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西矿业集团桦木林场森林资源经营分析及经营方向探讨

2015-01-13于辉

防护林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桦木蓄积林场

于辉

(黑龙江省林业监测规划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80)

1 桦木林场森林资源经营分析

森林资源经营分析主要是以该场2004年和2014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为依据,对各地类的面积、蓄积、起源、龄组结构等变化情况进行科学分析,预测森林资源发展变化趋势,为科学经营、管理森林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1.1 各地类面积变化

有林地面积增加4.77hm2,辅助生产用地增加117.0hm2,疏林地减少1.03hm2,灌木林地减少37.28hm2,其他无林地减少83.45hm2,苗圃地减少6.04hm2,森林覆盖率增加0.1个百分点。有林地面积增加主要是由于疏林地、其他无立木林地的更新成林;灌木林地减少主要是由于灌木树种死亡变为辅助生产用地;人工造林需苗量的减少导致苗圃地面积减少,变为辅助生产用地。

由于该场有林地面积比重基数较大,10年间森林覆盖率增加不明显,但总的趋势是增加,说明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力度在加大,但力度有待加强。

1.2 各类蓄积变化

活立木总蓄积10年间增加了223 636m3,有林地单位面积蓄积增加12.5m3,说明森林资源的质量在提高。

1.3 各龄组面积、蓄积变化

合理的森林龄组结构,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是森林资源永续利用的基本条件。经过10年的经营,幼龄林面积减少958.38hm2,蓄积减少63 508m3;中龄林面积减少2 177.67hm2,蓄积减少176 597m3;近熟林面积增加1 336.93hm2,蓄积增加218 324m3;成熟林面积增加2 508.49hm2,蓄积增加336 551m3;过熟林面积减少了704.6hm2,蓄积减少91 135m3。可以看出经过10年的生产经营活动,森林的龄组结构在面积、蓄积的组成比例上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幼龄林所占比例很小,各龄组结构与法正的龄组结构相比相差甚远,不利于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经营。

1.4 森林资源消长变化

1.4.1 基本指标

间隔期n=10 P前、P后根据利用两次调查样地材料和《黑龙江省市县林区主要树种材积生长率表》计算得出;

P枯利用《黑龙江省市县林区主要林分、树种生长率表 》计算得出。

1.4.2 综合指标

(1)生长指标

年综合生长率 P综=[(M前×P前+ M后×P后)/(M前+ M后)]×100%

= [(2 319 284×3.81% +2 542 920×4.07%)/(2 319 284+2 542 920)]×100% =3.95%

年均净增量W年均净增= (M后- M前)/n=(2 542 920-2 319 284)/10=22 363.6m3

年均净增率P净=W年均净增/[(M前+M后)/2]×100%=22 363.6/[(2 319 284+2 542 920)/2]×100%=0.92%

年均总生长量 W年均=[(M前+ M后)/2]×P综=(2 319 284+2 542 920)/2×3.95%=96 028.53 m3。

(2)消耗指标

年均采伐量 W年均采伐=123 612/10=12 361.2 m3

年均枯损量W年均枯=[(M前+M后)/2]×P枯=[(2 319 284+2 542 920)/2]×0.48%=11 669.3 m3

年均非正常消耗量 W年非=W年均-W年均枯-W年均净增- W年均采伐=96 028.53-11 669.3-22 363.6-12 361.2=49 634.4m3

年均正常消耗量 W年正常=W年均采伐+W年均枯=12 361.21+11 669.3=24 030.49m3

W年正常与W年非之比为1∶2.07。

年均非正常消耗量较大,说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力度有待加强,林政资源工作有待提高。

2 桦木林场经营方向探讨

根据桦木林场森林资源现状,结合近10年的经营效果,该场今后的经营方针是: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以培育、保护、合理利用成过熟林资源为重点,以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国防林建设为中心,实行科学管理,集约经营,优化森林结构,增加林地生产力,实现永续利用;积极发展林副产品经营及综合利用,尝试做大、做强森林生态旅游业,做到以副养林,发挥森林资源的多种效益,保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

2.1 森林分类经营

该场重点生态公益林(地)面积6 654.4hm2;对这部分森林资源应禁止一切商业性采伐,严禁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充分发挥重点生态公益林的生态功能,积极搞好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明确各级管护人员的责任和义务。该场一般生态公益林(地)面积3 798.11hm2;对这部分森林资源要禁止皆伐,可采取适当的抚育伐、择伐等作业方式,培育优质的森林资源,在管护上采取专业队管护的方式,并充分利用林冠下资源,实现保护和利用相统一,充分实现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该场商品林(全部为一般用材林)面积7 584.69hm2,蓄积1 190 652m3;对于商品林在经营上应严格执行黑龙江省采伐更新技术规程,对龄组、密度级、优势树种、立地类型等不尽相同的小班采用合理的经营措施,切忌超采、滥采或无证采伐等情况的发生;同时还应做好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利用商品林建设资金,加快幼、中龄林的抚育,缩短培育周期,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

2.2 森林资源培育

2.2.1 森林资源更新 该场单位面积生长量低、需进行林分改造的低产林共58.57hm2;改造时可依据交通与立地条件,有计划地做好年度计划,并做好行之有效的设计,以尽快提高林地生产能力,改善林木结构,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2.2.2 人工造林 该场共有疏林地、采伐迹地、其他无立木林地共计11.13hm2需要人工造林。造林前一定要认真、合理地做好设计,贯彻以人工更新为主,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方针;提倡营造混交林,坚持定向培育、适地适树、良种壮苗的原则;造林后应加强抚育管理,抚育时要及时进行除草、施肥等措施,预防畜害、冻害和病虫鼠害的发生,有效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并保证成活、成林、成材,使之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更新造林任务。

2.3 林下经济

该场林业副产资源丰富,药用植物、食用植物及食用菌类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可观,但目前处于无序经营状态,多以林场职工或家属的个人行为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可考虑引入第三方建设、管理平台,林场以土地、现有闲置厂房等资产入股形式合资、合作经营,扩大深加工,打造“天然”“绿色”品牌是很好的选择。利用该场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参照省内形成规模、有成功经验的兄弟单位(伊春市、宁安市等)的发展模式,发展林下种植业(人参、五味子、山葡萄等)、养殖业(野猪、林蛙、大鹅等),也必能走出一条成功的以副养林之路。

2.4 森林旅游

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出游,特别是森林游、氧吧游、绿色餐桌游、休憩游等成为人们追逐的热点。利用该场森林景观资源较多,森林的原始状态较好,空气含氧量高、无污染等特点,依托鸡西市区116万人口和四季通车的鸡西—桦木公路(全长76km,双向两车道,全部为水泥路面)发展森林生态游、休憩游等中、短期旅游项目,必将使林场的发展和林业职工的收入跨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桦木蓄积林场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桦木酸提取、合成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樟子松人工林林分蓄积量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藏药佐太中汞在小鼠体内的蓄积
林场住宅
浅谈藏医“疾病蓄积”与健康养生
基于GIS的林场营林管理信息系统研建
桦木醇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黄龙山白桦桦木醇与桦木酸含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