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课中技校学生和谐审美心理的探究

2015-01-08许菊红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12期
关键词:技校生美术课

许菊红

摘 要:和谐审美心理是审美教育活动的重要路径。和谐审美心理可以培养技校学生的审美情趣,完善人格,促进技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在美术课中和谐审美心理的探究,提出了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培养学生和谐审美意识,教给学生和谐审美方法,提高学生和谐审美能力,为技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美术课;技校生;和谐审美心理

美术课中的审美教育是通过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等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它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和谐审美心理是审美教育活动的重要路径。和谐审美心理会影响一个人思想道德、语言、行为创造能力等各个方面。它不仅有主动学习的行为投入,同时还伴随着合理的认识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完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技校学生亟需提升的重要一课。如何在美术课中培养技校学生和谐审美心理,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尊重、正视技校学生的审美个性与审美差异

审美个性是伴随着一个人长期的文化熏陶,在对美的欣赏中表现出来的内在情感精神,它与审美主体的心理动力和体验能力是分不开的。技校学生感情充沛,往往有较强的感情,同时又具有不稳定性和独立性增强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学生在具有审美个性的同时又具有审美差异。

美术教师要始终以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为出发点,不能将自己的审美喜好强加给学生。审美个性与审美差异是学生的天性,在审美表现、审美创造、审美理解中都起决定性作用。学生对同一幅作品所表现的不同看法不能打压,而应该重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反复的思考,也要注意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认真、仔细的琢磨,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评价艺术作品的创作情感和创作手法。

2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和谐审美意识

美术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和谐审美意识的培养。比如我会在广告专业的班级利用学生的优秀作品布置教室,作品本身内容及布置的手法都对学生产生影响,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境。

美术教学是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充满创造性的教学过程,这种特点意味着美术教学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和技巧去营造氛围开展教学活动。音乐作为视觉形象,通过其音色、节奏和旋律巧妙融合可唤起人对美的渴望,在美术课中可以有效起到营造氛围的作用。

同时教师要精心准备好教案,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如多媒体,历史故事等),通过营造课堂氛围,使学生感受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和谐审美意识。

3 通过赏析作品,培养正确的和谐审美方法

技工学校比较重视技能的培养,在欣赏课时,一带而过,很少和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大师的名作,即使上欣赏课,也只是平淡的介绍,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意义很少去分析,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美术课和谐审美的意义就不存在了。

美术教育不全是技能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正确的和谐审美方法,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尤为重要,这就需要通过赏析作品,使学生了解美的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正确审美。

比如欣赏梵高的《自画像》。梵高很多学生都听过,但面对大师的《自画像》时,很少学生能道出一二,所以要先让学生了解大师眼中的自己。梵高的《自画像》,这幅看似平凡却寄满精神情感的作品,在学生眼中,它并不美,就是用普通的线条画普通的自己。当分析到他的神态体现出他怎样的心情?可能在想什么?这个时候,学生的心激动起来,学生探索的内心也被激发起来,我告诉学生,梵高其实在短短的这几年里,画了四十多幅自画像,这是为什么呢?是特别喜欢自己么?在学生好奇、追问的目光中,我告诉他们梵高是在拿自己当模特,因为那时他穷困潦倒,请不起模特。学生满脸疑惑,我接着和他们细细讲述了梵高生活的时代,从他对这个世界非凡的热情到最终被湮灭在残酷的现实中,但在他的笔下,依然是浓墨重彩的美丽世界。他对生命的热爱,就像画中娇艳的小花,倾吐芬芳,不是为了春天,而是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呼唤。在了解大师的过程中,同学们的心情跟着大师一起澎湃。此刻在他们心中,梵高的自画像已经不是简单的线条了,梵高不仅是那位喜欢画《向日葵》的画家,而是一位饱含情感,在艺术世界自由畅游的行者。他们跟随着画家的一笔一画咀嚼着大师那丰富的内心世界,看着大家的神情,我知道,同学们已经带着梵高对生命的热情,走进了那扇对和谐美的共鸣之门。

4 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的和谐审美能力

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如此,美无处不在,美术课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热爱生活,哪怕仅仅是一个微笑,一个鼓励和肯定的眼神,一句安慰的话语等等,这都需要我们技校学生积极的去发现,从而积极的去学习。

美术课要提高学生的和谐审美能力,更关键的是要激发学生主动去提高自身的和谐审美能力,有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选择怎样的朋友,怎样的外在环境很重要。又道:"出淤泥而不染",面对各种环境,结果如何,要看个人如何去面对。从实际生活来说,就是要多读好书,多听动听的乐曲,多同品德高尚的人交往,交流。

总之,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培养学生和谐审美意识,教给学生和谐审美方法,提高学生和谐审美能力,为技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大根.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M].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技校生美术课
动嘴美术课
美术课
让学生成为情绪的主人
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趣味美术课
关于技校生德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网络购物背景下技校生消费者从众心理的分析——以淘宝双1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