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皇后玫瑰、红袖月季的引种及驯化

2015-01-13郑建铃

防护林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红袖皇后营养液

郑建铃

(福建省泉州市林业局,福建 泉州362000)

蔷薇(Rosa multiflora)、月季(Rosa chinensis)和玫瑰(Rosa rugosa)同属蔷薇科蔷薇属,在欧美地区被统称为玫瑰,而在我国依据植物学分类的方法,则将其划分为3种不同的花卉。最直观地从繁殖器官——花进行分辨可知,其中花开不香或少许香气且花朵较小的为蔷薇;而花型花色丰富、重瓣、顶花单生且花朵较大的为月季;花香浓郁,可采摘花头用于提炼香料香精的则为玫瑰。蔷薇枝条蔓生,可倚靠栏杆或围墙进行攀缘生长形成花墙,多应用于园林绿化;月季原产于中国,但在18世纪80年代传入欧洲后,被育种家将其与当地的玫瑰和蔷薇进行杂交栽培,形成种类繁多月季品种,用于园林、庭院美化与鲜切花,观赏价值较高;玫瑰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其花头提炼的香精香料,既可用于制作玫瑰精油、玫瑰糖、玫瑰干花等名贵天然产品,用作高级香水、医药、食品、化妆品及工艺品等[1,2]。无论是蔷薇、月季还是玫瑰,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3,4],为此,本文选取商业价值高的紫皇后玫瑰和红袖月季在闽南地区进行引种驯化试验研究,旨在为紫皇后玫瑰和红袖月季的引种驯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于2014年从荷兰引进紫皇后玫瑰、红袖月季等新品种,在福建安溪师竹轩园艺有限公司基地,利用设施条件进行驯化栽培。

引种试验地选在安溪县湖头镇山都村的安溪师竹轩园艺有限公司苗圃地(25°14′N,117°59′E),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适宜,光照充沛,水热资源丰富。年均气温17~22℃,年均降雨量1 600~1 700mm,夏季主风向为东南风,全年主风向为东北风。土壤以砖红壤和红壤为主,土壤质地较疏松,土壤pH 为4.0~6.5,全氮2.66g·kg-1,全钾18.64g·kg-1,全磷1.98g·kg-1,速效钾35.57 mg·kg-1,有效磷3.78mg·kg-1,有机质22.42g·kg-1。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情况

通过观察记录紫皇后玫瑰及红袖月季的物候期(见表1)可知,紫皇后玫瑰的萌芽期、展叶期及开花期均稍早于红袖月季2周左右,而春梢旺盛生长期及落叶期基本一致。其中紫皇后玫瑰的始花期、盛花期及末花期分别为4月中旬、5月上旬及6月上旬,而红袖月季的始花期、盛花期及末花期分别为4月下旬、5月中旬及6月中旬,二者花期均可达50d左右,这说明引种试验地的环境(包括水、肥、气、热等)能够基本满足紫皇后玫瑰及红袖月季的生长需求,为引种驯化的成功奠定基础。

表1 主要物候期观察结果

2.2 生长状况、适应性及抗病性

在温室无土栽培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紫皇后玫瑰及红袖月季的生长状况、适应性及抗病性(见表2)可知,二者均保持了原品种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其中,红袖月季的平均株高60~70cm、平均开花数8~10朵及平均花径10~13cm,虽略高于紫皇后玫瑰(分别为55~65cm,6~8朵和10~12 cm),但是二者在切花品质上均表现良好,试验测定结果表明,紫皇后玫瑰及红袖月季的插花时间均可达240h以上,保证了优质的切花品质。此外,紫皇后玫瑰及红袖月季均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生长势良好,生长速度快。紫皇后玫瑰及红袖月季茎秆直立,有少量浅绿色主枝皮刺,整体株型较紧凑,不规则重瓣花花瓣数量较多,花香清淡或无花香。紫皇后玫瑰以粉色系花色为主,红袖月季以白混合色系花色为主。

表2 生长状况、适应性及抗病性情况

2.3 驯化栽培主要技术研究

2.3.1 无土栽培基质选择 采用无土栽培基质驯化栽培紫皇后玫瑰及红袖月季。基质由花岗岩小石米及珍珠岩按3∶1配比组成。具体的基质填充方式为:先铺厚度约为15cm的花岗岩小石米于沟槽底部,后交叠铺设适宜厚度的珍珠岩和花岗岩小石米,控制基质厚度为30cm,pH值保持在6.0~7.0的范围。所筛取花岗岩小石米的粒径控制在0.5~1.5cm范围,珍珠岩则为1.5~6.0mm。

2.3.2 定植时间与种植密度 根据表1可知,紫皇后玫瑰及红袖月季的花期为4—6月,因此,定植时间可以选择从10月开始,用温室无土栽培基质进行培育,这样至翌年6月,可持续供花入市,保证市场需求量。定植密度则依据紫皇后玫瑰及红袖月季最佳生长空间,确定株距为10~20cm,行距为20~30 cm,四行一槽,可定植约75 000株·hm-2。

2.3.3 度夏和过冬措施 夏季,为了降低棚内温度,一般采取喷水和覆盖遮阳网两种措施,其中,喷水分为棚顶喷水和棚内喷水,遮阳网选用遮光率为45%的两针遮阳网,综合两种措施将棚内温度控制在35℃以下,防止紫皇后玫瑰及红袖月季萎蔫。冬季,则需要提高棚内温湿度,降低冻害,一般是将大棚四周包裹塑料薄膜,再覆盖遮光率小的遮阳网。这样可将棚内温度提高3~10℃。

2.4 无土栽培管理

2.4.1 营养需求及营养液配方 为了确保紫皇后玫瑰及红袖月季的正常生长过程,营养液中各主要营养元素的含量必须满足植株的代谢需求。据测定,植株叶片中的N含量为3.0%,P为0.2%,K为1.8%,Ca为1.0%,Mg为0.25%,换算成营养液中各营养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N—170×10-6、P—34×10-6、K—150×10-6、Ca—120×10-6、Mg—12×10-6。本次试验所采用的营养液配方质量分数分别为N—253×10-6、P—51×10-6、K—278×10-6、Ca—162×10-6、Mg—34×10-6,pH 为5.5~6.5。因此,可满足紫皇后玫瑰及红袖月季正常的营养需求。

2.4.2 营养液池的建造 在大棚外修建两个营养液池,将Ca(NO3)2和其他营养元素的营养液分开装,防止它们之间相互反应导致沉淀,降低营养液的利用效率。营养液池的规格依每667m2大棚需4 m3水为标准进行建造,即建造蓄水容量各达2m3营养液池2个,且营养液池高度须达2m。施营养液时,两个营养液池的营养液体积须一致,且要同时施放。

2.4.3 营养液的施用 营养液的施放须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定植初期,供液量应较小,每间隔1~2d施放营养液配方的1/3的量。而在生产期,供液量应酌量加大,且施放全量配方,阴雨天每2~3d施放1次,晴天须每天施放一次。

2.4.4 水分管理 在夏季,晴天气温较高,为保持叶面水汽压差,须对叶片进行喷湿处理,以喷湿叶面为准,每间隔1h喷水1次;在冬季,若白天气温高于30℃,应在正午进行一次喷湿处理。

2.4.5 温度、光照管理 紫皇后玫瑰及红袖月季的最适生长温度为白天20±5℃,夜间14±2℃;最适日光温度为白天22±3℃,夜间15±1℃。超过30℃或低于5℃均会对其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基质温度控制在18℃左右。每天光照时数保证6h以上。

2.5 修剪技术

2.5.1 摘蕾 为了塑造树势,需要对定植后的小苗进行摘蕾处理,即除去抽芽时形成的花蕾,集中养分优势保障枝干的发育。

2.5.2 疏蕾 为了提高产花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需进行疏蕾处理,存优汰劣,将紫皇后玫瑰及红袖月季两侧的其他副蕾摘除。

2.5.3 剪枝条 捡去病虫害、枯死及纤弱枝条,剪去影响观赏的交叉重叠、过长或砧木上的萌蘖枝条。

2.5.4 控制开花期 为了保证紫皇后玫瑰及红袖月季能够在每年的2月14日(情人节)进行产花销售,需调节控制两者的开花时间。一般而言,温室无土栽培要比露地种植提前约20d进行剪枝留芽处理。

2.6 采收技术

2.6.1 采收 利用专业的玫瑰剪采剪紫皇后玫瑰及红袖月季花枝,一般为60~80cm,采剪时间以花瓣最外层2~3瓣外翻时为宜。

2.6.2 采后处理 采剪后的花枝容易失水萎蔫,因此,应立即将花梗基部浸于水中,同时调节室温至5℃左右,使其充分吸水,以便进一步的分级、运输。分级时除保留叶片3~8片外,应除去多余的叶和刺,然后将其码放于铺有草帘的地面上,按照品种、品质及花色进行筛选分类,捆扎成束(每束10枝或20枝),并用质地柔软的包装纸保护好花头,方便运输。

2.7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温室无土栽培的紫皇后玫瑰及红袖月季的病虫害主要以下几种(见表3)。

表3 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措施

3 结论与讨论

紫皇后玫瑰、红袖月季切花的观赏价值及经济价值很高,对其引种栽培也遍布世界各地。通过对紫皇后玫瑰及红袖月季在闽南地区温室无土栽培引种驯化技术的探索研究,既可避免由于土壤连作而引起花卉的多种病、虫害,又可显著提高名贵花卉切花品质和提早其开花期,对实现现代花卉种植培育技术理论的完善有重要作用。福建省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发展设施农业,尤其是发展设施花卉对实现我省有限耕地资源的利益最大化,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王多宁.玫瑰花的综合利用及开发前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117-120

[2]余峰.玫瑰精油的提取、分析与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1

[3]熊家远,冯文志,王明辉,等.四川省遂宁市月季引种适应性及抗逆性研究[J].园艺与种苗,2012(2):36-38

[4]林桂玉,李美芹,吕金浮,等.藤本月季紫皇后组织培养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4(9):56-58

猜你喜欢

红袖皇后营养液
几种常用植物营养液及特点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最美一道“平安红”——无锡锡山区“红袖标”在行动
遇皇后
为什么皇后镇被称为“冒险之都”?
无土栽培营养液自给系统设计
不同营养液对火力楠移植的影响
被放逐的皇后
“红袖标”后面的故事
罗衣红袖,曾在彩云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