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滹沱河源头草地生态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的技术承包效益分析

2015-01-24武锋平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8期
关键词:滹沱河网片围栏

武锋平

(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山西忻州 034000)

滹沱河源头草地生态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的技术承包效益分析

武锋平

(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山西忻州 034000)

实施《滹沱河源头草地生态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技术承包,滹沱河源头75.5万亩草地得到生态治理修复与保护,草地鼠虫危害面积降低了45个百分点;草地植被盖度由50%左右提高到73%以上,草地群落密度增加了63%;地表径流由50%~60%下降到35%以下;草地生产力提高1.5~3倍;草食家畜标准化小区饲养的比例由20%提高到60%;每年可增加收入8 057.75万元,草地生态治理一次投入数年受益,治理效果保持时间按5年计算,项目预期经济效益可达4.028 9亿元。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饲养方式转变,就业不用出门,增收不破坏环境的目标。

草地生态 现状 措施

1 滹沱河源头草地生态现状

滹沱河为海河流域子牙河系两大支流之一,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境东泰戏山孤山村一带,横贯繁峙县中部,西入代县,全长587 km,流域面积24 690 km2。长期以来由于对草地的生态功能认识不足,只利用不保护,在天然草地上随意开矿、旅游、复耕、修路,加之超载过牧、鼠虫危害等多种原因,造成天然草地不同程度的退化,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达到6万多hm2,重度退化草地面积达到2.47万hm2,草地植被盖度平均为50%左右,地表径流达到50%~60%。

2 实施概况

《滹沱河源头草地生态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是繁峙县政府于2013年结合《草原无鼠害示范区建设项目》等实施的一项综合性强、技术含量高的草地生态治理工程。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成立了由项目负责人牵头、有关技术人员参加的项目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繁峙县畜牧局签订技术承包合同,协调项目的资金、技术、物资管理等工作。在项目组的组织领导下,繁峙县畜牧局按照实施规模的大小,选配技术人员。项目实施技术承包面积5.03万hm2,其中草地围栏6 666.67 hm2、天然草地改良1.67万hm2、人工草地建植3 333.33 hm2牧草种子田建设333.33 hm2、草地鼠害防治1.33万hm2、草地虫害防治1万hm2。

3 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3.1 草地围栏封育技术

草地围栏关键技术环节主要包括:一是实地勘测设计,实施前对项目区规划的围栏草地进行实地勘测,确定围栏线路和区域,制定施工设计方案。二是确定围栏类型,本项目选用编结网和刺钢丝混合型围栏类型,网片上面加1道刺丝,刺丝与网片、网片纬线间距为0.2 m,纬线和经线为纽结结合类型,小立柱和中间柱均为钢筋水泥预制件,三是围栏施工,程序为:固定门柱、拐角柱和受力中间柱,展开网片→固定起始端→专用张紧器固定→夹紧纬线→实施张紧→绑扎固定网片→移至下一个网片段施工。

3.2 优质牧草种子繁育技术

牧草种子繁殖田要求地势平坦,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播种方法为单播,采用宽行距播种,一般为30~90 cm左右;方形播种采用60×60cm或60×80cm。播种量视牧草品种、气候、土壤条件变化而定,种子田比产草田相应地增大株行距,减少播种量,播种量为同品种产草田的1/2~1/3。

3.3 牧草良种技术

本项目人工草地建植选用紫花苜蓿、无芒雀麦、冰草等高产优质牧草品种;天然草地补播改良选用沙打旺、草木樨、达乌尔胡枝子、无芒雀麦等抗旱、耐寒、适应性强的牧草品种。

3.4 退化草地补播改良技术

对草地退化严重、植被盖度在50%以下的草地采取人工模拟飞播方法,补播沙打旺、草木樨、胡枝子等豆科牧草。补播前清除有毒有害植物,播种前进行重牧,以减少原有植被的竞争力,雨季播种,播后放牧1~2次,经过牲畜践踏使牧草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

3.5 草地鼠害防治技术

草地鼠害防治坚持综合防治、持续控制的原则,把害鼠控制在不致危害的水平。建立草地鼠害测报体系,及时掌握鼠情,在害鼠密度、植被盖度、植物生物量调查的基础上,确定治理区域及具体防治方法。本项目主要采取招鹰灭鼠和生物农药灭鼠方法对中华鼢鼠和布氏田鼠进行防治。

3.6 草地虫害防治技术

本项目采取预防和药物灭杀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对蝗虫、草地螟等主要害虫进行防治。通过草地围栏、补播、划区轮牧等草地保护及利用措施,改善草地生态环境,使害虫失去产卵与栖息的场所,从而抑制其发生与发育。蝗虫采用生物农药绿僵菌防治;草地螟采用2.5%的高效氯氟氰菊酯药液喷雾防治。

4 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4.1 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项目区68%的退化草地得到治理,草地鼠虫危害面积降低了45个百分点;草地植被盖度由50%左右提高到73%以上,草地群落密度增加了63%;地表径流由50%~60%下降到35%以下;实施封育补播的草地产草量增加了60.5%~158.3%,均产草量提高118kg/667m2;实施改良的天然草地产草量增加了51.2%~108.3%,均产草量提高102kg/667m2,草地生产力提高1.5~3倍;草食家畜标准化小区饲养的比例由20%提高到60%;养殖产生的粪便、污水所造成的污染减少到了最小,项目区恶劣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和改善。

4.2 经济效益

在市县两级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项目组顺利完成了技术承包任务,累计实施草地生态治理修复与保护75.5万亩,每年可增加收入8057.75万元,草地生态治理一次投入数年受益,治理效果保持时间按5年计算,项目预期经济效益可达4.028 9亿元。

4.3 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进行宣传培训、技术指导,使项目区取得收益的同时,辐射带动了周边群众掌握了草地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的草地围栏封育技术、牧草良种技术、退化草地补播改良技术、混播草地建植技术、草地鼠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项目区草地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单位草地面积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极大地调动了周边地区农牧民治理滹沱河源头草地生态的积极性,扩大了人工草地种植面积,由过去被动建设转变成积极投资建设的自觉行动,从而使滹沱河源头草地生态治理得以迅速发展,保证了该地区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滹沱河网片围栏
“美丽家乡上封面”公益活动优秀摄影作品选登(一)
TBS围栏灭鼠技术
预张紧钢丝绳网片加固混凝土梁钢丝绳应力损失研究
围栏
长输气管道河流穿跨越方案对水环境影响研究
百万千瓦级核电厂海水循环系统某国产二次滤网网片失效原因分析及可靠性提升
动物园
洗澡围栏
西里寨村 (外一首)
轻质量型网片在中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