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80例脂肪肝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测及临床意义

2015-01-22董焕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3期
关键词:临床意义脂肪肝

董焕杰

【摘 要】 目的:研究脂肪肝各类实验室检查项目的机理,以及其在临床脂肪肝诊断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8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组,对其进行脂肪肝实验室检验,检验指标包括血脂、谷丙转氨酶、血浆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指标的检测,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同样检测相关指标,将实验室检验结果与临床病例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脂肪肝各项试验指标变化不一,与中医辨证分型对比可知,痰浊内阻型脂肪肝患者的LDL-C明显升高,异常率高;血脂、血浆蛋白、肝酶等各项指标异常,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LDL-C升高和血脂等指标升高与脂肪肝发病之间关系密切,对其实验室检验机理和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脂肪肝的诊治疗效。

【关键词】 脂肪肝;实验室检验;LDL-C;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58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50-01

当前,脂肪肝检测的方法除超声和CT检查外,实验室各项相关生化指标检测也是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为了进一步探讨脂肪肝相关实验室检验的机理和临床指导意义,本文选取我院8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治工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共80例,收集时间为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之间。80例患者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65±5.0)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脂肪肝临床诊断标准[1],且排除其他肝炎等肝脏相关疾病等影响因素。所有患者辨证分型,其中包括痰浊内阻型35例,肝郁脾虚型20例,阴虚火旺型15例。对照组80例为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男44例,女36例,年龄30~78岁,平均(58±3.5)岁;所有患者进行了实验室生化试验检验,临床资料完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研究仪器包括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日本日立公司,7020),检测配套试剂(深圳迈瑞生物公司)等;检测指标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浆蛋白、吲哚氰绿排泄实验和谷丙转氨酶等酶指标等[2]。检测均由经验丰富操作人员进行操作,进行严格质量控制,减少人为操作误差。

1.3统计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 表示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血浆蛋白检测情况,研究组出现Y-球蛋白水平升高和白蛋白降低,因此其比值(A/O)比值下降;吲哚氰绿排泄实验,研究组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平均肠道滞流率高于5%;胆红素检测情况,研究组患者胆红素水平显著增高。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脂肪经消化系统吸收之后,进入血液参与全身循环,到达肝脏之后会别分解利用,经肝脏线粒体进行酯化反应。释放能量并生成胆固醇、磷脂、甘油三酯等,其中甘油三酯三次反应形成LDL-C,再次进入血液循环[3]。因此,若患者的肝脏出现损坏之后,除肝脏出现增大、回声异常、管道不畅等表现,还出现一系列的生化指标变化。在超声、CT等影响检查基础上,配合进行相关实验室指标的生化检验,对脂肪肝的及早确诊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中,研究组80例脂肪肝患者包括痰浊内阻型35例,肝郁脾虚型20例,阴虚火旺型15例。进行实验室检验之后,各类脂肪肝患者与对照组对比,各项指标均出现一定程度异常变化,提示检查结果与脂肪肝发病之间的相关性。血脂检测中,TG和LDL-C均出现显著升高,与脂肪肝发病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肝脏受损之后,对血浆蛋白的分泌不足,因此出现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且Y-球蛋白水平升高,因此其比值降低[4];ICG实验,发现研究组患者吲哚绿在血清中的滞留率明显增高,大于5%,表明肝脏损伤情况;人体内胆红素主要来源于红细胞衰老降解,通过胆红素载体蛋白和细胞膜受体蛋白进行结合、转移和排出。脂肪肝出现之后,红细胞衰老降解增多,且胆管内胆汁排出不畅,胆红素排出不畅,水平增高[5];肝酶相关指标检验,谷丙转氨酶升高明显。本组研究中,发现痰浊热阻型脂肪肝在各项生化指标变化方面的表现突出,可以作为其诊治的评价指标。但本文研究范围较小,例数有限,对酒精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实验室检验结果之间的差异研究不足,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J].柳州医学,2011,24(2):118-121.

[2]马正甲.健康体检中脂肪肝检验结果与相关的影响因素研究[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2,23(6):89-90.

[3]王延春.脂肪肝相关实验室检验的机理及临床意义[J].中外医疗,2011,30(15):34-34.

[4]范永丽,高丽华.脂肪肝相关实验室检验的机理及临床意义[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3):181-181.

[5]赵宝利.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506-506.

【摘 要】 目的:研究脂肪肝各类实验室检查项目的机理,以及其在临床脂肪肝诊断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8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组,对其进行脂肪肝实验室检验,检验指标包括血脂、谷丙转氨酶、血浆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指标的检测,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同样检测相关指标,将实验室检验结果与临床病例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脂肪肝各项试验指标变化不一,与中医辨证分型对比可知,痰浊内阻型脂肪肝患者的LDL-C明显升高,异常率高;血脂、血浆蛋白、肝酶等各项指标异常,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LDL-C升高和血脂等指标升高与脂肪肝发病之间关系密切,对其实验室检验机理和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脂肪肝的诊治疗效。

【关键词】 脂肪肝;实验室检验;LDL-C;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58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50-01

当前,脂肪肝检测的方法除超声和CT检查外,实验室各项相关生化指标检测也是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为了进一步探讨脂肪肝相关实验室检验的机理和临床指导意义,本文选取我院8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治工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共80例,收集时间为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之间。80例患者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65±5.0)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脂肪肝临床诊断标准[1],且排除其他肝炎等肝脏相关疾病等影响因素。所有患者辨证分型,其中包括痰浊内阻型35例,肝郁脾虚型20例,阴虚火旺型15例。对照组80例为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男44例,女36例,年龄30~78岁,平均(58±3.5)岁;所有患者进行了实验室生化试验检验,临床资料完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研究仪器包括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日本日立公司,7020),检测配套试剂(深圳迈瑞生物公司)等;检测指标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浆蛋白、吲哚氰绿排泄实验和谷丙转氨酶等酶指标等[2]。检测均由经验丰富操作人员进行操作,进行严格质量控制,减少人为操作误差。

1.3统计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 表示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血浆蛋白检测情况,研究组出现Y-球蛋白水平升高和白蛋白降低,因此其比值(A/O)比值下降;吲哚氰绿排泄实验,研究组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平均肠道滞流率高于5%;胆红素检测情况,研究组患者胆红素水平显著增高。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脂肪经消化系统吸收之后,进入血液参与全身循环,到达肝脏之后会别分解利用,经肝脏线粒体进行酯化反应。释放能量并生成胆固醇、磷脂、甘油三酯等,其中甘油三酯三次反应形成LDL-C,再次进入血液循环[3]。因此,若患者的肝脏出现损坏之后,除肝脏出现增大、回声异常、管道不畅等表现,还出现一系列的生化指标变化。在超声、CT等影响检查基础上,配合进行相关实验室指标的生化检验,对脂肪肝的及早确诊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中,研究组80例脂肪肝患者包括痰浊内阻型35例,肝郁脾虚型20例,阴虚火旺型15例。进行实验室检验之后,各类脂肪肝患者与对照组对比,各项指标均出现一定程度异常变化,提示检查结果与脂肪肝发病之间的相关性。血脂检测中,TG和LDL-C均出现显著升高,与脂肪肝发病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肝脏受损之后,对血浆蛋白的分泌不足,因此出现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且Y-球蛋白水平升高,因此其比值降低[4];ICG实验,发现研究组患者吲哚绿在血清中的滞留率明显增高,大于5%,表明肝脏损伤情况;人体内胆红素主要来源于红细胞衰老降解,通过胆红素载体蛋白和细胞膜受体蛋白进行结合、转移和排出。脂肪肝出现之后,红细胞衰老降解增多,且胆管内胆汁排出不畅,胆红素排出不畅,水平增高[5];肝酶相关指标检验,谷丙转氨酶升高明显。本组研究中,发现痰浊热阻型脂肪肝在各项生化指标变化方面的表现突出,可以作为其诊治的评价指标。但本文研究范围较小,例数有限,对酒精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实验室检验结果之间的差异研究不足,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J].柳州医学,2011,24(2):118-121.

[2]马正甲.健康体检中脂肪肝检验结果与相关的影响因素研究[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2,23(6):89-90.

[3]王延春.脂肪肝相关实验室检验的机理及临床意义[J].中外医疗,2011,30(15):34-34.

[4]范永丽,高丽华.脂肪肝相关实验室检验的机理及临床意义[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3):181-181.

[5]赵宝利.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506-506.

【摘 要】 目的:研究脂肪肝各类实验室检查项目的机理,以及其在临床脂肪肝诊断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8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组,对其进行脂肪肝实验室检验,检验指标包括血脂、谷丙转氨酶、血浆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指标的检测,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同样检测相关指标,将实验室检验结果与临床病例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脂肪肝各项试验指标变化不一,与中医辨证分型对比可知,痰浊内阻型脂肪肝患者的LDL-C明显升高,异常率高;血脂、血浆蛋白、肝酶等各项指标异常,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LDL-C升高和血脂等指标升高与脂肪肝发病之间关系密切,对其实验室检验机理和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脂肪肝的诊治疗效。

【关键词】 脂肪肝;实验室检验;LDL-C;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58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50-01

当前,脂肪肝检测的方法除超声和CT检查外,实验室各项相关生化指标检测也是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为了进一步探讨脂肪肝相关实验室检验的机理和临床指导意义,本文选取我院8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治工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共80例,收集时间为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之间。80例患者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65±5.0)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脂肪肝临床诊断标准[1],且排除其他肝炎等肝脏相关疾病等影响因素。所有患者辨证分型,其中包括痰浊内阻型35例,肝郁脾虚型20例,阴虚火旺型15例。对照组80例为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男44例,女36例,年龄30~78岁,平均(58±3.5)岁;所有患者进行了实验室生化试验检验,临床资料完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研究仪器包括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日本日立公司,7020),检测配套试剂(深圳迈瑞生物公司)等;检测指标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浆蛋白、吲哚氰绿排泄实验和谷丙转氨酶等酶指标等[2]。检测均由经验丰富操作人员进行操作,进行严格质量控制,减少人为操作误差。

1.3统计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 表示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血浆蛋白检测情况,研究组出现Y-球蛋白水平升高和白蛋白降低,因此其比值(A/O)比值下降;吲哚氰绿排泄实验,研究组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平均肠道滞流率高于5%;胆红素检测情况,研究组患者胆红素水平显著增高。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脂肪经消化系统吸收之后,进入血液参与全身循环,到达肝脏之后会别分解利用,经肝脏线粒体进行酯化反应。释放能量并生成胆固醇、磷脂、甘油三酯等,其中甘油三酯三次反应形成LDL-C,再次进入血液循环[3]。因此,若患者的肝脏出现损坏之后,除肝脏出现增大、回声异常、管道不畅等表现,还出现一系列的生化指标变化。在超声、CT等影响检查基础上,配合进行相关实验室指标的生化检验,对脂肪肝的及早确诊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中,研究组80例脂肪肝患者包括痰浊内阻型35例,肝郁脾虚型20例,阴虚火旺型15例。进行实验室检验之后,各类脂肪肝患者与对照组对比,各项指标均出现一定程度异常变化,提示检查结果与脂肪肝发病之间的相关性。血脂检测中,TG和LDL-C均出现显著升高,与脂肪肝发病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肝脏受损之后,对血浆蛋白的分泌不足,因此出现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且Y-球蛋白水平升高,因此其比值降低[4];ICG实验,发现研究组患者吲哚绿在血清中的滞留率明显增高,大于5%,表明肝脏损伤情况;人体内胆红素主要来源于红细胞衰老降解,通过胆红素载体蛋白和细胞膜受体蛋白进行结合、转移和排出。脂肪肝出现之后,红细胞衰老降解增多,且胆管内胆汁排出不畅,胆红素排出不畅,水平增高[5];肝酶相关指标检验,谷丙转氨酶升高明显。本组研究中,发现痰浊热阻型脂肪肝在各项生化指标变化方面的表现突出,可以作为其诊治的评价指标。但本文研究范围较小,例数有限,对酒精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实验室检验结果之间的差异研究不足,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J].柳州医学,2011,24(2):118-121.

[2]马正甲.健康体检中脂肪肝检验结果与相关的影响因素研究[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2,23(6):89-90.

[3]王延春.脂肪肝相关实验室检验的机理及临床意义[J].中外医疗,2011,30(15):34-34.

[4]范永丽,高丽华.脂肪肝相关实验室检验的机理及临床意义[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3):181-181.

[5]赵宝利.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506-506.

猜你喜欢

临床意义脂肪肝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脂肪肝的常见认识误区解读
如何快速消除脂肪肝
免疫性抗体对女性不孕不育检测的临床意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热性惊厥患儿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侧俯卧位在产程进展中的临床意义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解剖研究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