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活鱼 出精品

2015-01-22章新俊满春艳

新闻前哨 2015年1期
关键词:活鱼精品工作者

◎章新俊 满春艳

抓活鱼 出精品

◎章新俊 满春艳

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新闻工作就好比是场旷日持久的战役,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是——不断创作出更多精品。时下,不论报道模式、采访工具、传播途径等怎么改,这些都是形式的变化,其本质还是对新闻作品的传播。作品来源于新闻工作者,只有广大新闻工作者坚持“走转改”这一利器,才能抓到活鱼,创作出更多读者和观众喜闻乐见的精品。

正视问题不松懈

随着“走转改”活动广泛深入的开展,一些体验式采访、接地气的新闻陆续出现在各级媒体上,但随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从目前刊发播出的新闻作品来说,缺乏新意的报道依旧存在。“人靠衣裳马靠鞍”,千篇一律、老套的东西谁也不喜欢看,空话大话套话继续存在,这些东西只会让人生厌烦。不论是网站、报纸、电视、广播,都是用来传播新闻作品,亦或是微博、微信的加盟,都只是传播途径和渠道的改变,这些都是表,里是什么?是好的作品。采写的作品不好,再怎么包装,都无济于事。

新闻贴近性不强。新闻从业人员不能更多地将触角伸向基层,报道老百姓身边的事情、力所能及地帮老百姓解决问题。部分新闻从业人员工作作风慵懒,喜欢在办公室,等靠要通讯员稿件的情况还存在。

新闻从业人员行业危机意识不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眼下部分从业人员思想松懈,在“走转改”的过程中,一些新闻从业人员加强业务学习的意识不强,不能与基层群众打成一片。

虚假或有偿新闻仍有发生。这类报道已严重影响了新闻工作者的形象,损害党的新闻事业。从成因来说,分人为和无意识两种造成。刻意人为者,或为了私利,或为满足社会公众猎奇心理需求,求新求奇编造虚假新闻,这类新闻成行业公敌,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不论是媒体自身还是管理者,都必须大力打击。而无意识造成的虚假新闻,极有可能就是因未深入到实地采访,或是通过电话简单地问问情况采访不深入。新闻报道是客观事实的反映,无意识造成的虚假新闻也有很大危害。在当前眼见也未必为实的情况下,不去走就更可能出错误,更难提供质量过硬的作品。

来料加工、闭门造车等现象还存在。随着通讯工具的发达,为减轻工作量,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不用亲自去采访,也同样可以写出新闻。但如此以来,新闻真实性存疑,新闻的现场感要大打折扣。新闻是跑出来的,只有沉下去才能发现新闻,在办公室是没有好新闻的。不仅仅是脚板走基层,思想更应走基层。走基层不是走进通讯员的家,也不是走进政府大院,而是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寻常百姓家。

常抓常新出精品

我国已故著名新闻人范敬宜曾说过:“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著名记者穆青总结工作秘籍为:“勤学、勤学、勤跑。”其实,纵观这几年中国新闻奖作品发现,优秀作品都离不开新闻工作者的脚踏实地,深入基层,离不开改文风。

走基层必须长期坚持,基层才是新闻富矿。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新闻在路上,记者应该是个赶路人,是个“行者”,脚踏实地才行。

新闻工作需要不断深化、持之以恒地开展“走转改”,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深入开展下去,不能走走停停,急功近利,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才开展这项活动。必须纠正“走转改”中可能出现的“脚走基层思想不走基层”情况,思想要真正走基层,不能见啥写啥,应该常走常新。

用好考评指挥棒。为什么有人不愿意多下基层?为什么不能出好稿子?这跟考评制度不无关系。现在的考核制度对采编人员来说,面临完成任务的工作压力,从而需要大量发表作品。如果只追求数量,质量势必很难保证。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记者要生存,写好稿子可能花的时间、精力非常多,含金量自然不言而喻,但从考评这一块来说,可能抵不上几个普通稿子值钱。用好考评指挥棒,比如走基层稿件提高分值等,积极引导鼓励多走基层,多出精品。

加强自身建设,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新闻从业者应该广泛接受职业教育,提高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坚持定期走基层,做好转作风、改文风工作。少写大话空话,多写老百姓爱听、爱看的东西。

去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充分说明我党对新闻工作的重视,媒体从业人员更该高度重视,借着打造全媒体的契机,打造全能型人才和过硬的精品新闻。

“你看到我时我在报上,你没有看到我时我在路上。”记者应该在路上,“走转改”要一直坚持下去,没有终点,不断加强整改,不断做出成绩。

(十堰晚报)

猜你喜欢

活鱼精品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巴西利亚买不到活鱼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模式化”报道背后捉“活鱼”——浅析如何从政务活动中挖掘有价值的新闻
活鱼当成死鱼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