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谷城县动物规模养殖监管现状及对策

2015-01-24王明强李勇周明梅杨春林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8期
关键词:谷城县养殖场规模

王明强李 勇周明梅杨春林

(1.湖北省谷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湖北谷城 441700;2.湖北省谷城县畜牧技术推广站,湖北谷城 441700)

谷城县动物规模养殖监管现状及对策

王明强1李 勇1周明梅1杨春林2

(1.湖北省谷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湖北谷城 441700;2.湖北省谷城县畜牧技术推广站,湖北谷城 441700)

谷城县地处鄂西北,位于汉江中游西岸,下辖10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278个行政村,现有规模养殖场537家,其中,规模养猪场192家,规模养牛场112家,规模养羊场103家,规模养禽场130家。几年来,我们严格按照“源头治理,属地管理”的要求,以《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畜牧法律法规为依托,以“保安全,保供给”为目标,紧紧围绕全县动物规模养殖实际,进一步完善监管措施和手段,着力构建养殖环节监管长效机制,有效改善养殖、生产水平,取得了初步成效,形成了基本的监管模式。

1 基本监管模式

1.1 及时做好规模养殖信息的数据更新

真实掌握全县动物规模养殖基本情况、适时更新动物规模养殖场数据是推进监管工作有序开展、保证监管不留空白的前提,我们于2011年组织监督执法人员和乡镇防检人员对全县动物规模养殖场进行了普查,全面摸清全县动物规模饲养底数。在开展普查的基础上,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和乡镇监督分所按照各自管理权限抓好动物规模养殖场分类建档工作,逐场建立电子档案,并分别明确专人于每年年中和年底分2次对动物规模养殖场异动情况进行数据更新,适时掌握最新动态,为日常监管和执法工作的依法有序开展夯实基础。

1.2 做好畜牧法制宣传培训和相关知识普及

一是积极参加科技下乡、食品安全宣传周、“3·15”、“12·4”等集中宣传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横幅、设置宣传展板、播放宣传视频、设立咨询台等形式,对《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和畜产品安全常识进行集中宣传;二是结合日常监管工作的开展,采取口头宣讲和发放资料等措施,向动物规模养殖业主广泛宣传畜牧法律法规,使畜产品安全知识进场入户;三是针对安全养殖意识不强、动物防疫条件水平较低、养殖档案建立不规范等问题,本着“逐户培训,全面提高”的原则,以乡镇为单位对各动物规模养殖业主开展培训活动,重点讲解畜牧法律法规、动物防疫条件达标、投入品使用、养殖档案建立、休药期执行、无害化处理、检疫申报等内容。

1.3 保证动物防疫条件达标,避免养殖风险

一是对具备动物防疫条件的依法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二是对已经投养但不具备动物防疫条件的,采取组织观摩标准化场、实地指导提出整改完善意见、责令限期改正、建议停养转址等措施,扎实推进动物防疫条件达标工作。对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不合格的按照《动物防疫法》第77条之规定进行处罚;三是对新建的规模养殖场实行规划审批制度,建前先审批后验收,验收合格的发放《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1.4 抓好畜产品安全告知承诺,落实责任

每年都会借助法制培训或定期监管等机会向动物规模养殖业主发放畜产品安全告知手册或告知书,签订畜产品安全责任书或承诺书。随着告知、承诺工作的深入开展,各动物规模养殖业主的法制观念得到提高,责任意识、自律意识显著增强。

1.5 要定期监管养殖生产过程,做好执法工作

严格按照《湖北省动物饲养场监督管理制度》的规定,在强化告知、承诺的基础上,全面落实监管责任,深化监督管理措施,扎实推进全县动物规模养殖场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监管不留盲区,安全不存隐患。

2 存在问题与对策

2.1 规模养殖场

2.1.1 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参差不齐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现状,对存在问题的养殖场不能马上取缔,这就增加了监管工作的难度。只能从实际出发,采取规定时间改造等方式,分门别类的实施,使其逐步达到规范。

2.1.2 缺乏管理经验,养殖档案不健全

大多数养殖业主对《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认识不足,缺乏养殖知识和管理经验,养殖档案建立意识不强,填写不规范、不全面,一旦发生疫病难以溯源。建立完善的养殖档案是动物卫生监督可追溯的一项基础工作,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养殖场应实行动态监管,监督做好日常生产记录、引种记录、防疫记录和投入品使用记录等。

2.1.3 产地检疫主动报检意识不强

部分养殖场主疫病防控意识不强,或为了逃避产地检疫免交检疫费,出栏动物时不主动报检,私自卖给商贩运到市场销售或宰杀。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明确广大养殖者对动物防疫、动物检疫、疫病监测、消毒灭源等防控措施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其疫病防控意识。

2.2 监管方面

2.2.1 执法力度不足

一是由于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成立时间不长以及社会整体环境的影响,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仍存在执法不严现象;二是由于这几年养殖业的不景气,执法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放宽了执法的标准,降低了处罚力度。首先要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责任制,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责任管理;其次要建立考核制度,定期召开例会,组织执法人员学习法律业务知识,对达不到执法要求、出现违章违纪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

2.2.2 执法不规范

由于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不足、技术手段落后、经费缺乏等软、硬件的限制,出现了执法不规范、质量不高的现象。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加强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一是要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装备的投入,建设标准化实验室、配备检疫监督执法中必需的交通、取证、办案等设备设施。二是要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业务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范畴,在保障人员基本待遇的同时,还要保证日常执法经费,以确保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2.2.3 检测手段落后,检测仪器匮乏

开展兽用药物及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的手段落后、仪器匮乏,根本不能适应当前畜产品安全形势的需要,迫切需要国家进行更新、添置。

虽然我们在动物规模养殖环节监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规模养殖场科学防控和依法监管工作是一个全局性和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多部门共同协作才能完成。我们坚信:只有不断加强饲养管理水平,畜牧业才能健康稳步发展;只有各养殖场依法依规生产、养殖,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才能保证。

猜你喜欢

谷城县养殖场规模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科学创新人才的适度规模培养
202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襄阳地方特色民宿运营模式创新研究
谷城县庙滩镇南川中心小学:打造“领导陪餐”新常态
规模之殇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
谷城县发展林业循环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