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禽流行性感冒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2015-01-24宋莉萍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8期
关键词:吉林长春预控病鸡

宋莉萍

(吉林长春市宽城区奋进乡畜禽防疫服务中心,吉林长春 130052)

禽流行性感冒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宋莉萍

(吉林长春市宽城区奋进乡畜禽防疫服务中心,吉林长春 130052)

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是出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病。几乎所有的家禽和野禽均易感。禽类感染后表现为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引起的高度致死性疾病,该类型禽流感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能引起鸡、火鸡大批死亡。以发病突然,病程短促,死亡迅速,头面部特别是肉鬓和鸡冠水肿、发绀,呼吸道症状由轻到重、全身呈败血性病变为特征。低致病力禽流感病毒感染仅引起轻度上呼吸道症状,产蛋下降,有一定死亡率等系列综合征。

1 流行特点

鸡、山鸡、鹅、鸭等都有高致病能力,水禽感染后多数为轻微症状,或没有发病经过。作为人畜共患病,人也有感染的可能,典型症状为角膜炎、结膜炎等等,国外有报道感染此病死亡的病例。

此病传染源为病禽、带菌禽,传播主要方式为病毒经飞沫传染,或经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媒介,经消化道、皮肤损伤、结膜等进行传播。研究证实:此病有带蛋感染的可能。高致病力禽流感的发病率和死亡,有时可高达100%。

2 临床症状

此病潜伏期长短不一,少者数小时,多者高达3~5d。根据病程长短,有急性、最急性两种。

急性型:可见头面部肿胀,以鸡冠、肉鬓、眼睑、耳垂等处水肿明显,有时颈、翅、腿内侧也有水肿。鸡冠、肉鬓呈紫黑色或见有坏死;眼、鼻腔有较多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病鸡腿部鳞片有红色或紫黑色出血;下痢。蛋鸡产蛋量明显下降,产蛋率可由80%或90%下降到20%以下,甚至停产;产蛋下降的同时可见软皮蛋、薄壳蛋,畸形蛋增多。病鸡体温升高,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废绝,有咳嗽、罗音和呼吸困难。

低致病力禽流感有的称之亚急性禽流感的上述症状较轻,以轻重不一的呼吸道症状和产蛋下降为主。

最急性型:此病多数突然爆发,多数不见典型症状,而突然死亡,病程多数在数小时。

3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全身黏膜、浆膜广泛性出血,以消化道、生殖道和心外膜为剧。可见腺胃乳头出血,腺胃与食管、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带状出血;十二指肠及小肠黏膜红肿,有程度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直肠黏膜及泄殖腔出血。卵泡充血、出血,呈紫黑色,有的卵泡变形、破裂,形成卵黄性腹膜炎;卵巢和输卵管充血、出血。心冠状沟及心外膜出血;肝脏肿大,有出血点,有的可见灰黄色坏死点;有的见肾脏肿大。

4 诊断

此病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典型症状、病理剖检等可做基本判断,特殊情况需结合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病毒分离和生物学鉴定等方法。

5 综合防控措施

目前国内治疗此病,尚没有特效药物及疫苗。考虑到,又有最新的H9亚型低致病力禽流感和H5亚型高致病力禽流感被发现。由此,必须要高度重视此病的综合防治。第1,加强疫情监测。一旦有疫情,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同时,采取得力有效的措施,及时迅速将其扑灭。第2,严防高致病性禽流感流入未感染区。引种期间,严格检疫,确保无病史,方可引入,禁止自此病高发区引种。除此之外,加强对家禽、野禽、禽蛋等的检疫,其中包括种蛋、孵化胚、精液、禽肉、羽制品、禽类副产品等等,杜绝任何可带菌因素。第3,严格封闭管理,坚持全进全出。养鸡场远离水禽、野生鸟类等栖息的河流、湖泊,鸡场周边禁止养鸭、养鹅等水禽,更不允许养殖猫、狗等宠物,禁止鸡与任何家禽混养。加强病害虫防治,禁防野鸟、老鼠、毒蛇等混入养殖禽舍,造成严重危害。第4,严格消毒管理,及时清扫圈舍,加强带鸡消毒,做好禽舍、周边环境等的消毒管理。第5,积极有效的免疫接种。根据此病流行情况,秋冬、冬春交际,气候骤变,气温变化显著的时节,建议积极接种禽流感多价灭活疫苗,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有效预控此病。注意毒株检疫,出现感染毒株迹象,有针对性的接种毒株亚型的油佐剂苗,或者是基因工程苗,有效预控此病。近些年,随高新技术发展,国内已经生产成功的亚型禽流感疫苗,正在研制的性能良好的高新技术苗,投入市场都将获得更好的预控效果。此外,考虑到此病致病病毒血清型众多,变异性极强,临床绝不能用活苗进行预防。第6,临床诊治疑似禽流感,立即上报主管部门,严格封锁、隔离、消毒。经确诊的病鸡,及时宰杀,深埋、焚烧处理。被病鸡污染的周边环境,经及时清扫后,用1%~2%的氢氧化钠或5%的漂白粉,进行喷洒消毒处理。一般经3~4次的反复消毒后,基本可消除死角。同群中未被感染的鸡群,及时紧急接种灭活苗,同时建立隔离带,进行有效隔离。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彻底消毒处理后,3周后尚未出现新的病鸡,尚未检疫新的病毒,可彻底解除封锁。考虑到禽流感为人畜共患疾病,诊治期间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避免相互间的交叉感染。对于低致病力的禽流感,在例行封锁、隔离、消毒、紧急免疫接种后,可同时用抗生素预控继发病。也可用免疫增强剂,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某些中草药(清瘟散、瘟毒杀等),都有很好提升机体抗病毒能力。

[1] 韦金虎,赵青云.低致病性禽流感的诊断与防治[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10):13-14.

[2] 李艳丽,周洁萍,方立群,等.高致病性禽流感SI传播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28):3603-3605.

[3] 张蓉蓉,罗青平,温国元,等.禽流感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22):507-510.

猜你喜欢

吉林长春预控病鸡
预控措施在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疫情预控公益广告
谈如何做好房建监理开展前的预控工作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吉林长春:全力推进粮食作物抢收快收
快看!小画家来了
食品专业英语慕课化教学创新实践研究
缤纷世界我来绘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