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隆德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思路

2015-01-08张建强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24期
关键词:隆德县十三五思路

张建强

摘 要:该文介绍了隆德县“十二五”水利规划完成情况,突出问题,并提出“十三五”规划构想,目标、任务及重大工程布局,为全县水利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思路;隆德县

中图分类号 TV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4-142-02

1 隆德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任务完成情况

隆德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项目有7大类141项,计划总投资81 329万元。2010年以来,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道整治、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的民生水利投入持续加大。截至2014年6月底,共完成7类91项工程,批复总资金32 972.02万元。预计到2015年底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5.26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也是我县水利事业快速发展阶段。一是在完成我县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区级验收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农村饮水改造入户工程建设力度,实施夏坡、十八里等16处农村自来水提升入户工程和县内6处生态移民安置区供水工程,使2.1万群众吃上了干净、方便、卫生的自来水。二是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目标,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好水、神林灌区等11处节水改造工程。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87万hm2,新增灌溉面积0.08万hm2。三是实施渝河、好水河等5处河道治理工程。累计治理河道93km,河道防洪标准提高到20a一遇,保障沿河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除险加固病险水库26座,防洪标准达到300a以上,提高了蓄水抗旱、防洪保安能力。五是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建设生态清洁型、环境友好型水生态环境。实施清流河、乐正川等14处流域治理工程。新增旱作水平梯田0.75万h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km2。

2 水利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作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水利,虽然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面临干旱加剧,水资源短缺且地域分布不均,供用水矛盾日益突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农村及城市供水季节性缺水严重,水资源开发利用更加困难;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工程老化失修,供水能力不足,用水效率不高;农业灌溉方式粗放,节水灌溉理念尚未建立,供水保证率低和防洪安全等问题。

3 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初步构想、目标任务和重大工程布局

隆德县“十三五”水利规划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着力解决防洪、除涝、供水、生态环境等事关隆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用水保障等民众最关注、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问题,大力发展民生水利,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让人民群众得益受惠,使水利发展成果惠及隆德广大人民群众,提升隆德人民的满意度、舒适度和幸福感。建成完善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服务现代化农业的农田水利保障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水管理服务和水利保障体系等6大体系。确立用水总量控制、节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扎实推进依法治水,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努力实现水资源科学持续利用,为加快全县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规划通过5a努力,形成较为完善的水利管理与运行机制,进一步增强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和水资源配置能力,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面,初步建成现代化的水利综合保障体系。到2020年,全县争取实施项目17个,投资27.25亿元,全县水利现代化总体水平达到90分以上,各单项指标超过80%,各关键性指标超过90%,人民群众对水利基本现代化建设成果满意程度大于70%,全县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

3.1 初步构想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及自治区“节水增效、多源共济、因地制宜”的水资源发展战略,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以水资源开发保护为中心,加快建设库坝井窖池工程联调体系,实现库井水和雨洪水资源在时空和区域间的有效调度利用,即南水北调,东水西用,南北互通,丰枯互济的水资源统一调配体系,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效益;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营造人水和谐的发展环境;在水行政管理职能、水资源管理体制、节约用水机制、水价形成机制、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水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机制改革上要有新突破,使水利发展更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让水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

3.2 目标、任务 力争到“十三五”末,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发展局面。县城防洪标准达到20a一遇,乡镇和中小河流防洪标准达到10a一遇;全面完成25座病险淤地坝的除险加固任务,到“十三五”末争取使80%有安全隐患的病险淤地坝得到加固改造;对11座骨干坝进行水资源综合利用配置,提高现有水资源利用效率,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39.83hm2;新建骨干坝10座,新增库容613.71万m3,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95.4hm2;基本建成覆盖全县的山洪地质灾害防御体系;全面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使全县农村饮水安全人口达到15.8万人,自来水覆盖率95%以上;建设高标准水平梯田0.65万hm2;治理小流域22条(其中水蚀区小流域综合治理13条,提质增效小流域综合治理4条,生态清洁小流域3条,科技示范园项目1条,大示范区项目1条),使全县累计治理面积达到776.44km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58.7%提高达到87.3%,年保土263万t,保土能力达到60%以上,保水3 842万m3,保水能力达到78%以上,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抗旱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满足特大干旱时人畜饮水需求;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全县耗水总量控制在3 000万m3以内,农业耗水量控制在2 000万m3以内,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0.87万hm2,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5以上;基本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水文水资源和水土保持监测站网体系;水利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形成工程运行信息管理体系、水利应急管理体系、安全监督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和水行政综合执法体系;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加强,水利公共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初步实现水利现代化。

3.3 重大工程布局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建设步伐加快,供用水矛盾日益加剧,水成为制约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主要“瓶颈”。为做好水文章,破解水“瓶颈”,针对县情水情,我县确定总体工程布局是:建设“四库一中心”应急水源工程,即马家河1座中型水库和苏台、地湾、余家峡等9座小型水库及全县水资源调配控制中心;建设“四横一纵”管网联通工程,即把我县渝河、好水河、甘渭河、什子河4条东西走向水系和南北走向的城乡饮水水源工程,通过河道、渠道、管道相互贯通,建成水源互补联通工程;建设“四位一体”运行管理体系,即蓄水、供水、用水、节水“四位一体”统筹使用管理体系,实现引得来、蓄得住、用得好、可调控的水资源高效配置格局。

4 发展意见与建议

(1)政府要在规划、政策和投资等方面,切实加强对水利建设、管理和改革的重视、指导和支持。要把水利事业的发展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通盘考虑,周密计划。

(2)继续推进水务管理一体化改革,对辖区内涉水事务实行一体化管理,有效保护和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制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4)不断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切实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支农惠农政策,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隆德县十三五思路
记一次写生
不同思路解答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宁夏隆德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经验及做法
换个思路巧填数
隆德县三通古碑考释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
隆德县农村电影放映创新发展之路