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转变湖南龙山畜牧业生产增长方式的思考

2015-01-24田启明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5期
关键词:龙山县龙山小城镇

田启明

(湖南省龙山县畜牧水产局,湖南龙山 416800)

关于转变湖南龙山畜牧业生产增长方式的思考

田启明

(湖南省龙山县畜牧水产局,湖南龙山 416800)

湖南是传统的农牧大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连续多年稳定在30%以上。龙山县地势北高南低,东陡西缓,境内群山耸立,峰峦起伏,酉水、澧水及其支流纵横其间。地域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为龙山县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为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推进龙山县现代养殖业跨越式发展,实现畜牧业生产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于畜牧业自身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对于本县农业增长方式乃至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意义重大。分析转变湖南龙山畜牧业生产增长方式的途径,以保证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1 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自2007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大了畜牧业发展的支持和保护,基本形成新形势下畜牧业发展的政策保护体系,而要具体落实到基层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地方政府必须围绕中央精神,切实落实好投入、税费、加工、流通、信贷、兽医、保险等各方面扶持力度。

就湖南龙山畜牧业发展趋势,畜牧业的支持和保护重点应该落实到品种改良、良种繁育、科技推广、质量监管、疫情防控、加工引导等方面,支持生猪主产区,重点支持规模户和龙头企业。提高和扩大良种补贴标准和范围,尽快实施对肉牛、肉羊、家禽良种补贴,加强对畜禽健康养殖、畜牧业保险等方面的政策引导性投入,并把饲料作物种植纳入种粮补贴。

此外,毋庸置疑,畜牧产业的发展,需要依赖更多的土地资源,属土地密集型产业。同样,也是弱质的农业产业,先天承受高成本的能力低下。因此,今后围绕着畜牧产业用地,必须要理顺思路,本着两个关键点着力开展。一是土地使用权的相对稳定;二是土地使用价格的相对低廉。如此,将吸引更多的投资方投身产业发展,更有利于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是何种扶持政策的落实,畜牧产业自身效益的提升才是确保产业生产方式转变最持久、最全面的关键。换句话说,只要畜牧产业效益好了,即使政府保护和扶持力度小了,也会有更多的社会资金融入本生产领域。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农哺工”的发展模式,催生了国内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当前,国内基本上开始迈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此时可以考虑调整农业附属产品的价格支持保护畜牧业发展,通过保护价或其他价格措施来提高畜产品价格,从根本上改变畜牧业经营的外部环境。

2 大力促进农牧结合、林牧结合

资料显示,每年湘、鄂、赣三省都要自北方调运50亿 t玉米,成为典型“北粮南运”的代名词。由此,本地玉米粮食价格普遍高于北方,加上受运力等因素的限制。饲料成本的提升,成为制约本地畜牧产业转变的主要制约因素。此外,本地专用饲料作物种植面积有限,造成大量原粮直接作为饲料原料使用,种植适宜的饲料作物,通过禽畜过腹转化,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几倍到十几倍。因此,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在畜牧业发达地区,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并把玉米等主要饲料作物纳入种粮补贴范围,同时大力发展冬闲田种植牧草,推动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协调发展。

目前,畜牧产业规模化发展渐成趋势,而随着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备受世人关注。随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深入人心,如何解决好生态和谐发展,成为当前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结合各地市治污经验,畜牧产业走牧业-种植业、牧业-林业结合的路子,不失为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良策,而且很好提升综合效益,衍生更多的产业链。由此,今后工作实践中,地方部门应加强配合,引导配合,统一规划,设计好“种-养”、“林-养”经济配套模式,实现畜牧业与种植业、林业共同可持续发展。

3 小城镇带动畜牧产业化

畜牧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核心在于产业化模式,囊括现代畜牧业的所有要素。畜牧业产业化能不能真正落实“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分工、一体化经营”,最关键的步骤就是起步阶段的规划和布局,规划布局做不好,后面的“分工”和“一体化”根本无从谈起,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产业化。过去各地推行畜牧业产业化,效果不太好,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规划布局不细致,实施起来没有着力点,操作性不好。结合小城镇规划和建设,进一步明确、科学、合理分工地细化小城镇内部和小城镇之间的区域畜牧业发展规划,以小城镇建设为着力点,才能形成县域经济发展对于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的合力。

小城镇是城市化的必然态势,其建设程度与主导产业的发展相互依托。可以说,小城镇需要主导产业的推进,主导产业更需要小城镇的规模效应。以后龙山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并且已有了很好的发展基础。要因地制宜地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和畜牧业优势产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培育具有一定规模和集散能力的畜产品市场,把小城镇建设与畜牧业发展相结合,推动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4 完善健全培训教育体系

畜牧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核心点在于科技的进步。而科技实施的主体,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层农户。只有具备了一批懂技术的高素质群体,才能将畜牧业的生产力提升到应有的技术水准。由此,完善健全培训教育体系,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培训教育体系的完善,确保农户获得最新的知识和技能,是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基础性工作,必须要尽快规划、逐步完善。

[1] 武振南.我省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思路[J].山西科技,2001,(6):30-31.

[2] 何国安.我国低公害畜牧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和防治措施[J].中国牧业通讯,2001,(10):48-49.

[3] 叶心宇.如何把畜牧业做成大产业专题报道之九——走“绿色畜牧业”之路——经济发达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之我见[J].中国牧业通讯,2002,(7):15-16.

猜你喜欢

龙山县龙山小城镇
湖南省龙山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简约现代风 绍兴龙山玫瑰园私人影院
简论龙山黑陶
夏季从阿龙山开始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三)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精准扶贫下龙山县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
龙山县优质稻湘晚籼17号栽培示范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我国小城镇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