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旴江喉科学术特点及成因分析*

2015-01-23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330006

中医文献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喉科咽喉江西

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330006) 李 丛

·流派研究·

旴江喉科学术特点及成因分析*

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330006) 李丛

江西旴江流域是戏曲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声腔、剧种、剧作闻名于世,民间戏曲活动长盛不衰。繁盛的戏曲文化直接推动了地方喉科的学术发展,使旴江喉科呈现出学科发展领先、病证分类详备、治疗方法圆融的鲜明特征,并对其他地方喉科流派产生积极的影响。

旴江医学喉科学术特点形成因素戏曲文化

作为临床小科,喉科相关病症的记载大多散见于内科、外科、儿科著作以及综合性医书中。直到清代,该学科才得以发展成形。而在江西旴江流域,从元代起,喉科便开始受到足够的重视,出现了专科医生和专科学术思想的传承,并在明代出现有明确记载的喉科专著。同时,旴江喉科临床诊疗思想也十分丰富,在诊断上提出“寸前一分”的独特喉症脉位,治疗上则主张内服与外用并重、全身和局部结合以及针药并用,随机应变。旴江代表医家危亦林、龚廷贤、龚居中、聂尚恒、黄宫绣等无不精于喉科,且多有发明,使喉科成为旴江医学的重要分支,并对全国其他地方喉科流派产生了深远影响。

学术特点

1.学科发展领先

危亦林生活于公元1277-1347年,其所著《世医得效方》曾由太医院重校后刊刻发行,成为全国各地通用的医疗手册。在该书元至正五年(1345年)建宁路官医提领陈志刻本中有“江西官医提举司牒太医院书”,记载了危氏家族五代的学医经历:“至亦林复进传本州斤竹江东山疮肿科,临川范叔清咽喉齿科。”可见,最晚在元代初年,旴江流域便出现了精于咽喉专科的民间医生,并已经开始专科的师承授受。从该书“口齿兼咽喉科”内容来看,危氏主张喉科要针药结合、内外兼治,对18种喉风证进行了详细辨识,并创导局部针刺(喉针)、吹药(喉药)、小竹管吹药(喉枪)等特色疗法,证明早在元代旴江喉科便积累了丰富的专科经验,学科思想成熟较早。另外,详考史料还可以发现,最早的喉科专著也出现在旴江流域。

目前有记载的早期喉科专著有3种,即《口齿类要》、《咽喉脉证通论》和《重楼玉钥》。《口齿类要》为明代薛立斋所著,虽有“喉痹诸症”和“喉痛”二卷,但其主要内容为口齿病症,因而不能作为喉科专著,只能作为现存最早的咽喉口齿类专著。《咽喉脉证通论》相传为宋代异僧所传,因内容专论喉科18证故又有题为《秘传喉科十八证》。该书通行本前有道光时整理者许梿所作的序,提出本书中记载有棉花疮一证,但该证元代时才开始传入中国,所以本书不可能出于宋代。许梿还指出:“苟非宋,亦不出元明间一巨手耳。”据学者李继明考证,本书大约产生于明清之际,而作者不可考。因此只能认定为“现存最早的喉科专著之一”[1]。

《重楼玉钥》为新安医家郑梅涧于清乾隆年间所撰,影响广泛,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喉科专著。但据学者考证,该书前身即是康熙年间梅涧父、叔于旴江南丰拜师所获的教材——《喉科三十六证》。郑氏在此书内容基础上加入个人临床治验,方成《重楼玉钥》[2]。而作为其学术思想主要来源的旴江医著《喉科三十六证》成书应不晚于明末清初,因郑氏家族的秘藏不宣而未得彰显。旴江南丰黄氏喉科能吸引新安世医专门拜师,可见在当时知名度甚高,从其学者绝非郑氏一支,因此可推断,作为教材使用的《喉科三十六证》一书亦应有其他的传承,至今民间或有其他抄本存在,只是有待新的文献发现。

另据《清江县志》、《宜春县志》等史料记载,明末旴江医家聂杏园,即名医聂尚恒之子,著有《咽喉说》一卷,其中记载了很多咽喉保健配方,但惜被湮没未得到刊刻流传。与《咽喉脉证通论》相比,《咽喉说》的作者及成书年代都有史料的明确记载。因此可以说,喉科最早的专著出自江西旴江流域。

2.病症分类详备

咽喉病症常与其他五官病症同列,因此喉科病症分类极易模糊,《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唇口诸病”与“咽喉等诸病”,仅列喉痹、咽喉疮、喉痈等九候,而最后一候统以“咽喉不利”[3]。旴江医家基于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喉科病证认识深刻,辨治周详。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卷十七总论中即提出”咽接三院以通胃,故以之咽物,喉通五脏以系肺,故以之候气。”指出咽病与喉病不同,应仔细辨析。书中之详列“秘传咽喉科一十八种喉风症”,当为其师范叔清所传,明晰阐述了单蛾风、双蛾风、缠喉风、走疰瘰疬风等18种喉科急危重症的辨识诊断及预后调理[4]。受危氏“喉风十八症”分类的影响,后世喉科专著中咽喉病症分类辨识渐趋增多,如《喉科秘诀》22症、《疮疡经验全书》24症、《重楼玉钥》36症、《经验喉科紫珍集》72症、《喉科指掌》73症,而《重楼玉钥》36症亦来源于旴江喉科。

清代旴江临川谢用章私淑危亦林擅治喉喑,对喉喑进行分类辨识,详辨声暗、声涩、声怯、声弱、声塌、声散等10余种,治疗各异,撰《喉症十九种临证手录》。当代谢氏喉科第六代传人谢强,临证40余年,形成一套独特而行之有效的声病分类辨治思路。改变了对声病集中于“嘶”与“哑”的一般认知,将其分类辨识,细化为声怯、声弱、声暗、声疲、声涩、声亢、声断、声窄、声塌、声散、声瓮、声破、声毛、声沙、声嘶、声哑等16种声音异常表现,并对纷繁复杂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风、寒、湿、热、燥等邪气外感以及肝、心、脾、肺、肾等五脏内损皆可致声病,明确提出声病临证只有精准辨识才能有效论治。

3.治疗方法圆通

旴江喉科辨治灵活,强调针药结合、内外兼治。《世医得效方》喉科专卷即载“针灸法”,列咽喉诸症四大针刺穴位:风府、少商、合谷、上星。另有根脚、喉下咽管口或足三里可供灸治。内服药物实热用败毒散、清风散、洗心散、防风通圣散;虚热用双解散、秘传降气汤等。外用有消毒饮水煎灌漱、雄黄散小竹管吹喉等等。龚居中以水亏火炽立论,除内服药外,还通过噙、吹、滴、点、贴、涂等法施药于咽喉患部,操作简单,取效快捷[5]。而医官龚廷贤以君相二火立论,以虚实为纲辨治喉痹,遣方用药,随机应变,如喉痹患者因牙关紧闭无法配合时,通过鼻道给药以缓急。除咽喉局部用药外,又遵《内经》“火郁发之”之理,擅用针刺放血救治喉痹急症[6]。聂尚恒擅长治疗喉科危症痘毒攻喉,内用利咽解毒汤配合局部外吹玉锁匙;对各种急性痰火咳血,则提倡以清凉润药养阴缓治。黄宫绣创造性提出以“寸前一分”为喉症脉位,提纲挈领地将咽喉诸症归为十二经治,从火立法,常用宣散、清解、化痰、滋阴、降火之品;对喉风、喉痹、骨鲠等急症重症则通过吹、蘸、烟熏等法,将药物直接作用于咽喉局部[7]。种种临证经验无不反映出旴江医家辨证严谨细致、治疗随机应变的学术特点。

4.学术影响深远

旴江流域地处江西东部,为赣、闽、浙、粤四省通衢要冲,水陆交通便利,又处于荆楚文化区、吴越文化区、闽粤文化区的交叉点上,自古人文昌盛,人才辈出,来此居留、游历者络绎不绝。而旴江喉科学术发展在全国领先,旴江医家对喉科病证分类、诊断及治疗的成熟经验吸引了大量外地医家来此学习交流,使旴江喉科得以广泛传播,也促进了其他地方喉科流派的发展。如新安郑氏喉科即源于旴江。

新安医家郑梅涧出身世医,其祖郑赤山精通医学,经五代到其父郑于丰、其叔郑于蕃继承家学,亦精医术。据《重楼玉钥续编·自序》及郑氏家藏资料考证,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郑于丰与郑于蕃同时在江西南丰受业于黄明生先生。黄氏精于医学,尤擅喉科,临证轻以药石,重以针灸,随手取效。兄弟尽得黄氏真传并得授喉科秘籍善本。二人学成后专业喉科并代代家传,郑于丰一支称“南园喉科”,郑于蕃一支称“西园喉科”,自此其后世均继承家学,以喉科名世,历传15代而不绝。其中医名最盛者即为郑梅涧[8]。明代喉科名医聂杏园第14代传人聂明鉴,行医湖南津市,传聂氏喉科。清代湖南醴陵张氏喉科先人曾受业于旴江豫章名医周纪秋,因此专业喉科,相传至张纪玲已历7代。南昌籍清末和民国喉科名医熊吉之、熊雨田行医重庆,相传至今已历5代[9]。旴江喉科远播域外,是我国后世喉科发展的基石。

成因分析

江西一省自西晋永嘉之乱后渐成文化兴盛之地,戏曲文化尤为发达,素称“戏曲之乡”,是全国成熟戏曲的发源地之一。旴江流域则是江西戏曲文化的核心地带,域内数县均有“戏窝子”之称。旴江戏曲文化最广泛地体现了赣地本土文化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鲜明特征,也积极推动了地方喉科学术的发展。

1.戏曲文化的繁盛

第一,声腔剧种剧作流行。南丰傩舞源于民间驱逐邪祟的巫觋活动,在南宋时期即开始表现出丰富的戏曲因素,被称为戏曲摇篮。“戏曲”一词也首见于南丰文人刘壎《水云村稿》中《词人吴用章传》一文[10]。广昌县的“旴河戏”历经数百年而传承不衰,其带面具的表演形式反映了由傩到戏曲的发展痕迹,为戏曲声腔的“活化石”。宜黄县的宜黄腔保留了早期唱腔,为京剧的主要声腔来源之一。除颇具特色的地方声腔剧种外,旴江文人更是积极投身于剧本创作。北宋宜黄乐史写就《绿珠传》、《杨太真外传》,流芳后世;元代临川徐奋鹏删定《西厢记》、《琵琶记》,传唱不衰;明代临川汤显祖创作“临川四梦”,名扬四海。这些杰出的作品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另外,旴江流域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艺人,如演员吴迎、于采、王有信,以及著名昆腔鼓师和笛师徐春等,名满天下。

第二,社会阶层群体爱好。旴江流域官宦士人对戏曲多有钟情,抗倭名将谭纶将浙江海盐腔戏班带回宜黄,并亲自参与教习;汤显祖不仅潜心剧本创作,还致力于宜黄腔的推广,与宜伶交往密切;宁王朱权政治失意改封南昌后寄情戏剧,王府戏班技艺超群。同时,民间的戏曲活动亦十分繁盛。李梦松在《上朱太守言抚州风俗书》中说到抚州“夜使优伶演剧,通歌达旦,计一年所费,不下数万”。(同治《临川县志·卷五十·艺文志》)《抚州府志》曾记载广昌县盛况:“每岁七月二十二日……本处居民互相纠敛钱财,宰杀猪羊,扮装各样戏文,名曰迎神赛会,鸣锣击鼓,震动乡村,每当赛会之前,近而饶抚赣信,远而闽浙等处军民商贾,莫不集合,动至数百千人……如此者半月方罢,大抵东南会社,未有如此之盛者。”[11]繁荣的戏曲文化使得旴江流域专业演员众多,明万历年间,仅宜黄戏班演员(宜伶)即有1000余人,民间票友更是不计其数[12]。

2.临证经验的促进

纵观医学史,医学的发展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文化首当其冲。《黄帝内经》早已提出为医者应“入国问俗”,而随俗为变也成为古代医生普遍的行医之道。如扁鹊“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旴江流域浓厚的戏曲氛围也使得医家致力于喉科病症的研究。因为戏曲是讲究嗓音发声的综合艺术,在演员的“唱、念、做、打”四功中唱、念都离不开嗓音。演员由于过度发声或者环境、饮食、起居、情志等各种因素极易导致喉科疾病的发生,因此在旴江各县,民间嗓音保护及喉疾治疗的需求极大,当地医生在喉科的临床实践积累明显增多,进而理论总结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喉科专科医生便应运而生,进而带动其他医者对喉科的重视与研究,最终使整个学科得到发展进步。

结语

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医喉科自清代因喉疫数次流行才得以迅速发展,名医辈出,专书屡现,而旴江喉科由于地方戏曲文化的直接推动而领先全国。最早的喉科医生、喉科医著都出现在旴江流域,并且早在元代就开始了专科的师承授受,临床诊疗思想也较为成熟,诊断方法独特,治疗手段多样。这与旴江流域的戏曲文化发源地、繁盛地的历史地位相一致。旴江戏曲文化长盛不衰,名腔名剧繁荣古今,也促使中医喉科名医名术不断涌现,发展优势延续至今。二者发展的相辅相成,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对于中医学术发展的积极作用。

[1]李继明.喉科专书考评[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4):37-38.

[2]郭君双.郑氏《咽喉总论》述评[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3,17 (5):52-53.

[3]段逸山.诸病源候论通检[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161-162. [4]许敬生.危亦林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66.

[5]黄纪彬,谢强.旴江名医龚居中《红炉点雪》喉科学术特点[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6(5):4-7.

[6]黄纪彬,谢强.旴江名医龚廷贤《寿世保元》喉痹论治思想初探[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6(3):13-15.

[7]李思宏,谢强.旴江名医聂尚恒辨治喉症经验初探[J].江西中医药,2014,45(8):5-7.

[8]郑日新.新安郑氏喉科医学述略[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45 (8):5-7.

[9]谢强.旴江喉科兴盛名医辈出[N].中国中医药报,2014-12-18.

[10]胡忌,洛地.一条极珍贵资料的发现——戏曲及永嘉戏曲的首见[C].见:浙江省艺术研究所.艺术研究(第20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12.

[11]清·许应荣修,·谢煌纂.光绪抚州府志·卷八十一·艺文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

[12]张洁.汤显祖《临川四梦》与江西宜伶[A]李玉英.艺海探真——论文论著选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90-95.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ing Factors on Laryngology of Xujiang Medicine

Li Cong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angxi 330006,China)

In Jiangxi province,Xujiang River Basin is one of main crad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for in which the flourishing folk opera culture directly promoted the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laryngology in Xujiang basin with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of advanced subjects,detailed diseases classification and flexible treatments,which has greatly impacted other local laryngology schools.

Xujiang Medicine;Laryngology;academic characteristics;forming factors;folk opera culture

R246.81

A

1006-4737(2015)06-0034-04

2015-08-25)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旴江医学研究重点项目(2013ZR0018)

猜你喜欢

喉科咽喉江西
江西银行
咽喉不适 试试这杯茶饮
妙用丹栀逍遥散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验案举隅
“三焦竭部”理论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中的应用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电子鼻咽喉镜在腔镜甲状腺手术前的应用
我爱江西奶奶
第十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2018’学术年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第七届第二次编委扩大会通知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关于召开第六届第五次编委扩大会议暨2017年学术年会的通知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