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资格鉴定:好肥一块肉

2015-01-19贺涛

当代工人 2014年22期
关键词:培训基地刮痧华夏

贺涛

停摆一年后,中医刮痧师职业技能鉴定于8月16日重新开考。共有800余名考生在北京、沧州、曲阜、青岛、兰州五地参加考试。

尽管参考人数与高考相比有云泥之别,但中医刮痧师考试亦属于国家级别考试。这项考试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下称指导中心)主管,职业技能鉴定站(下称鉴定站)承担职业技能鉴定的执行工作。

记者调查发现,这项考试在招生、培训、发证等各个环节,均存在商业机构把持,甚至舞弊和考题泄露等现象。个中乱象堪称现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缺陷的又一注脚。

都能考得过

“今年监考特别松。”一名到北京参加中医刮痧师考试的河北考生语气轻松地说。

这项考试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两部分,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前者采用机考形式,在计算机上答题,相邻考生的试卷并不相同,以防作弊。

技能操作考核本身也分为两部分。先是笔试,只有一道题,40分,题目描述患者的症状,要求考生诊断是何病、属于中医的什么征型,以及如何刮痧施治,这主要测试考生辨病论治的能力。笔试之外是60分的实际操作题,考生要根据抽到的病名,现场进行刮痧治疗。

笔试十分关键,由于不同病征所表现出的症状可能存在相似之处,如果考生把病名判断错误,后面的论治都将白费,这意味着本题可能零分;而实际操作部分又几乎不可能得满分,也就意味着技能操作考核不及格。

一名北京考生告诉记者,她所在的笔试考场,课桌摆放得很近,足以看清其他考生试卷上的文字,同一考场的笔试题目是一样的,据她称,“考场上有交流答案的。”

据多名考生反映,在当天笔试考场上,有一位考务人员前来巡场,在一位考生座位旁停下脚步,轻拍桌子,然后摸摸脖子。对现场考生来说,很容易联想到跟考试之间的联系,当时笔试的病征答案正是颈痛。

据知情考生透露,这位考务人员名叫李安,是本次北京考区培训班的组织者。还有考生发现,几天前曾给他们上考前培训课的讲师张跃琴作为考评人员出现在技能操作考核现场。

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一位资深人士称:“国家对考务工作规定,培训老师不能再参加同一批学生的考核工作。”

一名浙江考生告诉记者:“什么是考点,什么不会考,老师在课上都会提示,命中率很高。”对考生而言,参加考前培训班,除了与考务人员增进了解,最大作用是培训老师圈画的重点。当然,培训老师也会强调,不能光看重点,培训教材还是要通读两三遍。

龚祖飞曾是中医刮痧师职业技能鉴定武汉考区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基础培训是当地老师做,北京的公司派申志斌来做一天培训,核心内容就是圈题。

最后,接受这次培训的考生全部通过技能操作考核。龚祖飞称,通过率影响培训考试招生,“公司要确保通过率才有钱挣”。

龚祖飞提到的公司,是指与其有合作关系的北京开创华夏中医科学研究院(下称开创华夏)和北京华夏良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夏良师),李安、申志斌均在其中任职。

8月23日,记者以报名者身份,向开创华夏的招生处咨询培训考试情况,负责招生的老师表示,培训班可以画重点,“我们会想办法让大家都考过的!”

隐形“总代理”

围绕中医刮痧师鉴定考试中出现的诸多乱象,第一鉴定站扮演了核心角色。

其实,鉴定站并不是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行政单位,而是由申报单位提出申请,经指导中心审核批准后设立,承担全国中医药职业技能鉴定的职责,同时接受指导中心的业务指导。

第一鉴定站成立于2010年3月,由未名天人中药有限公司负责实际运作,潘爱华是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他广为人知的身份是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大未名)董事长。第一鉴定站的具体工作由站长马建迎负责。

根据“考培分离”原则,技能考核鉴定与技能培训活动要完全分开,即培训机构不能承办考试和鉴定工作,鉴定站则不能开展培训业务。这一原则在职业资格考试规则中都有明确规定。

相比单纯的技能鉴定,考前的培训利润空间更大。

北大未名于2010年7月组建了北京特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特友教育),主要从事中医刮痧师、中药材种植员、中药固体制剂工、中药检验工等5个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技能的推广及培训,并在全国拓展建设培训基地和教学网点。

业务类似的公司,还有开创华夏和华夏良师两家企业,值得一提的是,马建迎既是特友教育的董事,又是开创华夏的法定代表人。

华夏良师于2013年1月注册,法定代表人正是前文提及的北京考区培训班的组织者李安。

自2012年底开始,开创华夏和华夏良师与多家培训机构、公司、学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建培训基地,并收取鉴定服务费。这次“强强联合”基本将北京的中医药行业职业考试垄断,就中医刮痧师鉴定为例,培训费就从每人2500元被抬高到每人3960元。

通过两家公司作为中介,第一鉴定站在全国发展了多家培训基地,实质上充当了指导中心鉴定和培训管理业务总代理的角色。

根据公开报道,2012年11月2日和2013年3月22日,第一鉴定站先后在北京举办两次培训基地揭牌仪式,第一次有6家,第二次7家。

目前,第一鉴定站到底有多少个合作培训基地,无确切数字。不过,据记者调查,部分培训基地为求发展,均向第一鉴定站缴纳了5万元合作共建费。

根据人社部的规定,职业资格鉴定机构管理体系分为三级,即人社部、行业主管部门和鉴定站。鉴定站并无自行发展培训基地之权。

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行业指导中心应该在全国进行合理的鉴定站布局,各个鉴定站的工作范围应该基本一样,绝不能给某个鉴定站独家代理的权力。”她认为,招生、培训、发证一条龙,很容易滋生私下交易。

神秘第一鉴定站

考试过程中的异常和鉴定站的非常规运作,引起了部分考生和培训基地合作者怀疑。从去年开始,他们先后向指导中心的上级主管——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去函质询,最终无一人得到回复。

当举报者之一的龚祖飞在2013年8月开始组织武汉地区第二次中医刮痧师培训鉴定时,第一鉴定站不再配合工作,一批学员至今无法参加鉴定。

龚祖飞据此猜测,他写的举报信被转到了第一鉴定站,“有人给他们撑伞”。

2013年8月,在指导中心还发生一起泄密事件。

8月2日上午,指导中心命题处工作人员赵亚明、韩鹏在准备8月中旬的技能鉴定试卷期间,让第一鉴定站两名考务人员参与试卷打印,这违反国家保密规定,中医刮痧师技能试卷属于国家级机密试题,命题人员须在严格保密条件下完成组卷、打印和密封等环节工作。后来经中医药管理局人教司干预,指导中心在考前两天紧急重新组卷。

后查实,赵、韩此前已多次发生此类行为,指导中心主持工作的副主任李亚宁仅给予赵短暂停职处理,并很快就恢复其工作。

第一鉴定站还存在另一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没有遵守“考后三天将试卷回收至中心”的规定,多年来违规持有既往试卷。

指导中心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技能实操考试题库并不大,有可能已经外泄。

在组织完2013年8月的中医刮痧师考试后,第一鉴定站因未经指导中心批准自行发展下行培训基地、考培不分、试题保密等问题,未能通过年检,被指导中心暂停鉴定工作。在此期间,指导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筹备建立新的鉴定站,共有广州中医药大学等14所中医药院校提出申报。

今年7月,中医药管理局人教司要求恢复全国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此后指导中心延迟了新站的筹建和审批,继续授权第一鉴定站展开鉴定,事实上,它所持有的人社部颁发的“鉴定许可证”已于7月13日到期。

一个月后,刮痧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照旧举行。

摘编自《财经》

猜你喜欢

培训基地刮痧华夏
年轻人不要盲目刮痧
中秋国庆喜相逢
华夏回报“双雄”再迎分红
选择刮痧板有诀窍
辽宁省大梨树村成为国家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
环境保护部北京会议与培训基地锅炉煤改气项目
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落户达西村
农业部第26家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揭牌
面部刮痧真的能美容吗
刮痧疗法适合所有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