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接二连三”的时代语境解析

2015-01-23高志强

作物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服务

邓 菲,高志强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 410128)

农业“接二连三”的时代语境解析

邓 菲,高志强*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 410128)

农业“接二连三”是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有机结合的基本途径和思路,在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当代中国,它有着特殊的时代语境:连接第二产业既包括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还包括用现代工业装备武装农业,以及适应现代工业装备的农艺农机技术融合;连接第三产业既包括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也包括依托农业资源衍生出诸如承载乡村旅游等新型现代服务业。

农业;现代工业装备;现代服务业;农业机械化;乡村旅游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积极探索如何推进第一、二、三产业的有机结合,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积极探索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促进农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实现农业产业的“接二连三”。现代工业和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世界,赋予了农业产业“接二连三”的时代语境,如何在新的语境下推进现代农业与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 现代农业的时代语境

我国是农业大国,2013年农业总产值达到51 497.37亿元,居世界前列。然而,我国又是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1 hm2,加上农业耕种水平落后,因此我国并非农业强国。目前国内农业生产成本迅速攀升,大宗农产品的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使我国农业面临重大考验。要提高我国农业的生产效率,就要认清农业发展现状,将农业产业与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使农业产业在市场经济中重新焕发生机。

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是一组与时俱进的概念,20世纪50~60年代探索农业机械化、电气化,80~90年代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和庭院经济,进入新世纪后现代农业具有了更广泛的内涵。目前,对于现代农业或农业现代化的理解,具有如下基本要点:一是用现代工业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工业装备”代替“农业机械化”,以“3S”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工业装备,为设施农业、精备农业和农业自动化提供了强劲的技术支撑。二是用现代生物技术武装农业。分子育种、基因克隆、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已展现广阔的应用前景[1]。三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农业。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可以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实现地域空间的有效对接和实时处理,必然使农业产业的面貌焕然一新[2]。四是可持续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的基本理念。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从食品安全到环境安全,从生理需求满足到精神世界享受,人类都需要依赖农业可持续发展。五是人力资源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资源。传统农业是弱势产业,传统农民是弱势群体,这都将成为历史。现代农业的从业人员和执业人员必须是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3],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是高素质的农业CEO[4],社会必须为现代农业提供强劲的人力资源支撑。

2 连接现代工业,实现农业的提质升级

2.1 农副产品加工是连接现代工业的主渠道

农副产品加工是农业产业链延伸的基本内容。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逐渐重视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从农副产品的分选、粗加工、包装等产后处理到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以柑橘为例,除柑橘渣、柑橘皮外,柑橘汁、橘瓣罐头等加工产品已具有较大市场份额,在柑橘主产区都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加工能力。

农副产品加工业实际包括三大领域:一是产品的产后处理与粗加工,形成能够供应市场的商品化农产品;二是对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形成高档农产品或高端消费品;三是农业副产品的利用,包括收获物中的非经济产品(如秸秆、籽壳等)、加工副产品(如米糠、糟粕)和加工剩余物(如柑橘皮、棉籽)等,利用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有效利用副产品中的功能成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2 用现代工业装备武装农业

(1)化学工业产品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二战”以后,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化学工业产品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使人类感受到了“工业革命”为农业带来的成就感,同时也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等问题,从而引发全球性反思。现代农业不排除使用化学工业产品,但使用化学工业产品的前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高产、高效、安全、低成本,化学工业产品在农业上的应用必须具有严密的前期研究、可靠的安全性评估和健全的补偿机制。

(2)机械工业产品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传统农业需要消耗大量活劳动,农业生产活动是脏、累、差、险的代名词。在农村劳动力资源紧张、劳动力价格日益上升的今天,农业机械化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对机械化集约农业的另一种评估,就是向农业生态系统中投入的人工辅助能急剧增加,以消耗大量化石能源为代价所换取的农业收益,引发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争议。因此,为了降低农业生态系统的总投能水平,必须综合考虑与之配套的农艺技术。

(3)现代工业装备技术的综合应用。用现代工业装备技术武装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简单地将农业机械化、农业电气化、农业信息化割裂开来,需要将机械工业技术、电子工业技术、遥控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现代信息技术科学结合和有机融合,开发适应现代农业的现代工业装备技术体系。

2.3 现代农业与现代工业的有机融合

现代农业连接现代工业,必须实现二者的技术融合。以人力、畜力为主要动力来源的耕种模式形成了我国的传统农艺技术体系,为农业机械研制带来了极大难度。张东兴认为,农机农艺融合要按照因地制宜实现优势互补、互促共进,农机技术要为农业的增产增收、高效优质、低耗安全服务,农艺技术的研发则要优先考虑机械化生产实施的可行性[5]。张梅等认为,要实现农机和农艺技术的结合,必须要建立多学科合作的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和应用体系[6]。

长期以来,农业机械化被理解为采用机械设备来完成农艺技术所要求的操作任务,实现机械设备对人力和畜力的替代。20世纪60~70年代倾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研制插秧机、扯秧机就是典型的教训。虽然目前的机插秧技术体系以工厂化集中育秧解决了“扯秧机”和秧苗整齐度问题,但机插秧技术体系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在此背景下,育苗移栽技术体系形成:秧田集中育秧,便于管理和秧田除草;幼苗移栽使植株田间成穴分布便于田间除草松土和人工收割。在现代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机械插秧导致机械创伤延迟返青等现实状况下,研究通过水稻矮化育种缩短生育期,使用化学除草技术减少田间操作,基于GIS的整地技术提高田间平整度等,从而构建水稻直播农艺技术体系,有可能找到解决路径。

(1)适应现代工业装备操作的品种选育。在进行品种选育时,必须考虑现代工业装备的田间操作需求,在品种改良方面主动适应机械化操作。目前,禾谷类作物的机械收获技术已趋于成熟,但收获过程中的倒伏问题提高了机械收获的难度。为解决这一难题,可通过品种选育使作物品种矮化和优化茎秆性状。油菜和豆科作物属整株采收作物,因成熟期不集中而影响产量,品种选育时应选育成熟期集中的品种。

(2)适应现代工业装备操作的栽培管理技术。间混套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精华,在提高土地生产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不适应机械化操作而被逐渐舍弃。目前,随着除草剂的大量使用,中耕除草松土等传统的农艺增产措施已很少使用。南方水稻“三犁三耙”的土地耕翻工艺已被大大简化,少耕、免耕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轻简化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是适应现代工业装备操作和降低农业生产活劳动消耗的重要途径。

(3)面向目标任务的技术创新。近年来,一些依赖手工采收的农业生产项目因其无法实现机械化操作面临发展危机,如金银花、枸杞等的销售价甚至不足以支付采收人员的工资,油茶人工采收不仅提高了成本,而且还存在采收过程中从树上跌落摔伤的危险。解决采收机械化的问题,一是可从机械设计方面进行探讨,另一方面要研究茶果脱落及果壳开裂技术。

3 连接现代服务业,拓展农业的内涵和外延

3.1 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服务体系

现代农业的发展,催生了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业服务体系,这种农业产业服务体系既可以表现为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专业化服务,也可以表现为服务现代农业各环节的综合性服务。

对现代农业的产前环节专业化服务,主要表现为三大领域:一是供应农业生产资料,这是传统产前服务的基本内容,具体表现为供应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长调节剂等,其发展趋势表现为产前服务体系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服务领域迅速扩展,服务项目市场细分化。二是供应金融类服务产品,包括农业投资服务、农业信贷服务、农业保险服务等。三是农业科学研究、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人才培育。现代农业产前服务体系建设必须从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开始,为农业生产提供科技支撑,依托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使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对现代农业的产中环节专业化服务,目前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服务和项目外包。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服务主要依靠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院校的教学科研人员的科技下乡、科技支农队伍,以及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技站的农业技术服务与咨询,分无偿性技术指导、低偿性技术咨询、整体性技术承包等方式。项目外包是近年来发展的产中服务新形式。农作物“统防统治”的成功经验表明,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各个生产环节,普遍存在劳动生产率低、技术推广难度大、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采用项目外包的方式,由专业化的服务公司承接某一生产环节,可真正实现公司和农户的“双赢”。

对现代农业的产后环节专业化服务,主要包括农产品的产后处理与粗加工、储藏、运输、营销等。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使农产品的产后处理与粗加工、储藏、运输等均需要依托专业化服务,整体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就水稻生产而言,传统的经营方式是每个农户都必须配备全套生产工具和晒场、风车、仓库等设施,产中环节的项目外包使农民不再需要那么多生产工具,稻谷烘干设施的专业化服务使农户不再需要晒场、风车、晒谷用具等,大大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了稻谷的商品质量。至于农产品市场营销方面,更需要依托专业化服务,以解决农产品生产单位与加工企业或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的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为农产品市场营销开辟新路径。

3.2 拓展农业的社会服务功能

现代农业的社会服务功能拓展,既表现为直接服务于乡村旅游消费者的休闲农业的迅速发展,也表现为对社会服务产业提供功能拓展、环境调节功能拓展、生态支持功能拓展和文化艺术功能拓展。

农业是服务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第一产业。农业生产不仅表现为社会提供粮食、蔬菜、果品、肉、奶、蛋等食物和各种工业原料,体现着农业生态系统的产品提供功能;还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净化水体、调节气候等,实现其环境调节功能;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基因库、栖息地与生境多样性以及支持生物圈的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实现其生态支持功能;依托农业文化与景观多样性、传统文化与农耕文明、科技文化与现代农业文明、地域特色与乡土文化等,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文化艺术功能,体现农业的产业属性与公益属性兼具的双重属性[7]。

我国自1995年5月1日开始实行双休日制度,城镇居民具有了更多的职业闲暇时间,从而催生了现代乡村旅游业,拓展了现代农业的社会服务功能[8]。近20年来,中国休闲农业迅速发展,经历了萌芽催生期、初步发展期、快速发展期、规范发展期[9],表现了巨大的生命力,使休闲农业已连接第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和服务“三农”的朝阳产业。

4 结语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促进农民致富、农业增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提出了第一、二、三产业结合的发展策略,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重拾第一、二、三产业结合的命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何宇鹏提出了农业产业“接二连三”的新概念。在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正确理解农业产业“接二连三”,不是简单地第一、二、三产业结合,而是要体现用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生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武装农业,实现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和科学整合。

[1] 邓秀新. 现代农业与农业发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4.

[2] 朱会霞,王福林,索瑞霞. 物联网在中国现代农业中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15,27(2):310-314.

[3] 吴易雄.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体制建设的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6):47-51.

[4] 马晓燕. 农业CEO:现代农业的新宠[N]. 嘉兴日报,2009-08-03(09).

[5] 张东兴.农机农艺技术融合推动我国玉米机械化生产的发展[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5):22-25.

[6] 张 梅,朱广文.农机和农艺技术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J].农机化研究,2013(10):222-225.

[7] 邹冬生,高志强,周贤君. 农业的产业与公益双重属性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8):533-537.

[8] 高倩文,唐菊英,李 丹,等. 湖南休闲农业的产业特征分析[J]. 作物研究,2012,26(1):56-58,62.

[9] 高志强,高倩文. 休闲农业的产业特征及其演化过程研究[J]. 农业经济,2012(8):82-83.

New Analysis of Multicultural Agricultural

DENG Fei,GAO Zhi-qiang*

(College of Agronomy,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128,China)

The agriculture “one after another” is the mentality way to realizes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in Contemporary China which promotes to modern agriculture reforming,it has the special tim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Connects the secondary industry already to include the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and subsidiary products processing industry,but also includes with the modern industry equipment military agriculture,as well as adaptation modern industry equipment and agricultural and subsidiary products processing industry demand agronomy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The connection tertiary industry already includes prenatal,delivery and postnatal aspect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service system,also includes some new modern service industry,such as relying on the agricultural resources of rural tourism.

agriculture;modern industrial equipment;modern service industry;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rural tourism

2015-04-04

邓 菲(1995-),女,浙江台州人。*通信作者:高志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发展研究。

F324.1

A

1001-5280(2015)04-0431-04

10.3969/j.issn.1001-5280.2015.04.26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农业服务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