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

2015-01-24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8期
关键词:灌南县猪丹毒小白鼠

朱 刚

(灌南县畜牧兽医站,江苏灌南 223500)

浅谈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

朱 刚

(灌南县畜牧兽医站,江苏灌南 223500)

猪丹毒是农业部公布的二类动物疫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经过的传染病。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发现病情。2014年3月~5月连云港市灌南县发生了几例以架子猪高热、皮肤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红色疹块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过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丹毒,经过及时治疗和预防,效果显著,未形成大规模的传染。

猪 猪丹毒 诊断 防治

1 发病情况

2014年4月17日,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某养猪户4月龄的三元杂交商品猪突然出现高温,食欲减退的症状,经综合诊断为猪丹毒。

2 临床症状

一栋猪舍内的6头猪呆立一旁,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自然孔较清洁,驱赶时行动迟缓,拱背。体温41℃~42℃,便秘、尿少色黄。该群架子猪在2月龄时每头接种过2头份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冻干苗(使用时有效期还有2个月)和1头份的仔猪副伤寒弱毒疫苗。

3 紧急治疗

立即隔离病猪舍、消毒,将病猪隔离观察、治疗,因病猪接种上述疫苗才2个月,考虑猪患弓形虫病或链球菌病等的可能性较大,于是将6头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3头。第1组每头一次分别肌注30%安乃近注射液10ml及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30ml;第2组每头一次分别肌注30%安乃近注射液10ml及硫酸链霉素100万IU,均每天2次,连用2d。用药后,两组病猪体温有所下降,但随后又上升到41℃左右。次日,所有病猪病情加重,耳、颈、肩背和胸腹侧皮肤潮红,指压褪色。

4 实验室检查

4.1 镜检

次日下午,从6头病猪的耳静脉采血,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在2/6的涂片中看到革兰氏阳性细小杆菌,有的在白细胞中成丛类似猪丹毒杆菌。

4.2 动物接种

取小白鼠9只,分3组,每组3只。1、2组为试验组。将病料研磨,用生理盐水10倍稀释成混悬液,每只鼠皮下注射0.2ml,3组为对照鼠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试验组小白鼠于接种后3~5d全部死亡,取心、血、肝培养,均分离到与病死猪分离的菌株相同的病原菌。对照组小白鼠观察一周,无异常。经过以上诊断,确诊为猪丹毒。

5 治疗

当晚立即给病猪肌注青霉素钠,2万IU/kg,每天3次,连用3d。

第3d病猪体温40.5℃,仍不进食,皮肤块状暗红,指压不褪色。第4d,病猪精神好转,肩背部皮肤呈方块状或菱形样红紫,质硬。第5d早晨,病猪皮肤上显现典型的丹毒样疹块,体温正常能吃稀食及小步运动。再治疗3d病猪康复,第3d,另一栋猪舍的个别猪也出现高温,经青霉素治疗1d得到控制。第4d给临床健康架子猪紧急接种新购的猪丹毒弱毒疫苗。这群猪长到6个月时均健康出栏。

6 小结与讨论

(1)青霉素是治疗猪丹毒的特效药,但也是常用药,尤其是某些养殖户滥用青霉素,造成猪产生耐药性,故使疗效降低,甚至起不到治疗作用,此时应该改用其他药物治疗。

(2)本病主要发生于5~9日龄天气炎热多雨季节,在猪群中迅速传布。栏舍阴暗潮湿,闷热加上蚊虫较多,可以促进本病的发生。

(3)猪丹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因此在治疗时应该隔离治疗,注意环境和粪便的消毒。对于病猪的尸体应该做焚烧或其他无害化处理,对健康猪也要注射适量的药物进行预防,对未进行防疫的猪要及时补防,对附近养殖户的猪也要注意,防止传染引起大规模的爆发。

[1] 白文斌,于康震.动物传染病诊断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赵占民.动物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3] 蔡宝祥.动物传染病诊断学[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3.

[4] 姚龙涛.猪病毒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灌南县猪丹毒小白鼠
灌南县依托“智慧平台”做好安全生产常态化管理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控
十只快乐的小白鼠
十只快乐的小白鼠
猪丹毒病原菌特性
浅析猪丹毒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小白鼠观察记
我们是遍布全球的微塑料实验的小白鼠
灌南县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
猪丹毒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