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动物养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5-01-24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8期
关键词:品种改良禽畜山区

李 标

(重庆市武隆县仙女山镇畜牧站,重庆 408500)

山区动物养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李 标

(重庆市武隆县仙女山镇畜牧站,重庆 408500)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很多把发展养殖业作为发展山区经济,增加农户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因山区先天的恶劣条件,很大程度制约了禽畜养殖工作的顺利开展。分析禽畜养殖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山区 畜禽 饲养

1 山区动物养殖存在的问题

1.1 良种率低

山区养殖禽畜品种以本地品种为主,多数长势缓慢、产肉率低等。品种改良这个问题,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是,外来引进的优良品种,多数价格昂贵,不少山区养殖户思想上缺乏认识,不愿意在品种改良上投入太多;而且,即使前期工作到位,引进很多优良品种,后期如果扩繁工作跟不上,同样会影响种群繁育,满足不了地区内品种改良的需要。总的来说,前期引种不科学,后期引进管理不善,更不注重群体选育,造成整体质量下滑,达不到预定的种用标准,甚至出现杂种品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本地禽畜改良工作的开展。

1.2 饲养管理粗放

(1)目前,山区养殖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饲草资源不足。(2)地域内主导养殖的生产方式,管理粗放、技术低下、缺乏科学性。导致散户养殖中,疫病频发,致死率高居不下。尤其在枯草季节,类似的情况更是严重。市场以原材料的生产、销售为主,产品附加值低,主要动物产品没有品牌,深加工落后,不具竞争力,生产效率差、规模效益差。正是由于以上原因造成动物养殖规模小,饲养分散,难以形成产业化。也使得现代禽畜养殖科技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举步维艰,批量集中的育肥等实用技术难以推行,因而造成市场上用于屠宰的禽畜参差不齐,肉品质量差,相应的产品加工也随之落后。(3)动物的饲草料比较单一,主要以碱性湖草、玉米青贮为主,青草、干草的数量有限,然而实践证明只靠单一的玉米青贮饲料养殖是不可行的,应该进行多样化饲料的配制。

1.3 加工、流通环节薄弱

总的来说,山区动物养殖,受加工、流通环节的影响,生产上难以形成区域化、产业化格局。就实际情况而言,山区肉品加工、皮加工企业数量很少,都缺乏流通资金,普遍处于吃不饱的状况。肉品单一低档,活畜及产品的批发交易市场数量少,不适应生产的要求。加工、流通环节的滞后发展状况制约了生产的扩大,生产的区域化、产业化格局难以支撑。

2 对策措施

2.1 注重品种改良

山区动物品种低劣,养殖效益不可观,与品种改良不到位,有着脱不了的干系。针对这个问题,一方面,推广新型生物技术,快速扩繁种群,最大限度地利用优良品种。同时,完善良种繁育服务体系,借助先进的冻精技术,及时有效改良本地品种,有效改善养殖效益。另一方面,于政策和资金两方面,给予品种改良以支撑。作为一项惠民工程,笔者认为可将品种改良的成效,作为各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年度考核的目标责任之一,有效调动品种改良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发展半舍饲、舍饲模式

牧草资源的匮乏,很大程度制约山区禽畜养殖的发展。解决草畜间的矛盾,唯一有效的出路,就是转变饲养模式,将传统的放养向舍养、半舍养的模式过渡。由此,建议将农业种植结构做出战略性调整,改变过去仅种粮油的二元模式,向粮、油、饲草的三元模式过渡,有计划的利用荒地、轮作地、中低产田,逐步成立稳定高效的高产饲料地。通过退耕还草、粮草轮作、果、草间作及改良草山、草坡等形式并与秸秆过(牛、羊)腹还田相结合,实现农(种植业)、牧(养羊)业的良性循环。对现有草场现状,应根据饲草供应量确定载畜量,做到草畜平衡,同时选择适宜的优良牧草品种,采取有效的改良措施,加快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的建设,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微贮技术,发展秸秆颗粒饲料,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使养殖业由传统的小规模分散饲养这种低科技附加值的低效生产向高科技附加值的适度规模化高效生产模式转变,使养殖业逐渐过渡到在农牧民家庭经济收入中占主导地位的专业化生产产业。

2.3 科学化饲养管理

目前山区,很多地方沿用粗放的饲养方式,养殖禽畜发育受阻,优良品种的生长潜能受限,导致整体生长性能不高。甚至多年来,有的养殖户不选种,不改善管理,轻视疾病防治,造成养殖混乱,病死率高增,产品质量有待提升,养殖效益更是不好。所以,今后禽畜养殖必须要重视管理,做到优选去劣,加强各种病害的防治工作。此外,注意降低养殖成本,不能一味追求科学化,导致养殖效益不景气。一般情况下,山区养殖的动物,以羊、猪、牛等为主,很多饲料报酬率不高,养殖成本的高低左右着养殖的成功与否。由此,建议饲料方面,充分利用秸秆资源、灌木、乔草等,并注意种植优质的牧草,做到养殖管理即科学合理,又价格便宜,节省饲养成本,提升养殖效益。

2.4 重视开发市场

山区也有优势所在,作为亲近大自然的代名词,应逐渐探索新的养殖理念,走市场化、品牌化养殖之路。对于禽畜养殖的发展,应进一步向旅游休闲食品、保健食品、方便食品方向发展。在流通环节上,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要予以重视,在扶持动物生产的同时,要注重培育和发展动物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积极招商,搞活流通,以促进生产向区域化、产业化方向稳步协调发展。

[1] 陈舟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创建要点浅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4,(4):245.

[2] 徐明华.大力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J].湖南畜牧兽医,2010,(2):1-2.

[3] 曹英华.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J].湖南畜牧兽医,2012,(2):3-6.

猜你喜欢

品种改良禽畜山区
牛品种改良现状与对策
浅析畜禽传染病病原体在环境中的传播途径
黄牛品种改良存在问题与对策
给禽畜配制饲料 搭配比例要合理
畜牧业品种改良现状与发展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山区修梯田》
山区
病死禽畜“后事”料理不是小事
浅谈贵港市牛品种改良技术推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