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用于剖宫产25例临床观察

2015-01-22李会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3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舒芬太尼临床观察

李会胜

【摘 要】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方式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剖宫产产妇4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麻醉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单用罗哌卡因麻醉,并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过程中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指标更加平稳,药物起效更快,镇痛维持时间更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用于剖宫产麻醉、镇痛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剖宫产;罗哌卡因;舒芬太尼;麻醉;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67-02

近年来,剖宫产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被广泛应用于剖宫产麻醉中,可有效缓解产妇生产过程中的疼痛感,本次研究特就剖宫产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进行剖宫产的产妇45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存在椎管内麻醉禁忌症、明显妊娠合并症以及宫缩乏力的产妇。所选产妇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1~44周岁,平均年龄(30.3±5.2)岁;19例初产妇,6例经产妇;24例单胎产妇,1例双胎产妇;对照组产妇年龄20~41周岁,平均年龄(29.7±5.2)岁;13例初产妇,7例经产妇;19例单胎产妇,1例双胎产妇。两组产妇产次、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于产妇进入第一产程后即对其阵痛前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持续监测15min后若没有发生异常反应则取产妇左侧卧位,对观察组产妇进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其L2-L3椎间隙进行穿刺直至蛛网膜下腔并行腰硬联合麻醉,若可见清亮脑脊液后则将5mg舒芬太尼、9mg罗哌卡因和1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注射液,于12至20秒内完成注射[1]。对照组产妇进行罗哌卡因麻醉,完成穿刺且有脑脊液流出后注入9mg罗哌卡因和1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然后调整为麻醉平面,待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后进行手术操作[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手术伊始的DBP、SBP、HR以及两组患者的药物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手术时间和行麻醉后患者的寒战、低血压、瘙痒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测,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手术伊始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对比 观察组产妇DBP、SBP以及HR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产妇麻醉效果以及镇痛效果对比 观察组产妇药物起效快,镇痛维持时间长,两组产妇麻醉效果以及镇痛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手术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1例产妇寒战,占5%,1例产妇低血压,占5%,2例产妇恶心呕吐,占10%,不良发应发生率为20%;观察组1例产妇寒战,占4%,1例产妇低血压,占4%,1例产妇瘙痒,占4%,1例产妇恶心呕吐,占4%,不良发应发生率为16%,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在对产妇进行剖宫产麻醉时,镇痛药物以及麻醉药物能够通过胎盘屏障进入到胎儿体内抑制其中枢神经系统,因此为了保证母婴的身体健康,临床医生和麻醉医师必须谨慎选择麻醉和镇痛药物[4]。腰硬联合麻醉具有局部用药量小、阻滞效果理想以及起效迅速的优点,属于临床上应用范围较广的麻醉方式。作为单一对应结构体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罗哌卡因能够对神经细胞的钠离子通道发挥抑制作用,从而对神经的兴奋以及传导进行阻碍,可有效降低药物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的危害,有效分离运动与感觉阻滞,降低对心脏的毒害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剖宫产麻醉中[5]。产妇在剖宫产过程中处于清醒状态,通常伴随恐惧、焦虑以及紧张等不良情绪,会使疼痛阈值得到降低。此外,植物神经支配患者腹腔内脏器,探查取胎易造成鼓胀、恶心、呕吐以及胃区胀痛等不良反应。作为阿片类镇痛药,舒芬太尼为芬太尼的衍生物,对患者进行硬膜外腔给药时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镇痛效果,而且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具有更强的亲脂性,通过血脑屏障的难度更小,不但能够取得理想的镇痛效果,而且镇痛持续时间更长,其镇痛效价为芬太尼的6倍左右,可应用于各种急慢性疼痛的治疗过程当中,在人工合成类阿片药物中具有最强的功效,不但能够使患者获得稳定的心血管状态,还能够减轻对患者的呼吸抑制作用,其主要镇痛机理如下:镇痛方式为节段性,延长镇痛维持时间,能够使感觉阻滞平面获得提升;可推动抗内脏伤害性刺激作用的产生,使内脏牵拉痛得到抑制,能够使术中镇痛质量获得提高。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DBP、SBP以及HR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药物起效快,镇痛维持时间长,两组产妇DBP、SBP、HR、麻醉效果以及镇痛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为16%,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手术时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剖宫产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和镇痛效果更佳,能够有效缓解产妇分娩时的痛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推动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使母婴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获得有效改善和优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惠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用于剖宫产麻醉的临床效果[J].求医问药,2012,10(20):649-650.

[2]余丽娟,陈静,安海水.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9):2752-2753.

[3]陈钟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2):2021-2022.

[4]许幸,吴新民,杜怀清.罗哌卡因与丁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剖宫产的药效学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9,19(6):328-329.

[5]何晓昕,金光辉.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术[J].中国乡村医药,2010,17(5):223-224.

【摘 要】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方式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剖宫产产妇4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麻醉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单用罗哌卡因麻醉,并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过程中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指标更加平稳,药物起效更快,镇痛维持时间更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用于剖宫产麻醉、镇痛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剖宫产;罗哌卡因;舒芬太尼;麻醉;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67-02

近年来,剖宫产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被广泛应用于剖宫产麻醉中,可有效缓解产妇生产过程中的疼痛感,本次研究特就剖宫产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进行剖宫产的产妇45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存在椎管内麻醉禁忌症、明显妊娠合并症以及宫缩乏力的产妇。所选产妇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1~44周岁,平均年龄(30.3±5.2)岁;19例初产妇,6例经产妇;24例单胎产妇,1例双胎产妇;对照组产妇年龄20~41周岁,平均年龄(29.7±5.2)岁;13例初产妇,7例经产妇;19例单胎产妇,1例双胎产妇。两组产妇产次、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于产妇进入第一产程后即对其阵痛前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持续监测15min后若没有发生异常反应则取产妇左侧卧位,对观察组产妇进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其L2-L3椎间隙进行穿刺直至蛛网膜下腔并行腰硬联合麻醉,若可见清亮脑脊液后则将5mg舒芬太尼、9mg罗哌卡因和1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注射液,于12至20秒内完成注射[1]。对照组产妇进行罗哌卡因麻醉,完成穿刺且有脑脊液流出后注入9mg罗哌卡因和1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然后调整为麻醉平面,待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后进行手术操作[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手术伊始的DBP、SBP、HR以及两组患者的药物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手术时间和行麻醉后患者的寒战、低血压、瘙痒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测,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手术伊始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对比 观察组产妇DBP、SBP以及HR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产妇麻醉效果以及镇痛效果对比 观察组产妇药物起效快,镇痛维持时间长,两组产妇麻醉效果以及镇痛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手术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1例产妇寒战,占5%,1例产妇低血压,占5%,2例产妇恶心呕吐,占10%,不良发应发生率为20%;观察组1例产妇寒战,占4%,1例产妇低血压,占4%,1例产妇瘙痒,占4%,1例产妇恶心呕吐,占4%,不良发应发生率为16%,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在对产妇进行剖宫产麻醉时,镇痛药物以及麻醉药物能够通过胎盘屏障进入到胎儿体内抑制其中枢神经系统,因此为了保证母婴的身体健康,临床医生和麻醉医师必须谨慎选择麻醉和镇痛药物[4]。腰硬联合麻醉具有局部用药量小、阻滞效果理想以及起效迅速的优点,属于临床上应用范围较广的麻醉方式。作为单一对应结构体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罗哌卡因能够对神经细胞的钠离子通道发挥抑制作用,从而对神经的兴奋以及传导进行阻碍,可有效降低药物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的危害,有效分离运动与感觉阻滞,降低对心脏的毒害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剖宫产麻醉中[5]。产妇在剖宫产过程中处于清醒状态,通常伴随恐惧、焦虑以及紧张等不良情绪,会使疼痛阈值得到降低。此外,植物神经支配患者腹腔内脏器,探查取胎易造成鼓胀、恶心、呕吐以及胃区胀痛等不良反应。作为阿片类镇痛药,舒芬太尼为芬太尼的衍生物,对患者进行硬膜外腔给药时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镇痛效果,而且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具有更强的亲脂性,通过血脑屏障的难度更小,不但能够取得理想的镇痛效果,而且镇痛持续时间更长,其镇痛效价为芬太尼的6倍左右,可应用于各种急慢性疼痛的治疗过程当中,在人工合成类阿片药物中具有最强的功效,不但能够使患者获得稳定的心血管状态,还能够减轻对患者的呼吸抑制作用,其主要镇痛机理如下:镇痛方式为节段性,延长镇痛维持时间,能够使感觉阻滞平面获得提升;可推动抗内脏伤害性刺激作用的产生,使内脏牵拉痛得到抑制,能够使术中镇痛质量获得提高。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DBP、SBP以及HR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药物起效快,镇痛维持时间长,两组产妇DBP、SBP、HR、麻醉效果以及镇痛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为16%,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手术时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剖宫产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和镇痛效果更佳,能够有效缓解产妇分娩时的痛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推动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使母婴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获得有效改善和优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惠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用于剖宫产麻醉的临床效果[J].求医问药,2012,10(20):649-650.

[2]余丽娟,陈静,安海水.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9):2752-2753.

[3]陈钟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2):2021-2022.

[4]许幸,吴新民,杜怀清.罗哌卡因与丁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剖宫产的药效学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9,19(6):328-329.

[5]何晓昕,金光辉.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术[J].中国乡村医药,2010,17(5):223-224.

【摘 要】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方式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剖宫产产妇4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麻醉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单用罗哌卡因麻醉,并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过程中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指标更加平稳,药物起效更快,镇痛维持时间更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用于剖宫产麻醉、镇痛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剖宫产;罗哌卡因;舒芬太尼;麻醉;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67-02

近年来,剖宫产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被广泛应用于剖宫产麻醉中,可有效缓解产妇生产过程中的疼痛感,本次研究特就剖宫产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进行剖宫产的产妇45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存在椎管内麻醉禁忌症、明显妊娠合并症以及宫缩乏力的产妇。所选产妇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1~44周岁,平均年龄(30.3±5.2)岁;19例初产妇,6例经产妇;24例单胎产妇,1例双胎产妇;对照组产妇年龄20~41周岁,平均年龄(29.7±5.2)岁;13例初产妇,7例经产妇;19例单胎产妇,1例双胎产妇。两组产妇产次、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于产妇进入第一产程后即对其阵痛前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持续监测15min后若没有发生异常反应则取产妇左侧卧位,对观察组产妇进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其L2-L3椎间隙进行穿刺直至蛛网膜下腔并行腰硬联合麻醉,若可见清亮脑脊液后则将5mg舒芬太尼、9mg罗哌卡因和1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注射液,于12至20秒内完成注射[1]。对照组产妇进行罗哌卡因麻醉,完成穿刺且有脑脊液流出后注入9mg罗哌卡因和1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然后调整为麻醉平面,待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后进行手术操作[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手术伊始的DBP、SBP、HR以及两组患者的药物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手术时间和行麻醉后患者的寒战、低血压、瘙痒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测,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手术伊始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对比 观察组产妇DBP、SBP以及HR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产妇麻醉效果以及镇痛效果对比 观察组产妇药物起效快,镇痛维持时间长,两组产妇麻醉效果以及镇痛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手术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1例产妇寒战,占5%,1例产妇低血压,占5%,2例产妇恶心呕吐,占10%,不良发应发生率为20%;观察组1例产妇寒战,占4%,1例产妇低血压,占4%,1例产妇瘙痒,占4%,1例产妇恶心呕吐,占4%,不良发应发生率为16%,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在对产妇进行剖宫产麻醉时,镇痛药物以及麻醉药物能够通过胎盘屏障进入到胎儿体内抑制其中枢神经系统,因此为了保证母婴的身体健康,临床医生和麻醉医师必须谨慎选择麻醉和镇痛药物[4]。腰硬联合麻醉具有局部用药量小、阻滞效果理想以及起效迅速的优点,属于临床上应用范围较广的麻醉方式。作为单一对应结构体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罗哌卡因能够对神经细胞的钠离子通道发挥抑制作用,从而对神经的兴奋以及传导进行阻碍,可有效降低药物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的危害,有效分离运动与感觉阻滞,降低对心脏的毒害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剖宫产麻醉中[5]。产妇在剖宫产过程中处于清醒状态,通常伴随恐惧、焦虑以及紧张等不良情绪,会使疼痛阈值得到降低。此外,植物神经支配患者腹腔内脏器,探查取胎易造成鼓胀、恶心、呕吐以及胃区胀痛等不良反应。作为阿片类镇痛药,舒芬太尼为芬太尼的衍生物,对患者进行硬膜外腔给药时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镇痛效果,而且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具有更强的亲脂性,通过血脑屏障的难度更小,不但能够取得理想的镇痛效果,而且镇痛持续时间更长,其镇痛效价为芬太尼的6倍左右,可应用于各种急慢性疼痛的治疗过程当中,在人工合成类阿片药物中具有最强的功效,不但能够使患者获得稳定的心血管状态,还能够减轻对患者的呼吸抑制作用,其主要镇痛机理如下:镇痛方式为节段性,延长镇痛维持时间,能够使感觉阻滞平面获得提升;可推动抗内脏伤害性刺激作用的产生,使内脏牵拉痛得到抑制,能够使术中镇痛质量获得提高。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DBP、SBP以及HR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药物起效快,镇痛维持时间长,两组产妇DBP、SBP、HR、麻醉效果以及镇痛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为16%,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手术时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剖宫产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和镇痛效果更佳,能够有效缓解产妇分娩时的痛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推动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使母婴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获得有效改善和优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惠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用于剖宫产麻醉的临床效果[J].求医问药,2012,10(20):649-650.

[2]余丽娟,陈静,安海水.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9):2752-2753.

[3]陈钟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2):2021-2022.

[4]许幸,吴新民,杜怀清.罗哌卡因与丁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剖宫产的药效学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9,19(6):328-329.

[5]何晓昕,金光辉.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术[J].中国乡村医药,2010,17(5):223-224.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舒芬太尼临床观察
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分娩镇痛及对母婴安全影响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高龄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硬膜外麻醉效果研究
探析等效剂量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麻醉中的临床效果
麻醉药物联合应用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效果比较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