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考研计划制定策略浅析

2015-01-08阚云艳谢佳娜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12期
关键词:制定策略

阚云艳 谢佳娜

摘 要:大学生考研是个系统问题,以往考研的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对考研动机、考研心态、考研过程、考研结果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很少有对考研计划的研究。文章在简要分析了考研计划的作用之后,详细阐述了考研计划制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考研计划的制定策略。

关键词:考研计划;制定;策略

1 考研计划的作用

大学生考研计划是针对大学生个体的学习基础、专业功底和个性特征等制定的适合于大学生个体考试成功的升学考试计划,这样的计划有利于引导和督促大学生有条不紊、持之以恒,顺利走完考研之路。考研成功者大多数都制定了考研计划,而且坚持执行计划。因此,周密的计划对考研的成功几乎起着事半功倍的决定性作用。

2 考研计划制定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作者亲身考研经历和与考研学生的交流经验,发现考研学生在考研计划制定中一般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2.1 目标难易程度不适中

(1)报考因素。是指报考学校和专业的选择。大体包括本专业本学校、本专业跨学校、跨专业本学校和跨专业跨学校四种。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一个比一个难。

跨学校考研是本校没有硕士点的考研学子必选的考研之路。而很多学生在目标学校的选取上容易过高,比较重视院校实力及其所处地理位置。在选择报考专业时,多以个人主观选择为主,未结合自身的情况和报考学校的竞争性来全面分析。

跨专业考研受热门专业的影响也被广大考生所选择。跨专业广义上是指跨越《国家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专业设置,包括狭义上的跨专业,也包括跨学科。跨专业考研就是在自己所学专业之外,选择非本专业课程作为考研目标,进行复习和考试的活动。很多考生盲目跨专业考研,没有考虑所要面临的难度有多少。首先,跨专业考研的公共课和专业课可能都会变化,考点要求知识难易程度也不同。要完成这些学习任务,以你的基础能否在你的考研计划时间内完成。光凭热情和勇气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其次,对所跨专业感兴趣的东西沉淀了多少基础,你所选择的这个专业所在学校,每年竞争的难度到底有多大,都是一群什么样的战士与你共同竞争。再次,跨学校所报考的院校所在地区,如是在北上广也会加大考取的难度。最后,还要面临考取后在专业学习中的困难和将来的就业问题等。

(2)复习因素。复习的内容没有根据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来有针对性的复习,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复习时间不能精准确定。不同学校对同一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难度有所不同,如985、211和一般本科院校对同一课程的考核范围、考核深度和侧重点等差异较大。考生对此很少有深入研究和准确定位,复习时按部就班,抓不住重点。

2.2 计划时间不够合理

(1)考研准备时间。考研的全程复习到底应用花多少时间合适,这个应因人而异。太长容易造成考研倦怠,太短容易造成考研复习准备时间不够充分。

(2)每天学习时间。在考研计划确定后,复习计划细化程度往往不够,没有制定每天学习多少小时、每门科目的学习时间、锻炼身体的时间和关注外界的时间等。很多考研学子最终放弃考研或考研不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是未执行考研计划,计划制定的很漂亮很完善,但执行起来很难操作,不便实施。落实到每天时却不知从何入手,该复习哪一科目,每一科目是看教材基本内容,还是做习题。时过多日也不见有何进展。整天忙碌于教室、食堂、宿舍之间,很少在体育场上看到他们的身影。考研是一个艰苦且需要恒心毅力的长久之战,没有健康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很难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较高的效率坚持到最后。

2.3 考研与教学的矛盾日益突出

考研与教学的矛盾体现在学考研学生与其学校的教学安排之前的冲突是比较突出的矛盾。为了考研,一些同学从大三就开始行动甚至有的从大二就开始准备,而且他们只埋头于与考研有关的课当中,与考研无关的课就不学,甚至逃课,来的同学也不认真听讲。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正常教学秩序,也难以保证考研学生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质量标准圆满地完成学业。现在,随着考验人数的增加,考研与上课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即便是考取了研究生,没有扎实的基础功底,在专业学习和提升中也会遇到重重困难。

3 考研计划的制定策略

针对考研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考研学子对此应该认识清楚,并自身的学习情况未来发展有着一定的方向 。在对自身进行全面的优劣势分析及志愿明确的情况下,从以下几个方面权衡和制定考研计划。

(一)制定难易适中的考研目标

无论是本校本专业、本校跨专业、跨校本专业还是跨校跨专业,都应结合自身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考研的决心和后期预计所付出的努力等实际情况,分析自己的优劣势,选取合适的目标学校和专业,通过各种调查方式明确这个目标到底是不是你想要的,选择目标之后分析一下自己是否有这样的能力去争取这个目标,也就是要达到这个目标所需要的难度要求是不是你能够接受的范围。比如理工类的顶尖专业,在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要求钻研精神要达到一定的深度,这些专业不但入门难,而且还要持续不断地延续性学习。考生是否要继续攻读本专业或选择跨专业学习理工类的专业,需要慎重选择,为考研计划的制定选好落足点。

(二)合理制定考研计划的时间

(1)准备时间。一般的考研复习时间在1-1.5年,具体多长时间应根据个人情况和报考学校的考试科目的考核深度要求来确定。准备时间确定后,再初步分成三段,即将考研总的复习规划分为基础、强化和冲刺三个阶段。以预参加2014年1月份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为例,按复习的准备时间为1.5年计算,将考研的准备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为一轮,具体复习进度安排拟定为第一轮基础期(2012.06-2013.06)、第二轮强化期(2013.07-2013.10)和第三轮冲刺期(2013.11-2014.01),其中冲刺期含模考带(2013.11-2013.12)。

第一轮的基础期复习宜早不宜迟,因为英语、数学的学习注重基础,长期积累才能突显成绩,而专业课程内容多而杂,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全面夯实基础,需用很多时间和精力全面系统地复习。强化期逐步将第一轮复习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这一阶段对对于学生考研成功与否最为关键,需要学生在把握该阶段,全身心地投入,方能最后在考研中取得佳绩。冲刺期内各科均开始进行第三轮复习,重点将已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最后卷面上的得分,因此在此阶段内设置了模考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模拟考试进行检验,及早发现问题,并以此调整第三轮复习计划;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统考前增加一些实战经验。

(2)每天学习时间。在确定了进度安排后,再根据每一科目的复习内容做具体详尽的安排。包括每个月、每周和每一天的复习时间。比如基础期英语每天背多少个考研词汇、多少篇精读等;数学和专业课每天掌握多少个基本概念、定理、公式或章节,同时配套做多少习题;强化期每天英语训练多少篇阅读理解完型填空等;冲刺期每天做多少套模拟题等。

考研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因此在制定每天的学习时间时要注意方法,要留有一定的课余时间:关注报考院校的即时动态,尤其是文科类的考生不花时间关注新闻时事、社会热点,很容易在主观题目上丢分;进行体育锻炼,劳逸结合,适当减压;与往年考研的同学交流,获得一些经验和信息;与同年考研的同伴彼此鼓励和督促,乐观从容地走路过考研之路。

(三)合理解决考研与学校教学安排的矛盾

考研备考期间,学生应兼顾考研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学习,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系统知识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与发展,进而影响自身素质的提升。因此,考研学子应有效利用学校常规教学,即能打好基础,又可节省后期的复习时间。另外,高校可通过进一步完善学分制,适当加大选修课的力度和范围。使学生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课程,便于合理安排学习与复习时间,满足考研要求的同时又不影响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质量。

(四)适时调整考研计划

考研计划制定后,不是一层不变的。当发现明显不合理或不便于实施时要及时调整。比如,在结束每一阶段的复习后,要评估检验计划的完成情况,如果用较短的时间就很好地完成了计划,说明计划过于容易,在制定下一次计划时,可以适当增加强度;如果没有很好地完成计划,检查是否是学习方法不当,或是计划制定的强度过高,应根据自身条件酌情进行调整。总之,需要不断地适时部署和调整复习计划、复习进度和每天复习的时间和内容。

参考文献:

[1]朱宁波,赫丽娜,李亚文.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问题的调查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4-47.

[2]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N8FBFsFi2K04TUU7qCSaI_OWDLWq1lNhnai_DaJ1zzI_i1PFhK33RF6awoa0Pl3qHa_9BA__AsM_7kJmnX3b

rM0mfZKmwxEv640yVAjyZti.

[3]李树爱.大学生考研的原因、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188-189.

[4]曹兰胜,狄成杰.高校考研大学生心理问题干预及策略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99-300,303.

[5]http://wenku.baidu.com/view/28e16e6fbe23482fb4da4c6a.html.

[6]http://wenku.baidu.com/view/fd6a70d626fff705cc170a4a.html.

[7] 沙林峰,陈健.浅析二本类大学生考研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1):141-142.

[8]贾申申.大学生考研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金田,2013(3).

[9]http://wenku.baidu.com/link?url=2wnWxPyzWiNRjYJkisQYNyMlXYkr-eke_eFUOfJBv6zY7iqy85b2ClMMaWst5rMewMnr0dsUElCIr5E7iv16SAKSmp

YKuFgEcSMGmcOfWY.

猜你喜欢

制定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目标制定研究综述
浅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定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