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揭膜时期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2015-01-15胥天鹏苏强陈乾锦刘家旺吴敏黄凯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11期
关键词:青枯病农艺烟叶

胥天鹏+苏强+陈乾锦+刘家旺+吴敏+黄凯

摘 要 通过对不同揭膜时期试验,确定最适宜揭膜时间,是提高中下部烟叶烟碱含量项目的部分研究内容。结果表明:在烟叶化学成分上来看,以采用移栽35 d进行揭膜处理有益于改善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而在经济性状、农艺性状和抗病性上来看,同样以移栽35 d进行揭膜处理最佳,移栽40 d进行揭膜次之。因此,在综合考虑各个因素情况下,以采用移栽35 d进行揭膜最好,值得在烤烟生产技术方案上进行总结推广。

关键词 烤烟;地膜;揭膜时期;烟叶品质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1-0-3

烟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于1978年从日本引入中国以来,全国各地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示范研究,目前已在烤烟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实践证明,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提高土壤温度、调节土壤水分、改善烟株生长环境、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中下部烟叶的光照条件、减轻杂草和病虫危害等作用[1,2]。为避免地膜覆盖栽培的盲目性,结合南平烟区实际,进行了不同揭膜时期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对比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K326。

1.2 试验地点与试验设计

试验安排在光泽县鸾凤乡饶坪村,质地砂质壤土,灌溉方便,肥力中等,前作为水稻的试验田块。试验地的土壤基本养分状况如表1。覆膜时期设4个处理(T1:移栽后25 d,T2:移栽后30 d,T3:移栽后35 d,T4:移栽后40 d),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100 m2。试验地的土壤基本养分状况如表1。

1.3 试验观测记载项目

第一,做好试验田块土壤调查,包括田块积水情况、前茬作物、肥力情况等;移栽前用“五点法”取土样1 kg,作好样品标签,标明地点、农户、试验名称、GPS 定位以及取样人员。定点30~50株作取样行(不测产),取4~6叶、9~11叶、倒3~5叶烤后全部送样评价。取不少于2 kg烟样供评价烟叶外观、化学成分、感官评吸。

第二,在打顶后5 d,每小区随机选5 株有代表性的烟株固定挂牌进行株高、茎围、节距、有效叶数、最大叶面积的测定。

第三,大田记载移栽期、团棵期、现蕾期、打顶日期的各个时期具体日期。

第四,调查各试验小区的主要病虫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第五,记载各试验处理单叶重、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中等烟比例以及均价等。

第六,数码照片记录各试验田间重要阶段生长情况以及烟叶外观质量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揭膜时期对烤烟生育期的影响

2.2 打顶后5天各处理的农艺性状

2.3 各处理病害情况调查

各处理病害发生情况调查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各处理均没有发生赤星病;在花叶病方面,各处理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较低差异不明显(用Excel进行方差分析得出:花叶病发病率F=1.80

2.4 各处理经济性状表现

对不揭膜时期的各处理经济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见表5。从表中可以看出,T3处理的667 m2产量、667 m2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都是最高,分别达到了155.26 kg/667m2、3768.96 元/667m2、24.28 元/kg和53.60%,而T4处理次之,T1处理各项数据则是明显低于其他各处理。结果表明:移栽35 d进行揭膜处理的经济性状表现较好。

2.5 各处理烤后烟样化学成分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第一,试验表明,在大田生育期上,各处理间的差异不大,揭膜时间对烤烟的生育期总体影响不大;在打顶后5 d,移栽35 d后进行揭膜处理的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移栽40 d的处理次之,;在田间病害发生情况方面,移栽35 d和40 d进行揭膜的处理表现较好,且差异不显著,而移栽25 d揭膜处理病害发生较重。

第二,从经济性状上来看,移栽35 d揭膜处理的亩产量、亩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都是最高而移栽40 d揭膜处理次之,而移栽25 d进行揭膜的处理经济性状较差。

第三,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来看,移栽35 d进行揭膜处理有利于改善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

从整体上来看,采用移栽35 d揭膜处理,在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病性以及化学成分均为最佳,值得在烤烟生产技术方案上进行总结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照丽,吴玉萍,杨宇虹,等.烤烟中Cu Zn Mn交互作用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5).

[2]潘文杰,黄建国,姜超英,等.烤烟硒积累及其与土壤和气候关系[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2).

(责任编辑:刘昀)

摘 要 通过对不同揭膜时期试验,确定最适宜揭膜时间,是提高中下部烟叶烟碱含量项目的部分研究内容。结果表明:在烟叶化学成分上来看,以采用移栽35 d进行揭膜处理有益于改善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而在经济性状、农艺性状和抗病性上来看,同样以移栽35 d进行揭膜处理最佳,移栽40 d进行揭膜次之。因此,在综合考虑各个因素情况下,以采用移栽35 d进行揭膜最好,值得在烤烟生产技术方案上进行总结推广。

关键词 烤烟;地膜;揭膜时期;烟叶品质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1-0-3

烟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于1978年从日本引入中国以来,全国各地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示范研究,目前已在烤烟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实践证明,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提高土壤温度、调节土壤水分、改善烟株生长环境、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中下部烟叶的光照条件、减轻杂草和病虫危害等作用[1,2]。为避免地膜覆盖栽培的盲目性,结合南平烟区实际,进行了不同揭膜时期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对比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K326。

1.2 试验地点与试验设计

试验安排在光泽县鸾凤乡饶坪村,质地砂质壤土,灌溉方便,肥力中等,前作为水稻的试验田块。试验地的土壤基本养分状况如表1。覆膜时期设4个处理(T1:移栽后25 d,T2:移栽后30 d,T3:移栽后35 d,T4:移栽后40 d),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100 m2。试验地的土壤基本养分状况如表1。

1.3 试验观测记载项目

第一,做好试验田块土壤调查,包括田块积水情况、前茬作物、肥力情况等;移栽前用“五点法”取土样1 kg,作好样品标签,标明地点、农户、试验名称、GPS 定位以及取样人员。定点30~50株作取样行(不测产),取4~6叶、9~11叶、倒3~5叶烤后全部送样评价。取不少于2 kg烟样供评价烟叶外观、化学成分、感官评吸。

第二,在打顶后5 d,每小区随机选5 株有代表性的烟株固定挂牌进行株高、茎围、节距、有效叶数、最大叶面积的测定。

第三,大田记载移栽期、团棵期、现蕾期、打顶日期的各个时期具体日期。

第四,调查各试验小区的主要病虫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第五,记载各试验处理单叶重、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中等烟比例以及均价等。

第六,数码照片记录各试验田间重要阶段生长情况以及烟叶外观质量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揭膜时期对烤烟生育期的影响

2.2 打顶后5天各处理的农艺性状

2.3 各处理病害情况调查

各处理病害发生情况调查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各处理均没有发生赤星病;在花叶病方面,各处理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较低差异不明显(用Excel进行方差分析得出:花叶病发病率F=1.80

2.4 各处理经济性状表现

对不揭膜时期的各处理经济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见表5。从表中可以看出,T3处理的667 m2产量、667 m2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都是最高,分别达到了155.26 kg/667m2、3768.96 元/667m2、24.28 元/kg和53.60%,而T4处理次之,T1处理各项数据则是明显低于其他各处理。结果表明:移栽35 d进行揭膜处理的经济性状表现较好。

2.5 各处理烤后烟样化学成分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第一,试验表明,在大田生育期上,各处理间的差异不大,揭膜时间对烤烟的生育期总体影响不大;在打顶后5 d,移栽35 d后进行揭膜处理的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移栽40 d的处理次之,;在田间病害发生情况方面,移栽35 d和40 d进行揭膜的处理表现较好,且差异不显著,而移栽25 d揭膜处理病害发生较重。

第二,从经济性状上来看,移栽35 d揭膜处理的亩产量、亩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都是最高而移栽40 d揭膜处理次之,而移栽25 d进行揭膜的处理经济性状较差。

第三,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来看,移栽35 d进行揭膜处理有利于改善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

从整体上来看,采用移栽35 d揭膜处理,在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病性以及化学成分均为最佳,值得在烤烟生产技术方案上进行总结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照丽,吴玉萍,杨宇虹,等.烤烟中Cu Zn Mn交互作用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5).

[2]潘文杰,黄建国,姜超英,等.烤烟硒积累及其与土壤和气候关系[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2).

(责任编辑:刘昀)

摘 要 通过对不同揭膜时期试验,确定最适宜揭膜时间,是提高中下部烟叶烟碱含量项目的部分研究内容。结果表明:在烟叶化学成分上来看,以采用移栽35 d进行揭膜处理有益于改善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而在经济性状、农艺性状和抗病性上来看,同样以移栽35 d进行揭膜处理最佳,移栽40 d进行揭膜次之。因此,在综合考虑各个因素情况下,以采用移栽35 d进行揭膜最好,值得在烤烟生产技术方案上进行总结推广。

关键词 烤烟;地膜;揭膜时期;烟叶品质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1-0-3

烟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于1978年从日本引入中国以来,全国各地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示范研究,目前已在烤烟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实践证明,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提高土壤温度、调节土壤水分、改善烟株生长环境、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中下部烟叶的光照条件、减轻杂草和病虫危害等作用[1,2]。为避免地膜覆盖栽培的盲目性,结合南平烟区实际,进行了不同揭膜时期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对比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K326。

1.2 试验地点与试验设计

试验安排在光泽县鸾凤乡饶坪村,质地砂质壤土,灌溉方便,肥力中等,前作为水稻的试验田块。试验地的土壤基本养分状况如表1。覆膜时期设4个处理(T1:移栽后25 d,T2:移栽后30 d,T3:移栽后35 d,T4:移栽后40 d),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100 m2。试验地的土壤基本养分状况如表1。

1.3 试验观测记载项目

第一,做好试验田块土壤调查,包括田块积水情况、前茬作物、肥力情况等;移栽前用“五点法”取土样1 kg,作好样品标签,标明地点、农户、试验名称、GPS 定位以及取样人员。定点30~50株作取样行(不测产),取4~6叶、9~11叶、倒3~5叶烤后全部送样评价。取不少于2 kg烟样供评价烟叶外观、化学成分、感官评吸。

第二,在打顶后5 d,每小区随机选5 株有代表性的烟株固定挂牌进行株高、茎围、节距、有效叶数、最大叶面积的测定。

第三,大田记载移栽期、团棵期、现蕾期、打顶日期的各个时期具体日期。

第四,调查各试验小区的主要病虫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第五,记载各试验处理单叶重、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中等烟比例以及均价等。

第六,数码照片记录各试验田间重要阶段生长情况以及烟叶外观质量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揭膜时期对烤烟生育期的影响

2.2 打顶后5天各处理的农艺性状

2.3 各处理病害情况调查

各处理病害发生情况调查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各处理均没有发生赤星病;在花叶病方面,各处理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较低差异不明显(用Excel进行方差分析得出:花叶病发病率F=1.80

2.4 各处理经济性状表现

对不揭膜时期的各处理经济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见表5。从表中可以看出,T3处理的667 m2产量、667 m2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都是最高,分别达到了155.26 kg/667m2、3768.96 元/667m2、24.28 元/kg和53.60%,而T4处理次之,T1处理各项数据则是明显低于其他各处理。结果表明:移栽35 d进行揭膜处理的经济性状表现较好。

2.5 各处理烤后烟样化学成分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第一,试验表明,在大田生育期上,各处理间的差异不大,揭膜时间对烤烟的生育期总体影响不大;在打顶后5 d,移栽35 d后进行揭膜处理的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移栽40 d的处理次之,;在田间病害发生情况方面,移栽35 d和40 d进行揭膜的处理表现较好,且差异不显著,而移栽25 d揭膜处理病害发生较重。

第二,从经济性状上来看,移栽35 d揭膜处理的亩产量、亩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都是最高而移栽40 d揭膜处理次之,而移栽25 d进行揭膜的处理经济性状较差。

第三,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来看,移栽35 d进行揭膜处理有利于改善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

从整体上来看,采用移栽35 d揭膜处理,在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病性以及化学成分均为最佳,值得在烤烟生产技术方案上进行总结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照丽,吴玉萍,杨宇虹,等.烤烟中Cu Zn Mn交互作用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5).

[2]潘文杰,黄建国,姜超英,等.烤烟硒积累及其与土壤和气候关系[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2).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青枯病农艺烟叶
我国主要烟草青枯病病圃青枯菌系统发育分析
不同施肥方式对茅粱糯1号农艺性状和酿酒品质的影响
新型生防菌组合防治烟草青枯病田间药效评价
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强化途径分析
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技术
基于农业生产中农艺技术的应用研究
郴州烟叶自动化收购模式探讨
晒烟叶
烟叶饲喂山羊要小心谨慎
看烟草示范区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