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仁县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5-01-24王德志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8期
关键词:执法人员检疫畜禽

王德志

(贵州省兴仁县农业局,贵州兴仁 562300)

兴仁县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存在问题及对策

王德志

(贵州省兴仁县农业局,贵州兴仁 56230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畜产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加,发展畜禽养殖也逐渐成为许多地方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重要经济手段。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家庭饲养已跟不上新形势、新常态下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养殖已成为当前及今后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为切实提升畜禽规模养殖动物疫病防控能力,降低疫病发生风险,确保动物卫生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及时发现、预防和控制重大动物疫情、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促进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对兴仁县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供同行参考。

1 规模养殖现状

兴仁县是黔西南州传统的畜牧养殖业大县,农民经济收入增量的1/3来源于畜牧养殖业。据统计,兴仁县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100余个,存栏牛、羊、生猪和家禽分别为8.3万头、4.2万只、18.4万头和100.7万羽,畜牧业与薏仁、烤烟、核桃、蔬菜产业齐头并进,成为兴仁县5大重要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2 卫生监督存在的问题

2.1 执法过程不规范,执法力度不到位

当前兴仁县动物卫生监督存在执法人员素质较低、执法过程不规范、执法力度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动物卫生监督的法律体系不健全、不完善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之一。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与之相对应的实施细则、执法规定等并未及时出台,导致整个执法工作仍然缺乏执法解释和必要的强制性措施,客观上也造成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难以完全到位和执法过程不规范、执法力度不到位的问题。

2.2 专项经费不足,导致硬件设施落后

经费不足是影响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效率的客观因素之一。当前,兴仁县畜禽养殖业呈现迅猛发展态势,畜禽年存栏量和出栏量都位居黔西南前列,畜禽养殖规模大幅提升的同时,对专业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素质、专业检验检疫设施、专项经费等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由于经费和人员的不足,目前兴仁县的动物检疫器材仍相对落后,一些乡镇检疫人员仍用传统体温计、检疫刀等作为检测工具。相反,动物防疫经费却并未随着畜禽规模的发展而增加,在人力、物力、财力出现紧缺状况的条件下,如何提高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工作效率,激发基层执法人员和检疫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也成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不得不解决的问题。由于缺乏化验、检疫以及监督等相关硬件设施,目前兴仁县乡镇的检疫工作只能依据感官判断,执法技术含量较低,导致漏检率相对较高,准确率相对较低,只能检出症状较为明显的病症,不能检出潜伏期的相关疫病,使得规模养殖场发生疫情的风险依然存在,给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也严重影响了执法工作的科学性及公正性。

2.3 执法人员业务素质较低

目前,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人员选拔机制存在不少漏洞,导致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很多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不按法律行规和执法程序办事。有的甚至为了一己私利,执法不严,对动物与动物产品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些地方还存在以罚代检,只收不检,公然贩卖检疫合格证等违法行为。

3 对策措施

3.1 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推动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水平

不断加强兽医体制的管理,政府要将不同地域的兽医部门拥有的执法功能组合起来,专门设一机构,主要负责执法工作,独立行使职能,适度增加执法人员数量,促进全县执法监督加快建设,推动执法工作人员角色转变。同时,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培训及技能比武比赛等活动,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等方式多形式、多举措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相关职能部门要敦促监督执法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并定期进行技能考核,作为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只有将学习、培训、实践、考核相结合,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动物卫生监督队伍的综合素质才能进一步增强。

3.2 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执法行为

目前,虽然从国家和地方都相继出台了动物卫生监督和动物防疫的相关法律法规,但与之相对应的实施细则、执法规定等制度并未及时出台。因此,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管理的制度必须尽早完善起来,执法人员管理制度以及执法公开制度也需要在执法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和优化,卫生监督和执法要严格遵守有法可依、行为合法、程序合法,确保权力在阳光下合法运行。

3.3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执法环境

针对兴仁县规模养殖场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通过大力进行法制宣传,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制观念,尤其是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者以及养殖户的法律意识,可使兴仁县动物卫生监督和执法工作更加科学化和制度化。通过报刊、广播、网络、电视、标语资料等多种形式,全面开展执法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提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社会地位,不断完善执法环境,更好地为公共卫生事业服务,营造全县和谐执法的良好氛围。

3.4 加大资金投入,给予有力的财政支持

地方政府应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安排足够的执法工作经费,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这样,才能有效改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软硬件设施。同时,还应尽量改善基层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环境,吸纳更多的人才加入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并逐步推进卫生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同时,还要经常组织基层工作者参加业务培训,重点学习相关政策,法规以及执法技巧等,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执法水平。

4 结语

总的来说,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是政府兽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效率直接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地方各级政府必须对新形势下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必须加大经费投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执法人员的意识,强化执法管理和业务素质提升,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营造健康的执法环境,确保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有序开展。

猜你喜欢

执法人员检疫畜禽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俄执法者击毙恐怖分子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检验检疫学刊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福州市色山区一黑电镀厂“死灰复燃”被执法人员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