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措施

2015-01-24陈盛谭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8期
关键词:畜禽养殖户疫病

陈盛谭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动植物防疫检疫中心,广东深圳 518110)

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措施

陈盛谭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动植物防疫检疫中心,广东深圳 518110)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基础,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畜牧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成效及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安全。本文主要从工作实际探讨如何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

基层 动物防疫 养殖户 措施

目前我国基层的动物防疫工作中,包括畜禽的养殖、动物产品的加工、防疫力量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问题,作者结合在深圳多年的基层防疫工作相关经验,针对基层防疫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应对措施,以便于我们更进一步的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及产地检疫工作。

1 存在的问题

1.1 畜禽养殖存在大量散养户,给防疫工作带来诸多挑战

当前大中城市基本都是政府规定了禁养和限养区,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非法养殖的散养户,养殖场地一般随意选在废弃的厂房、村落及山边乱搭建等待开发地带,且对饲养区、畜禽隔离区、饲养人员工作和生活的区域都没有进行严格的分离,导致基层的动物的防疫工作不能彻底地进行或者防疫有漏洞。另外,许多基本的动物防疫工作做得不够全面,例如在畜禽饲养场的门口和周围等地方没有设置消毒设施,对于进出畜禽饲养场的车辆、工作人员以及饲养场内的水流和污水排放系统等都没有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对于畜禽的粪便处理随意性大,无法做到固定地点堆积和发酵,对病死的畜禽尸体不能做到有效的处理而是随意丢弃,从而造成空气或者水体的污染,导致畜禽病原的扩散等等。这些都是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潜在威胁。散养户规模小、流动性大,而且对免疫的认识不到位,常有拒绝强制免疫的情况发生,导致基层动物免疫工作开展非常困难。

1.2 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基层工作难以开展

目前我国新的《动物防疫法》颁布后还没有制定出新的与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相配套的管理办法,在养殖场的建设方面,并没有严格的把关,出现了许多没有达到动物防疫备件的养殖场;甚至在人们居住比较密集和靠近水源的地方建立了养殖场,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群众纠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也增加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难度。而在畜禽交易市场现状还是相对的混乱,尤其是对动物的防疫检疫工作没有做到位,甚至出现了死畜禽的交易活动,严重地破坏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

1.3 基层防疫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政府部门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基层的防疫员仍然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大多数基层防疫员甚至没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便走上工作岗位。导致动物防疫工作中常常出现注射疫苗不规范、防疫登记表填写不完整、免疫证发放不到位、耳标打挂率低等失误。有的防疫员责任心不强,对于畜禽每期的疫苗都不能按时按量的完成,甚至有的散养户根本就没有为畜禽打疫苗。

1.4 畜禽养殖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大多数畜禽饲养企业家都是农村出身,专业技术欠缺,特别是一些养殖规模较小的散养户,几乎没有受过相关的专业技术培训,有的仅是过往家庭养殖经验。当前,国家的对畜牧业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和不断加强,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在逐步提高,但也仅体现在疫苗注射上,养殖户对圈舍的环境如温度、湿度、卫生、通风状况缺乏科学合理的掌控;此外,受我国的传统观念影响,我国大多农户及少数居民均有家庭养殖习惯,家庭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养殖数少且分散,一般采用放养方式养殖,且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养殖户都不太乐意接受注射相关疫苗,这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了层层困难。

2 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措施

2.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实现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动物防疫相关法律法规,都是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管理,以便更好地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为了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为了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

2.2 加大对违规养殖户的行政处罚力度

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巡查力度,加大对违规养殖户的行政处罚力度,不能让养殖户抱有侥幸的心态,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监管和处罚措施,规范养殖户养殖行为。联合相关部门对非法养殖进行及时的清理,做到发现一处,清理一处,以此消除非法养殖带来的种种问题。

2.3 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的建设

队伍建设是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核心,扎实的基础是实现突破的“跳板”,加强防疫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是提高防疫队伍的关键。在技术队伍建设方面,要大力抓好技术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加强对业务骨干防疫员和协同防疫员的培训,有效提高服务水平。

2.4 加强硬件设备建设是动物防疫工作的保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动物防疫工作中的硬件设备就是我们防疫工作者手中的利器,我们加强了防疫技术,掌握了防疫利器,做起防疫工作来往往会势如破竹,事半功倍。我国兽医事业发展相对落后,兽医设备比较欠缺,在基层的动物防疫部门尤为突出。基层动物防疫及产地检疫工作的相关部门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做好足够的投资准备,导致动物防疫需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和仪器设备不够用或者短缺,无法更好地有效地进行动物防疫工作。政府应该在各级财政预算中增加防疫经费,在资源配置上向基层防疫倾斜,如直接给予补贴,更换基层的老旧落后设备,完善防疫人员所需的防护设施。主管部门要统一规划,制定设备配置标准,逐年增加防疫设施设备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目前,动物防疫设备方面,特别是在基层,往往是我国基层防疫部门最薄弱的环节和短板,解决了这一环节可以使我国基层防疫工作迈上一个大台阶。

2.5 完善制度和考核机制确保防疫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基层动物疫病防疫工作中,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做好养殖场的防疫管理工作,从源头上做好防疫工作。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受传统习惯影响,各地区存在着较多小规模散养户,还有部分家庭养殖户。针对这一现状,首先要加强动物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养殖户对动物疫病预防和处置的能力,使其从根本上意识到动物疫病防治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养殖户对养殖场的防疫管理能力。此外,基层防疫检疫部门应大力协助各养殖场制定科学完善的防疫管理制度,配备规范的消毒设施,指导养殖户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养殖场相关动物防疫工作。

2.6 建立和健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网络

基于我国农户少量、多点、散养畜禽的传统养殖方式将长时期存在而且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客观事实,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兽医管理体制的同时,应当兼顾我国传统的养殖模式,建立一套适应农户养殖的防疫体制。针对农户养殖的特点,利用当前乡镇机构改革的机遇,迅速建立和健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网络,切实保证我国动物疫病综合性防控策略有效落实,提高基层动物疫病的防疫工作水平。

2.7 加大动物防疫宣传力度,增强群众防疫意识

政府各级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充分利用新闻媒体、黑板报、发放宣传资料、技术员上街咨询服务、召开户长会等方式,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务院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让农户认识到动物防疫的重要性和法律规定对动物实施强制免疫的义务,努力营造群众积极参与、支持配合动物防疫工作的良好氛围。加大对畜禽及畜禽产品生产加工相关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他们自觉依法检疫、依法经营的意识,使基层防疫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

2.8 加强溯源体系建设,强化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全面提升动物防疫能力

认真贯彻实施《动物防疫法》和有关兽医法律法规,建立免疫档案,实行免疫标识制度和溯源制度,全面开展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有利于开展动物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动物疫病追踪。对动物及动物产品实施全程有效监管和追踪溯源。切实上传真实有效的防疫信息,与国内国际接轨全面提升动物防疫能力。加强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领域的监管执法力度,对各经营场所采取科学有效的检疫措施,加强屠宰场、活畜交易市场的查物验证。对动物疫病的流通传人渠道加大防堵力度。通过法制的、科学的、专业的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提高动物防疫能力。

3 结语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是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基石,事关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事关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与全社会的食肉安全。随着社会的进步,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影响着动物防疫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直接关系着畜牧业发展、畜产品安全、农民增收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和应急反应能力,严格执行和落实各种防治措施,全面提高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水平,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畜禽养殖户疫病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