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产期奶牛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5-01-24赵玉山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8期
关键词:胎衣围产期助产

赵玉山

(黑龙江省二龙山农场畜牧兽医科,黑龙江黑河 164131)

围产期奶牛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赵玉山

(黑龙江省二龙山农场畜牧兽医科,黑龙江黑河 164131)

奶牛在围产期由于受分娩应激的影响,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一些与分娩有密切关联的疾病。这些疾病的发生常造成奶牛繁殖性能下降,产奶量降低,甚至被迫淘汰,给牛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垦区牧场化改造和示范牧场建设进度的加快,笔者对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产后瘫痪、子宫脱出、酮病等常见的奶牛围产期疾病的防治进行探讨。

1 子宫内膜炎

1.1 病因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生殖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也是造成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引起子宫内膜炎的病原体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化脓性链球菌、布氏杆菌、结核杆菌、雷氏变形杆菌及毛滴虫等。奶牛围产期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主要为分娩或助产过程中消毒不严、产后护理不当引起病原体感染。当奶牛营养不良,饲料中缺乏VE、VA和微量元素硒、碘,钙磷缺乏或比例不当,产后蛋白质摄入不足时,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会增高。此外,胎衣不下、子宫脱出、难产、产后瘫痪等疾病,都可继发子宫内膜炎。

1.2 预防

注意对妊娠奶牛的饲养管理,营养应全面、平衡,运动量要充足。临产及产后,及时对牛舍、牛床、阴门进行消毒;助产时注意操作人员手臂及器械的消毒,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尽可能避免发生机械性损伤。对患有胎衣不下、子宫脱出等产科疾病的奶牛及时处理,防止继发子宫内膜炎。药物预防,产后投服益母宫康净250~500g,1~2次/d,连用3~5次。

1.3 治疗

临床上常用治疗子宫内膜炎的药物有抗菌消炎、激素、防腐类药物。0.1%~0.3%高锰酸钾200~300ml,加温到40℃左右冲洗子宫,同时用手通过直肠按摩子宫,使子宫冲洗干净,冲洗后取青霉素160万U和链霉素100万U溶于无菌水100ml,1次注入子宫,或投入土霉素2g。对病程较长、子宫壁肥厚、含有脓性分泌物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可配合肌注己烯雌酚20mg,促使子宫收缩。患牛出现全身症状时,及时补液、强心、利尿,同时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进行全身治疗。

2 胎衣不下

2.1 病因

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国外资料报道,正常产母牛的胎衣不下率为11%~30%,国内正常产母牛的胎衣不下率为20%~38%。胎衣不下大多是妊娠后期饲养管理不当而使母牛体质减弱,或分娩时外界不良因素刺激引起子宫收缩无力和气血运行不畅;微生物侵入子宫引起胎盘炎症及特别的胎盘结构也是胎衣不下多发的原因。

2.2 预防

加强对奶牛的妊娠后期的饲养管理,给予奶牛适当的运动量。分娩过程中保持安静、卫生的环境,尽量让奶牛自然生产,减少不良的刺激因素,助产不宜过早(破水前30min),且不要盲目强拉助产。在预产前45d和15d各服1次亚硒酸钠-VE粉0.5g或母牛产后喂服益母草汤可预防胎衣不下的发生。

2.3 治疗

己烯雌酚20mg或垂体后叶素100u肌肉注射,促使子宫收缩排出胎衣,无效时进行手工剥离,对不易剥离的胎盘可向子宫内注入含6g新霉素的生理盐水500ml,同时肌注催产素50u,1次/d,直至子宫净化为止。

3 产后瘫痪

3.1 病因

奶牛产后瘫痪与其体内钙的代谢密切相关,产后泌乳的启动,大量钙质从乳中排出,此时血浆钙含量必须通过增加胃肠吸收和骨钙析出得到补充,但母牛分娩前后胃肠机能紊乱,使钙的吸收率降低,同时母牛雌激素水平升高,阻止骨钙及时转送到血液,造成钙的负平衡,最终导致低血钙性瘫痪的发生。

3.2 预防

母牛产前2周开始饲喂低钙高磷饲料,激活甲状旁腺机能,提高机体吸收钙的能力。分娩后提高日粮中钙的含量(〉1%),并至少口服1次钙制剂,同时喂一些健胃药,促进胃肠对钙的消化吸收,产后勿急于挤空牛奶,第1次挤奶量为正常的1/5,以后逐渐增加,4d后达到正常挤奶量。

3.3 治疗

10%~20%葡萄糖酸钙200~400ml,氢化可的松400~500mg,10%安钠咖20~40ml,5%生理盐水2000ml静脉注射。同时对瘫痪奶牛立即进行乳房送风,压迫乳房血管,抑制泌乳,不至于血钙含量急剧减少。

4 子宫脱出

4.1 病因

妊娠期营养不良、运动不足或衰老等原因使子宫肌肉紧张性降低,胎儿过大,胎儿畸形,双胎、胎水过多导致子宫扩张过度,助产过早,助产时。强力拉出胎儿,产后母牛努责过度都有可能引起子宫脱出。

4.2 预防

加强分娩奶牛的饲养管理,避免奶牛体质过瘦,对年龄较大的临产奶牛要做好护理工作。正确进行助产操作,落实操作规程,减少助产不当引起的子宫脱出。

4.3 治疗

奶牛子宫脱出,应争取早治疗,防止子宫暴露时间过长造成污染。一旦发现奶牛产后发生子宫脱出,应及时整复。整复后用土霉素粉500万u涂抹于子宫黏膜预防感染。为防止子宫再次脱出,注射子宫收缩剂或将阴门暂时缝合。

5 酮病

5.1 病因

酮病主要是在生产后泌乳早期,碳水化合物饲料供给不足,造成营养代谢机能紊乱的一种营养代谢病。

5.2 预防

参照饲养标准,合理搭配饲料,使奶牛营养适中。分娩后注射丙酸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预防。

5.3 治疗

5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重复注射数天,亦可用氢化可的松500mg,以葡萄糖生理盐水稀释后静注。

奶牛围产期疾病一旦发生,虽经治疗,但造成牛群淘汰率升高,平均空怀天数延长,产奶量降低,奶品质量下降,给牛场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以预防围产期疾病的发生为主,降低围产期疾病所带来的损失。

猜你喜欢

胎衣围产期助产
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和骶髂关节拉伸复位治疗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症的疗效分析
南方规模奶牛场胎衣滞留发病规律研究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牦牛产后胎衣不下的诊断及治疗措施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Effect of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on postoperative weight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牛、羊胎衣不下的临床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