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布氏杆菌病防控措施

2015-01-24张和平涂小玲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8期
关键词:病畜布鲁氏菌疫区

张和平涂小玲

(1.湖北省武汉市黄破区畜牧兽医局,湖北武汉 430300;2.湖北省武汉市黄破区畜牧兽医站,湖北武汉 430300)

羊布氏杆菌病防控措施

张和平1涂小玲2

(1.湖北省武汉市黄破区畜牧兽医局,湖北武汉 430300;2.湖北省武汉市黄破区畜牧兽医站,湖北武汉 430300)

2013年底~2014年初,武汉市黄陂区罗汉街、李集街和祁家湾街等地发生羊布鲁氏杆菌病,经确认有6人感染布病病例。黄陂区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高度重视,在全区进行了羊布病大排查工作,查出羊布病阳性27头,扑杀同群羊525头。有效控制了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确保了人民生命安全。经过近两年的预防和控制,羊布鲁氏杆菌病在我区得到有效控制,效果很好。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该病以引起雌性动物流产、不孕等为特征,又称为传染性流产;雄性动物则出现睾丸炎。人也可感染该病,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神经痛及肝、脾肿大等症状。该病严重损害人和动物的健康,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经笔者总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羊布氏杆菌病进行防控。

1 一般性防控措施

1.1 疫区的防控措施

以就地扑灭、防止传播、逐步肃清为原则。对确诊布鲁氏菌病羊群的,要划定疫区、疫点,及时封锁、隔离,对病畜和阳性畜全部扑杀。并抓好定期检疫、隔离、消毒、杀虫、灭鼠、病畜及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幼畜的培育和免疫接种等项工作。

1.2 受威胁地区的预控措施

在临近疫区的地区,采取与疫区划分水源、草场、加强驱虫灭鼠和消毒,防止该病的传入。同时采取紧急免疫接种。对畜群进行检疫,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发生的病畜。

1.3 定期检疫和分群隔离

疫区用凝集反应或变态反应法定期普遍检疫。每次检出的阳性和可疑病畜,均应及时隔离。曾检出病畜的畜群在未达到净化以前,应视为可疑染疫畜群另予隔离管理。严禁与假定健康家畜接触。

1.4 消毒

羊群每次检出和隔离阳性病畜后,必须将被污染的用具和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并定期做好隔离场所和用具的常规消毒。由于病畜主要在流产和分娩前后大量排菌,所以最好有专用产房。流产胎儿尸体、胎衣、羊水及产道分泌物、乳汁、粪便等尤应妥善消毒和处理。消毒可用10%~20%石灰乳或2%氢氧化钠等药物。皮毛消毒用环氧乙烷、福尔马林熏蒸等。粪便可堆积发酵消毒,乳汁可煮沸利用。

1.5 病畜处理

病畜以淘汰屠宰为宜,肉煮熟或高温处理后可以食用。如病畜数量很多,或有特殊价值,暂时不宜淘汰屠宰时,可在隔离的条件下给以适当治疗。例如流产伴发子宫内膜炎的母羊,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等冲洗阴道和子宫,每天1~2次,直至无分泌物流出为止。必要时可用抗生素和磺胺药治疗。

1.6 免疫接种

疫场经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后,在最后一头病畜痊愈、死亡或淘汰后,以三个月的间隔连续三次定期检疫,均为阴性反应,又无流产及其他明显症状,即认为已达到“净化”。如经多次检疫仍有新的病例出现,则可对阴性反应的家畜进行免疫接种,以后每年定期免疫一次,数年后可达到“净化”的目的。

1.7 生产中的防控措施

羊布鲁氏菌病传播很快,而且布鲁氏菌病羊是人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来源。因此若发现羊群中有布鲁氏菌病发生,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扑灭该病,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在没有发生过羊布鲁氏菌病的地区,由外地引进羊只时,必须严格检查,并须隔离饲养一个时期,证明确无此病时,方可与本地羊群混群饲养,以防布鲁氏菌病扩散。

在本病普遍流行的地区,则应采取菌苗接种方法进行预防,实践证明,菌苗预防的效果就很好。我国培育成功的羊种布鲁氏菌5号菌株弱毒苗,对羊的免疫效力很好。在非怀孕期,无论采取气雾方法或注射方法接种,每年一次,连续几年,即可控制布鲁氏菌病的发生。

2 做好羊布鲁氏菌病的监测工作

(1)加强对羊的定期监测。

(2)监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方法,结合细菌分离进行监测。

①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该地区不同畜群的发病率和不同动物种别、年龄和性别等特定因素累计发病率,流行方式等调查。该病的流行特点是人和多种动物对布鲁氏菌易感。羊的易感性最强。母畜比公畜发病多,成年畜比幼年畜发病多。在母畜中,第一次妊娠母畜发病较多。带菌动物,尤其是病畜、流产胎儿、胎衣是主要传染源。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常呈地方性流行。

②血清学方法。是抽查一定数量的动物用布病试管凝集试验或布病补体结合试验的方法检查其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判定时应排除其他疑似疾病和菌苗接种引起的血清学反应。

③细菌分离。对疑似病例采集流产胎衣、绒毛膜水肿液、肝、脾、淋巴结、胎儿胃内容物等组织,制成抹片,用柯兹罗夫斯基染色法染色,镜检,如果发现有红色球杆状小杆菌时,而其他菌为蓝色,即可确诊。

(3)监测范围和对象

①免疫地区。对新生畜、未免疫畜、免疫一年半或口服免疫一年以后的羊进行监测。监测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②非免疫地区。监测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③所有的奶山羊每年必须进行两次血清学监测。

④监测时间。羊在5月龄以上,怀孕羊则在第一胎产后半个月至1个月间进行。

猜你喜欢

病畜布鲁氏菌疫区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家畜疾病可用蒸气疗法
为年轻女医护剃光头发赴疫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