养和氧气满足其宫内发育。但是胎儿出生后,一切都要靠自己,这3种转变的应激是非常大的。作为猪场管理者要高度认识到仔猪出生后面临的三大转变,只有安全度过这三大转变才能有效提高哺乳仔猪特别是出生后3 d内的成活率,提高断奶体重和后期育成率。

3  如何使新生仔猪安全度过分娩后面临的“三大转变”

3.1 从羊水环境向自然环境的转变

在实际生产中充分认识新生仔猪的第一大转变很重要,对母猪分娩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顺利地促进母猪正常分娩,安全度过新生仔猪面临的第一大转变,我们应该尽量创造一个少菌环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减少环境杂菌应激,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要准确判定母猪的预产期,做好接产准备工作。产前3周左右适当控料,适量添加多种微量元素、黄芪多糖、微生态制剂等增进食欲、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产前2周可进行母猪体内、体外驱虫,这样可减少粪尿中有害微生物;

2)加强对产房的清洗消毒工作,保持分娩栏舍的清洁、干燥和相对无菌,留足空栏时间;临产前用温水对分娩母猪进行彻底清洗和清洁工作,特别是后躯、阴户、肛门、尾根、会阴周围和蹄部的清洗、清洁;接产员也要注意自身清洗、清洁工作;

3)营造一个舒适、干燥和安静的分娩环境,分娩舍的温度尽量控制在28 ℃以内、保持良好的通风,特别还应保持分娩舍的安静和光线柔和等,有些猪场工作人员为了打发漫漫长夜(母猪产仔一般在下午或晚上),在分娩舍看电视、听收音机和欣赏音乐等,都有可能对母猪的分娩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准备好接产的用具和药品如干燥毛巾、结扎脐带的细线、消毒碘酒、剪牙断尾钳、耳号钳、注射器和速倍治等;

4)尽早让娩出仔猪吃上和吃足初乳。母乳中母源抗体可有效保护新生仔猪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初乳中的SIgA可以保护小猪胃肠黏膜,IgG可以对抗病原微生物,提高新生仔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每次哺乳前用高锰酸钾热水将母猪乳房、乳头擦洗干净(尤其是产后18 h内),减少新生仔猪直接接触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5)增强新生仔猪的辅助抗菌能力。新生仔猪在初生3 d内的死亡率是最高的,究其原因,与仔猪出生后受凉以及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自身抗感染能力低下有密切关系。因此,为了避免新生仔猪受凉,可以及时进行必要的常规处理,保持仔猪体表干燥,迅速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干净、温暖舒适(33~35 ℃)保温箱内;为了避免新生仔猪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提高其自身抗感染能力,强力推荐使用速倍治辅助抗菌和提高自身抗菌能力,即分娩完成后第一时间给每个仔猪肌注速倍治0.5 mL,会大大降低初生仔猪3 d内的腹泻死亡率。

3.2 从母体供氧向自主呼吸的转变

胎儿的分娩过程会加重胎儿的缺氧,胎儿出生过程中会发生脐带挤压、扭转甚至撕断现象,产道狭窄或胎儿过大造成产道对胎儿的过分挤压,母体的产力不足、胎儿的活力不够、产道的阻力过大等造成胎儿在产道内停留的时间过长(即产程过长),胎儿的胎位、胎式或胎向不正引起的难产等,使胎儿无法从母体获得充足的氧气而加重缺氧。其实胎儿体内血液中的余氧仅能供其在产道内正常生存约5 min时间,超时未产出、脐带受到过分挤压甚至断裂等,则会导致胎儿脑部缺氧,窝产弱仔(轻则活力下降、假死,重则致死)普遍增加。新生仔猪在脑部缺氧的情况下完成由母体供氧向自主呼吸(肺脏呼吸)的转变是一大挑战。

为了顺利、安全度过这一转变,养猪人要密切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加强母猪妊娠后期的管理,避免母猪和胎儿过度肥胖,适当增加母猪运动,锻炼心肺功能,确保母体供氧充足;2)采取一切合理的措施缩短产程(产程控制在2.5 h内,仔猪出生间隔不超过15 min),采取常规助产六字诀(即凉、静、输、摩、踩和拉)来缩短产程;及早发现难产预兆并采取紧急助产六字诀(即探、站、灌、常、掏和剖)来解决难产问题;3)分娩过程中禁用缩宫素;4)胎儿出生后一定要缓解胎儿在产道内长时间、高强度受挤压引起的缺氧问题。处理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胎儿出生后千万不要立即断脐带,要确保脐带与母体相连和延长脐带与母体相连的时间,使仔猪迅速获得母源能量激活肺脏功能;同时于温暖、干燥的环境下第一时间用干净毛巾将体表擦干,用手倒提小猪将鼻腔中的黏液、羊水和异物等擦出,确保呼吸道通畅,顺利完成新生仔猪由母体供氧向自主呼吸的转变。

3.3 从母体供能向自主消化的转变

同理,分娩过程也会加重胎儿的缺能,凡是造成胎儿缺氧的因素一般都可以造成胎儿的缺能过程,引起新生仔猪出现低血糖的现象。仔猪出生后,需要继续通过脐带输送营养,避免紧急中断,延长断脐的时间;同时,尽早让仔猪吸吮初乳和吃够初乳对于新生仔猪很重要,此时初乳中主要的成分是免疫球蛋白,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保护比单纯获得养分要重要得多。促进母猪产后食欲的迅速恢复、促进母猪泌乳,母猪旺盛的食欲、坚强的母源免疫力和干净的奶水对于安全和顺利度过第三大转变也很重要。

生产上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1)注重怀孕后期母猪营养的供给特别是抗病营养母猪三宝的供给,确保母源免疫力,奶水中抗病营养多;2)尽早吃上初乳(3 d之内产生的乳汁都可以称为初乳,产后18 h内的初乳对仔猪最有效,越早越好,记住要把第1滴初乳挤掉)和吃够初乳(确保每个小猪吸吮初乳50 mL以上);3)产后高度关注母猪食欲的恢复,产后5 d之内逐步提高其采食量,5 d后正常采食,日采食宜在6~6.5 kg,高采食量才能确保奶水充足;4)高度关注母猪产后乳房炎-子宫内膜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发生,母猪分娩完成待胎衣排除后0.5 h内子宫灌注宫炎净50~100 mL(加入3支氧氟沙星注射液)强化产后清宫、镇痛、消肿、止血和子宫局部抗菌消炎;产后输液灌注加勉(黄芪多糖注射液)和牲力源(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的使用能迅速补充体能、调节代谢,促进食欲的恢复,同时使用氧氟沙星注射液和维生素C对抗全身性感染,强化全身性抗菌消炎。这样处理后可减少奶水中的炎性因子。

总之,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新生仔猪分娩前后面临的三大转变,对于娩出后仔猪的饲养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从强化细节管理来降低这三大转变对于新生仔猪的影响,是每个猪场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转变的好坏直接影响猪场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成绩。

2014-11-12)

猜你喜欢

产道初乳母体
牛产道疾病治疗刍议
蒲公英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犊牛初乳饲喂及管理指导
哪些措施可帮助初生仔猪摄入初乳
产道保护凝胶对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中软产道及盆底的保护作用
故乡
软产道裂伤致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阴道分娩软产道损伤7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