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绵羊腐蹄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5-01-24郭守国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8期
关键词:疮面腐蹄病蹄部

郭守国

(青海省刚察县三角城种羊场,青海刚察 812300)

绵羊腐蹄病的诊断与治疗

郭守国

(青海省刚察县三角城种羊场,青海刚察 812300)

腐蹄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以患蹄局部组织发炎、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绵羊蹄部发热、肿胀、化脓、跛行,乃至蹄匣脱落,临床上以不同程度的跛行为主要特征。本病各类绵羊易发,发病率高,致死率低。

1 发病情况

2014年8月,刚察县伊克乌兰乡尕曲村绵羊育肥户王某从天峻县江河乡购买藏系羊900只,在青海湖畔泉吉乡包租的草场放牧期间发现羊只跛行,离群掉队,跛行羊只不断增加等症状。随前往就诊。调查表明,购买的藏系羊有106只发病,发病率11.7%,死亡率5.3%。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情况及草场多沼泽地,初诊为羊腐蹄病,随后进行了对症治疗。

2 病因分析

2.1 羊舍环境

羊圈泥泞不洁,蹄部常受粪尿和污泥的浸蚀,脏水的污染,使蹄角质分解和破坏,导致感染各种腐败菌,抵抗力减弱发病。

2.2 放牧草场

夏季牧场低洼沼泽地多,环境潮湿,特别是湿雨季节,四蹄长期不得干燥,蹄叉易发生腐烂。细菌通过损伤的皮肤侵入机体。

3 临床症状

病羊开始时蹄间发生急性皮炎,绵羊感觉到奇痒不止,频繁用蹄刨地,加重蹄间炎症的发展,进而潮红、肿痛,频频举肢,不能行走呈跛行状态。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约3~ 4 d后蹄冠、蹄踵、趾间肿胀发热,严重化脓而形成溃疡,在蹄间溃烂处常有血水流出,或有带恶臭味的脓性分泌物。最后形成脓肿,直至蹄匣脱落,肌腱坏死。全身症状恶化,进而发生脓毒败血症,导致死亡。

4 治疗

当羊群出现本病时,应及时进行全群检查,将病羊全部隔离并进行治疗。对圈舍要彻底清扫消毒,用2%强力消毒灵溶液进行圈舍场地、用具消毒。并对健羊全部用30%硫酸铜或10%福尔马林进行预防性浴蹄。

4.1 涌泉穴封闭疗法

若脓肿部分未破,应先切开脓肿排脓,用1%高锰酸钾清洗疮面。3%来苏儿清洗蹄内污物。保定患蹄,用75%酒精棉球在两趾间凹陷处涌泉穴消毒,取一次性注射器呈45°角在涌泉穴进针2~3cm,缓慢注入0.5%的盐酸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液4ml(配青霉素160IU),1次/d,3d为一疗程。不包扎,实行开放疗法。

4.2 敷药

对腐烂的蹄部,用外科剪子彻底将坏死组织剪掉,再用5%硫酸铜溶液充分洗涤收敛后,向疮口内用小块纱布涂洒少许高锰酸钾粉(根据疮面大小涂洒5~10g)敷好药后患蹄进行包扎,每3d清洗换药1次,并做好护理。

4.3 对症疗法

个别严重病羊局部用药同时,应全身采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治疗,并采用强心、解毒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头孢唑林钠5mg/kg体重,硫酸卡那霉素0.2ml/kg,混合肌肉注射,2次/d,连用3~5d即可痊愈。

经上述方法治疗及更换草场,病羊全部治愈,出访也无其他病例出现。

5 预防

不要经常去低洼沼泽地放牧;夏秋季雨天避免露天夜宿羊群,保持圈舍干燥卫生;羊群不可过度拥挤,防止互相践踏使蹄部受伤;种羊加强护蹄,每年修剪蹄角,不使蹄角过长扎伤蹄部。

6 体会

(1)从山区购入的羊只在沼泽地放牧夜晚整群羊露宿湿地,羊只拥挤互相践踏致使蹄部皮肤受伤,细菌侵入等因素极易诱发腐蹄病的发生。

(2)涌泉穴封闭疗法可防止炎症扩散,对蹄关节到消炎止痛的作用。普鲁卡因青霉素对气性坏疽杆菌有较强的活性,可抑止和杀灭腐蹄坏疽杆菌。

(3)硫酸铜溶液可杀死病菌,还可刺激伤口愈合。作用机制是铜离子容易与病原体的蛋白质结合成蛋白盐,形成沉淀来阻止病原体的生长繁殖,起到防治腐蹄病的目的。

(4)高锰酸钾为强氧化剂,当与被氧化物接触时,放出新生态氧而呈现杀菌作用。对引起绵羊腐蹄病的坏死杆菌具有强大的杀灭作用,配合硫酸铜药敷对疮面具有消毒、防腐收敛作用,促进疮面修复。

猜你喜欢

疮面腐蹄病蹄部
慢性疮面之“偎脓长肉”的再认识
偎脓长肉理论指导下药疮交互作用机制探讨*
奶牛蹄部护理措施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慢性疮面相关“邪”与“腐”的关系刍议
夏季需防羊腐蹄病
藏羊传染性腐蹄病防治
浅谈绒山羊的疾病防治
治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