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大足黑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体会

2015-01-24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8期
关键词:胸膜炎黑山羊病羊

钟 远

(重庆市大足区宝顶镇畜牧兽医站,重庆大足 402360)

一例大足黑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体会

钟 远

(重庆市大足区宝顶镇畜牧兽医站,重庆大足 402360)

山羊传染性胸膜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浆液性及胸膜炎为特点。近年来,该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养羊业健康发展的主要传染病。因此,加强对黑山羊传染性胸膜炎的防治尤显重要和紧迫。

黑山羊 传染性胸膜肺炎 综合防治措施

大足黑山羊在宝顶镇发展迅速,现有黑山羊规模场9家,但随着养羊业的发展,尤其是冬春季节,阴雨连绵,寒冷潮湿,羊群密集、拥挤等因素,加之青绿饲料缺乏,机体抵抗力低,极易受到有害菌侵袭,因而导致发病,发病后病死率也较高。2014年11月末,宝顶镇某规模羊场突发一种以咳嗽、流鼻涕、急性死亡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为传染性胸膜炎所致。采取了隔离消毒、对症治疗等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4年11月末,宝顶镇某规模养羊户来镇畜牧兽医站反映,他所饲养的138只黑山羊,以放养为主,平时很少添加精料,前几天,羊贩来购羊3~4 d后发病,现有18只发病,这几天已死亡6只。发病迅速、病程短、死亡快,只见病羊出现咳嗽、流鼻涕,出现病症2~3 d后就死亡。开始认为是感冒,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效果不佳。

2 临床症状

病羊精神沉郁,对周围环境反应迟钝,常呆立一隅或躺卧于僻静之处;食欲下降或废绝,但渴欲随着病程的发展而增强,饮水增多;呼吸困难和痛苦呻吟,湿咳,流浆液性鼻液,有的鼻液为黏液-脓性并呈铁锈色;眼睑肿胀,流泪,眼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口半开张,流泡沫状唾液。体温高达40.8℃~41.5℃,有的发生鼓胀和腹泻,尾部和后肢被粪便严重污染。头颈伸直,腰背拱起,腹肋紧缩,最后病羊倒卧,极度衰弱委顿甚至口腔中发生溃疡,唇、乳房等部皮肤发疹;发病、死亡的都是4~12月龄的育成羊,有2只孕羊发生流产。

3 病例变化

剖检4只病羊,尸僵不显著或者不明显。鼻、咽喉、气管黏膜出血。胸腔有淡黄色液体,肺脏水肿、气肿,肺实质出血、肝变,呈大叶性肺炎,颜色由红至灰色不等,切面呈大理石样;胸膜变厚而粗糙,上有黄白色纤维素层附着,有的胸膜与肋膜、心包发生粘连;心包积液,心肌松弛、变软;肺门淋巴结出血、肿大。各脏器浆膜面常覆有黏稠、丝状的纤维素样物质。肝脏肿大,表面有少量出血点,胆囊肿大2~4倍。

4 实验室诊断

分别采集4只病死羊的心血、肝、脾、胸水、淋巴结送大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进行检验:

4.1 直接涂片检测方法

采集病羊或死羊病变组织和胸水等相关涂片,分别采取革兰氏染色方法和姬姆萨氏方法进行染色,通过高倍镜观察,其中姬姆萨氏方法会看见球杆形状、螺旋形状以及星芒形状等相关蓝色颗粒;其中革兰氏染色方法可以看见阴性菌。

4.2 血清学试验

采集病羊和健康羊的血液进行血清检查,对黑山羊肺炎支原体血液凝固试验,在检验血清当中有4份病羊血清当中全部为阳性。

4.3 分离培养

将采集的病料接种血清琼脂培养基,37℃培养3~6 d,长出细小、半透明、微黄色菌落,中心突起呈“煎蛋”状,可见革兰氏阴性,极为细小的多形性菌体。

综合流行情况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可初步诊断为传染性胸膜炎感染所致。

5 治疗

通过药敏试验,对出现病症的用林可霉素、大观霉素、氨基比林联合用药注射,2次/d,连用3~5 d。

全群羊用土霉素粉剂饮水,2次/d,连续饲喂4~5 d,进行预防。在饮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和多维素,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4 d后咳嗽症状消失,食欲增加,精神状态良好,病情基本得到控制,治疗羊18只,治愈16只,死亡2只。

6 预防措施

6.1 加强饲养管理

新引进的羊必须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确认健康后才能混入大群饲养和放牧,防止引入病羊和带菌羊。饲喂全价饲料,不喂冰冻或霉变的饲料,定期用多维电解质饮水,保证营养均衡,同时改善饲养条件,合理安排羊只密度,冬季注意圈舍保温,夏季注意圈舍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6.2 开展免疫接种

制订免疫计划,每年春秋两季组织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三联四防苗等疫苗免疫,按剂量及时进行免疫接种,注意在接种前后7~14 d不要注射抗生素类药物,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6.3 加强场所消毒灭源

平时定期对饲养场所进行彻底消毒,严禁羊贩等人未经严格消毒入场;发病山羊及时隔离治疗,被污染的羊舍、场地、饲养管理工具进行彻底消毒,粪便及污物进行堆积发酵或无害化处理,病死羊要按规定进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6.4 定期驱虫

每年对羊群驱除体内外寄生虫3~4次,尤其是放牧羊群更要加强驱虫,以提高羊只的抵抗力,可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

6.5 及时预防治疗

平时在饲料和饮水当中加入药物进行预防的基础上,在饲养过程中,要仔细观察羊群精神、采食、运动、粪便有无异常,发现病羊要及早隔离、及时用药物按疗程进行治疗。

7 小结与讨论

传染性胸膜肺炎主要发生于山羊,不分年龄、性别,一年四季都可发射,主要发病是青年羊,但是在春冬季节,由于青饲料不足,加上未添加精料,营养缺乏,机体抵抗力低,极易受到有害菌侵袭,因而导致发病。该病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在同群中传播速度极快,一旦发生难以彻底根除,因此防疫接种是预防该病关键而有效的措施。平时除加强饲养管理、环境消毒、免疫接种外,可使用抗生素类、驱虫药等药物进行预防,是防止本病发生蔓延的根本措施。

[1] 胡庆禄.大足黑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治[J].四川畜牧兽医,2010,8(2):47.

[2] 杜永凤,文心田,曹三杰,等.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分离与鉴定[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0,28(6):618-621.

[3] 赵萍,郭晗,储岳峰,等.黑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的检测[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340-341.

[4] 梁福枝.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和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29(4):80.

猜你喜欢

胸膜炎黑山羊病羊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羊肠毒血症的诊断技术和防治方法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对肉羊瘤胃积食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羊脑包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
羊咳嗽怎么治
更正
结核性胸膜炎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意义探析
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