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猪产后不食的防治措施

2015-01-24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8期
关键词:食欲体温母猪

张 平

(江苏省响水县老舍畜牧兽医站,江苏响水 224600)

母猪产后不食的防治措施

张 平

(江苏省响水县老舍畜牧兽医站,江苏响水 224600)

母猪产后不食,为常见多发病,中医称产后厌食。指的是母猪生产期间,出现的消化系统紊乱性疾病,伴有不食或食欲废绝等症状,为临诊常见普发病。感染病例,轻者影响母猪泌乳机能,导致仔猪消瘦、不良、生长弛缓、病死率高,逐渐成僵猪;重者久治不愈,将形成顽固性不食,呈高度消瘦,断奶后乏情,或虽然有发情症状,但是屡配不中,甚至形成恶病质,最终导致衰竭而死,严重影响养殖效益。

仔猪 不食 防治

1 病因及症状

1.1 营养不良性疾病

日常用料单一,营养水平低,像是蛋白、维生素、氨基酸等匮乏,尤其是缺钙,是导致产后不食的重要致病因。精神不安,兴奋和沉郁交替发生,食欲废绝,大便干燥,小便发黄,甚至导致跛行或瘫痪,其中母猪体温降低症是母猪营养障碍所引起的,在生产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母猪体温降低症以冬春气温较低时节多见,以胎次偏多、年龄偏大、体质偏弱者为主,以体温降低为主要特征,即直肠温低于正常值的下限38℃,最低36.8℃,耳及四肢末梢冰凉,伴有心音减弱,节律不齐,疲倦,行动迟缓,食欲下降甚至废绝。

1.2 普通疾病

某些普通疾病,像是肠胃炎、寄生虫疾病、慢性代谢病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猪体消化机能,导致机能障碍症的出现。这些普通症状,可导致肠胃运动机能降低,甚至是失调,精神萎靡不振,卧地不安,排出稀便,稀便带有未消化的食物,食欲逐渐降低,仅喜欢吃食咸菜汤。严重病例,甚至废绝。尤其是遇到难产症状,助产不合理,常会诱发不食症。表现精神极度沉郁,体温稍高,卧地不愿行走,排干粪球,眼和鼻分泌一些黏液性分泌物。产后衰竭症而导致不食症,体温正常或稍低,四肢末梢发凉,可视黏膜苍白,被毛粗乱,排粪迟滞,有时排出极少量的干粪球并附带有黏液或黏膜,如治疗不力终致死亡。

1.3 不良应激因素

当母猪生产后,受到不良应激,机体处于紧张状态,将发生一系列的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汇总起来,主要有冷应激、热应激,此外,湿度、通风、水质等问题,也应作为重点考虑对象。

1.3.1 冷应激

母猪体温降低,不仅降低增重,而且增加用于维持体温的能量损耗。甚至,温度降低,将导致机体感染病患。生产分娩期,母猪产后偶感风寒,感冒发热,体温骤升,结膜潮红,精神废绝,卧地不起,呼吸急促、排出干粪,眼鼻排泄黏性分泌物,都是将诱发产后不食的先兆。

1.3.2 热应激

在热应激影响下,母猪将通过降低食欲,改变内分泌,来减少产热量,增加体表散热。这些应激反应,将导致失重增加,泌乳降低,甚至会延长母猪的发情期。在热应激下,母猪随机产生适应性反应,降低采食,减少散热。典型症状,呼吸急促、采食减少、喜欢饮水等等。

1.4 饲养管理不当

生产前后,管理不当,都将诱发产后不食。比如:产前1周内,过度饲喂,导致产前血糖升高,反射性的抑制采食,降低消化吸收机能;产后1周,供料太急,饲喂量太多,都将加重母猪消化吸收机能,出现典型的不食症。饲养管理不当,诱发的产后不食,常见分娩之后,表现出体温正常,而食欲不振,先拉稀,后便秘,食欲减少,甚至废绝。

2 综合防控措施

导致母猪产后不食的病因复杂,表现症状差异显著。预控此病,关键在于加强管理,落实好预防和保健工作。同时,有感染症状,及时找准病因,积极对症治疗,方可取得很好的康复效果。生产管理方面,积极贯彻“防重于治”的理念。

2.1 重视饲养管理,改善养殖环境

2.1.1 改善环境条件

减少应激,改善养殖环境。及时清扫,加强通风,确保洁净。适宜温湿度,确保饮用水洁净卫生。控制水量,保证优质水源。夏季控制饲养密度,注意通风,必要时采取降温措施。冬季注意保暖,控制好通风与保暖间的关系,防治贼风侵蚀。日常严格消毒管理,所有用具、产房等,每次生产结束,彻底消毒,确保消毒有效。

2.1.2 科学驱虫免疫

目前为止,免疫是最为有效的防病措施。今后工作实践中,我们应认识到免疫的重要性,将其纳入生产实践的第一线。而免疫程序的制定,必须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确保免疫程序具体而具有操作性。驱虫工作至关重要,可安排在产前30d,春秋两季,并且与体表、体内同时进行。

2.1.3 供给营养全价日粮

母猪产后胃口好,全靠调的好。日常用料,确保营养全价,保证供料均衡,做到定时定量。生产前1个月,搭配用青、粗、精料,供给易消化饲料,避免母猪过肥或过瘦。生产前3d,酌情减料,每天用料在2kg左右。分娩时,母猪消耗过多体力,体液损失多,饥渴疲劳。生产后半小时,及时补充用含食盐的温水或糖水,有效补充体液,缓解疲劳。生产后8~10h,原则上不用料,适量用鱼粉汤、麸皮汤等,即可。生产后2~3d,不宜多喂。饲喂用料,营养丰富,易消化,每顿用量在1.5~2kg。生产后3~4d,逐渐加料,待到生产后1周,基本要达到标准的饲喂量,并根据体质状况,做适度的调整。母猪食欲不佳,可选择适口性好的饲料,配合青绿饲料。确保能量在13.4MJ/kg,蛋白质含量在17%以上,赖氨酸含量在0.9%,同时添加5%的油脂,增加维生素E、C的含量,达到增进食欲的目的。

2.2 积极药物防治,落实保健措施

母猪生产前后,及时药物防治,加强保健措施,对于预防产后不食效果会更好一些。母猪生产之后,注意合理调养,促进体质康复。药物防治也是关键,临床用“打产后针”,能有效预控产后不食。常用的药物,抗生素类、前列腺素等药物,都是较为常见的。比如:母猪分娩后,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电解质,有利于体质康复;母猪分娩后,注射用长效阿莫西林、土霉素,有利于预防乳腺炎及子宫炎;母猪分娩后,注射用缩宫素或氯前列烯醇,有效刺激子宫恶露排出,恢复子宫,预防产道感染,预控产后不食。此外,有怀孕症状,母猪生产前后1周,饲料混拌支原净100g/t、多西环素120g/t、阿莫西林160g/t,将有效降低全身感染,降低乳腺炎、子宫炎等并发症。

2.3 勤于观察,积极治疗

2.3.1 勤于观察

母猪繁殖生产期,注意观察其食欲、排便、排尿等情况。有发现不食症,立即进行对症治疗,避免影响泌乳

( )机制,导致仔猪哺乳不及时,造成大面积的死亡。治疗此病,原则上治愈原发病为主,结合对症疗法,控制继发感染,辅以支持疗法,增强自身抗体能力,提升母猪体质。

2.3.2 积极治疗

治疗用药,做到例行到位。常用的治疗药物,汇总如下:抗菌抗病毒:抗病毒药有吗啉胍、利巴韦林、黄芪多糖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等,抗菌药物有支原净、泰乐菌素、炎康、头孢菌素等;解热镇痛:安乃近及阿尼利定注射液、氨基比林注射液等;强心补液:强心可用安钠咖注射液、樟脑磺酸钠注射液等,补液可用10%葡萄糖盐水注射液或林格尔氏液;增强免疫力:排疫肽(免疫球蛋白)、猪转移因子(多肽-核酸复合物)等;止泻:泻立停、碱式硝酸铋等;缓泻:硫酸钠、硫酸镁、大黄苏打片等;⑦健胃消食:人工盐、乳酶生、酵母片等;营养神经:维生素B,脑活素、脑神经生长因子;产道抗炎:子宫净、宫炎清等。

药治疗在选用西药的同时,也可结合中药治疗。例如,选用温补气血,健脾养胃方。方1:党参12g、附子12g、白术8g、干姜4g、云芩6g,煎汤服,l剂/d,连用3 d。方2:党参20g、白术15g、神曲15g、川芎15g、黄芪12g、云芩10g、甘草10g,l剂/d,连用2 d。

[1] 吴付安,宋振宇.母猪产后不食症的防治[J].山东畜牧兽医,2010,31(10):59.

[2] 孙瑞香.母猪产后不食的原因分析与综合防治[J].养殖与饲料,2009,(11):50-51.

[3] 寸现荣,李学锋,蚩苹苓.母猪产后不食症的综合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2,8(2):65.

猜你喜欢

食欲体温母猪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高温天猪食欲下降,这六种饲料可消暑
莴笋开胃增食欲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