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块型腹腔结核的超声表现分析

2015-01-23郭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9期
关键词:团块囊性声像

郭兴

团块型腹腔结核的超声表现分析

郭兴

目的探讨团块型腹腔结核的超声声像图特征, 评价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团块型腹腔结核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22例患者中, 超声诊断团块型腹腔结核19例, 诊断符合率86.4%, 本组患者误诊3例, 按照声像图特征将团块型腹腔结核分为3种类型:囊性团块型9例;实性团块型10例;混合团块型3例。结论超声能够显示不同类型的团块型腹腔结核的声像图及血供特点, 对团块型腹腔结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超声检查;团块型腹腔结核

腹腔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导致的慢性弥漫性腹腔感染, 感染途径由腹腔内脏器如胃肠道直接蔓延或血行传播[1],由于腹腔结核的病程较长, 其超声表现也因处于不同的病理变化期而异。本研究主要探讨团块型腹腔结核的超声声像图特征, 评价超声诊断价值, 以提高临床检出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5年1月~2012年9月在本院住院的2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团块型腹腔结核患者, 男12例, 女10例, 年龄17~74岁, 平均年龄(34.8±10.4)岁,病程2~19个月。临床主要表现为低热、乏力、盗汗以及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便秘等。

1.2 方法 使用Philips iU 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3.5~7.5 MHz, 常规进行腹部检查, 必要时录像, 详细记录患者腹腔内团块的部位、大小, 观察患者腹腔团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有无肠管粘连等, 用高频探头补充扫查, 适当探头挤压后观察团块的活动度、腹膜壁层及大网膜有无增厚。

2 结果

22例患者中, 单发性团块2例, 多发性团块20例, 超声诊断团块型腹腔结核19例, 诊断符合率86.4%, 本组患者误诊3例。按照声像图特征将团块型腹腔结核分为3种类型:①囊性团块型9例, 超声表现为腹腔内多发的囊性团块, 团块的边界不清楚, 与周围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 团块的大小不等, 最小1.8 cm×1.3 cm, 最大的团块达到了36.4 cm×25.1 cm,团块内可见带状分隔, 囊性团块与周围肠管等组织粘连, 本组9例患者的团块均未发现与腹膜直接粘连。彩色多普勒可见囊性团块周边有散在的点状血流信号, 探头挤压腹壁板状腹, 呈现硬实感, 团块不易变形, 肠管推不动。②实性团块型10例, 超声表现为腹腔内不均匀的低回声团块, 团块的大小不等, 最小1.2 cm×1.1 cm, 最大的团块达到了7.4 cm×5.8 cm, 低回声团块内可见钙化灶, 低回声团块周边可见散在的毛刺状凸起向周围组织延伸。典型的患者团块呈多发性, 团块之间有低回声相连, 其中有1例患者, 由于超声表现低回声与钙化灶呈现不典型的假肾症, 误诊为肠道肿瘤, 以后需要引起注意。实性团块的位置不固定, 可以位于腹腔内的任何位置,团块与周围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的粘连, 其中有1例患者的团块直接与腹膜粘连。彩色多普勒可见低回声团块的周边有散在的点状彩色血流信号, 团块内部未见明显的血流信号。探头挤压腹壁呈现硬实感, 团块不易变形, 肠管推不动。③混合团块型3例, 超声表现为腹腔弥漫性的低回声团块, 团块包绕肠管, 厚薄不均匀, 呈低回声或者无回声, 团块与肠管、网膜严重粘连, 部分团块直接与腹膜粘连。

3 讨论

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 约占结核病的5%[2]。近年来腹腔结核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目前仍是多发病, 临床表现差别较大, 一般早期无明显症状,诊断较为困难。

团块型腹腔结核是腹腔结核的终末期, 主要的病理基础是增殖和干酪样变, 也可以合并渗出。有研究报道, 团块型腹腔结核的肠管、大网膜、肠系膜等与干酪坏死粘连、紧密结缠一起[3], 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广泛的粘连往往容易导致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而针对本病, 需要早期诊断、尽早治疗。囊性团块型腹腔结核通常是渗出型腹腔结核进展而来, 在机体吸收渗出液的过程中形成了纤维分隔, 牵拉肠管, 肠管挤压囊性团块呈球形, 如果早期发现, 尽早治疗, 可以减少发展成为实性团块型腹腔结核的可能性。团块型腹腔结核的位置不固定, 可位于腹腔内的任何位置。如果团块型腹腔结核比较大, 团块内部出现钙化灶, 低回声团块与钙化灶形成假肾征, 需要与肠道肿瘤鉴别, 本研究中有1例患者, 由于超声表现低回声与钙化灶呈现不典型的假肾症, 误诊为肠道肿瘤, 以后需要引起注意。实性团块型腹腔结核超声显示团块的边界不清晰, 可见团块的周边肠间隙内有毛刺状低回声与团块相连, 彩色多普勒可见低回声团块的周边有散在的点状彩色血流信号, 团块内部未见明显的血流信号。肠道肿瘤边界清, 且可见包膜样回声,内部彩色血流信号较丰富[4,5], 根据这一特点不难鉴别。

综上所述, 腹腔结核病程较长, 临床症状不典型, 本研究中22例团块型腹腔结核的超声诊断率为86.4%, 检出率较高, 并且超声检查安全无创伤, 对于团块型腹腔结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1]李撒德, 许国铭.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胃肠病学, 2005, 10(3):191-192.

[2]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402-405.

[3]王学梅, 欧国成, 刘延君, 等.双频超声对大网膜结核的诊断价值.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3, 19(12):931-934.

[4]岳皎芳.超声在结核性腹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5(13):1667-1668.

[5]王建平, 蔡丽娟.结核性腹膜炎超声诊断初探.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3(7):687-68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9.073

2015-06-25]

473000 南阳市中心医院超声科

猜你喜欢

团块囊性声像
拓展的(2+1)-维浅水波方程共振解
生物质炭复合团块在高炉中的反应行为
红外暗云中分子气体团块的性质研究∗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部分囊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分析
校外教育机构声像档案管理创新探析
能“看到”的声像定位 Bowers & Wilkins(宝华)705 Signature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水库管理单位声像档案的管理探讨
日本的“团块世代”是什么
腺样囊性癌细胞雪旺细胞化在嗜神经侵袭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